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买卖小程序
在这次两会上,患者“看病难”与“看病贵”问题又成为代表们议论的热点问题,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
且不从经济学常识分析,就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体验来说,无论购买商品还是购买服务,应该是“难”的不贵“贵”的不难。同一件商品或者服务既“难”又“贵”的情况时是基本上不会不存在,更难以长期存在的。
比如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票证供应的年代,无论所谓“三大件”之类的自行车、缝纫机,还是粮食和肉类等日用消费品,凡是凭票供应的,其价格就不贵,但各种票是按照计划供应的,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从“投机倒把”渠道购买呢?容易倒相对容易些,价格却比按票证供应的贵得多了。进入市场经济时期,由于价格杠杆的作用,老百姓日用商品“贵”与“难”的情况就更不成为长期存在的现象了。
而独独在医疗领域,“看病贵”与“看病难”却不仅同时存在,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得不到解决。其原因就是在高度封闭和高度垄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不仅社会资本的进入遇到重重困难,导致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尖锐,且因医疗资源供需极不匹配,导致稀缺与浪费的现象并存。由于价格信号被极度扭曲,严重影响了“市场之手”在医疗服务领域所应发挥的作用。
由此可见,造成“看病难”与“看病贵”的病根,在于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管制得过紧、过死,是政府在这一领域越位、错位与缺位的并存所导致的结果。
解铃还需系铃人。欲使得“看病难”与“看病贵”现象成为历史,关键是政府回归自身职能定位,既回归规则制定者、行业监管者和和相关提供服务者的角色。许多人以医疗领域信息高度不对称作为强化政府管制的理由,是实在难以令人信服的——大量社会现象证明,越是市场失灵的地方和领域。其根源越在于城府失灵,越需要政府从自身是否遵循市场规律等方面来找原因而不是相反。
政府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前提下,应该把解决群众“看病难”与“看病贵”的着力点放在那里?首先和关键的一条,是尽快使医生成为自由职业者。须知医生是最宝贵、最重要的医疗资源,同时他们也是医改的主力军。目前无论公立医院改革还是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都被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卡住了甚至卡死了,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只有从这里着眼和着手,才能真正为公立医院改革和促进民营医院的发展找到一个最佳“切口”。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就难免挂一漏万,劳而无功。而患者“看病难”与“看病贵”的这一中国奇观,也会在万众声讨中继续存在。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1-18 10:58:5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