医院买卖小程序
2016年4月21日,由亿欧网作为媒体支持,好人生集团主办的第五届国际健康风险管理论坛在上海金茂君悦酒店举办。同时,会议上举行了主题为“资本看健康产业变现能力”的圆桌论坛,论坛主持为福布斯中国主编康健,参与讨论的嘉宾有风和投资创始人吴炯、国寿投资投资经理陈锦浩、盈信瑞峰资本合伙人张峰、同渡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赵俊超、弘章资本创始人翁怡诺。
以下是几位嘉宾的发言整理(有删减)
风和投资创始合伙人 吴炯
投资医疗领域:移动医疗
一:医疗保险是个下一个爆发点
2013年以前,微医集团(挂号网)其实根本没有考虑过盈利。自从2013后和泰康人寿保险合作才有了收入,但这个收入数目确实很可观。我们可以看美国很多的投资方背景都是保险机构,所以保险是一个可以链接整条医疗产业链的东西,具有变现的价值。
二:垂直化发展的健康机构是机会
我们投资的微医集团在去年建了一个乌镇互联网医院,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医生都要求患者提供相关疾病的检测报告,有了报告之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诊断。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如果以后我们在二三线城市全部覆盖医疗检测机构,只做身体检测,在这样一个基础设施的环境下,远程的诊疗才能真正发展起来。这就是说这些垂直性、连锁性的医疗健康机构代表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国寿投资投资经理 陈锦浩
投资医疗领域:医保控费类,围绕保险公司投资
一:早期医疗项目不用考虑变现
如果早期的医疗项目从一开始就考虑变现,往往很难变现起来。如果你是一个卖场的生意人,那考虑如何把产品卖出好价格是正确的。但如果你是一个医疗行业的创业者,只需要考虑你的项目价值有大就可以了。
二:医疗器械领域很有发展前景
未来医疗行为的支付方会由个人转成雇主、保险方等,整个支付入口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医疗器械行业将智能化、大数据化,会重新构建整个医疗体系,控制细分垂直领域的支付入口。
三:区域性垄断医疗保健机构很有前景
事实上很多疾病是不需要去医院那么专业的机构的,但是网络诊治的体验又不够好。这时候有一定的区域垄断优势的医疗保健机构就有很强的竞争力。
盈信瑞峰资本合伙人 张峰
投资医疗领域:医疗金融领域
一:医疗保险能够把控“医生资源”
从国内外医疗市场发展的整体趋势上看,随着国内医疗监管体系的改革,“医生资源”会释放出来。在这个医疗体系里,谁能够把控“医生资源”谁就能成功。医疗保险也是一个机会,做医疗保险的项目,既要有医疗能力,也要有金融管理能力,这样可以在两个领域都做到很专业,把控整个产业链。
二:“钱”会转移到医疗保险领域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医疗会大大解放医生的生产力,提高医生服务患者的数量。不远的将来,也许病人有病的时候会先问手机,手机会根据大数据分析直接推荐药品,病人从网络端买药就可以了,如果不放心,还可以叫医生上门服务。这是一个可以想象的场景,“钱”会从不透明的“以药养医”体系,转移到更透明的医疗保险领域。
同渡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 赵俊超
投资医疗领域:移动医疗、医疗细分垂直领域
一:个性化医疗是未来趋势
随着资本市场的变冷,很多早期的医疗项目开始被迫寻找变现的路径。现在很多移动医疗公司都在线下做垂直挖掘,比如开诊所等,这是一个很踏实的创业思路。我这里提一点,现代人更注重健康,个性化医疗的需求会更加强烈,比如我们之前投资的乐牙网,只做齿科。
弘章资本创始人 翁怡诺
投资医疗领域:医疗大数据领域
一:早期医疗项目就不应该变现
从以前的投资案例可以看到,to B的项目是容易找到商业模式的。但如果一开始就是to C的模式,很大可能前期是没有商业模式的,以后变现的模式在早期也很难预测到。衡量这种项目的变现潜力就要看c端用户的质量如何。医疗其实是个长期的需求,也许在早期,有些医疗项目就不应该变现。
二:基础医疗的商业模式可以继续探索
国内的基础医疗建设还需要大力发展,有很多模式都可以进行尝试。比如像好人生一样,与美国梅奥公司合作,利用梅奥的医疗数据库进行大数据分析,智能化的帮助患者分析病情。类似这种创新的模式可以继续摸索。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1-18 10:58:5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