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分级诊疗的核心「县域医院改革」:任重而道远

16年05月09日 阅读:12313 来源: 罗剑原创

  摘要:


  习惯于跑龙套的县域医院,如今被新医改推上了“主角”,他们能承受住众多的关注和压力,扛起分级诊疗的大旗吗?


  新医改的核心是“分级诊疗”,目的是为了提升医疗效率,合理分配医生资源。而“分级诊疗”的核心是“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县级医院作为转诊的中心,连接农村基层医疗服务和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分级诊疗成功了,中国的医改就成功了。当然,首先得先把县级医院的改革做好,但县级医院的改革又谈何容易。


  分级诊疗在眼前 龙套转型当主演


  国务院33号文指出:“县级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纽带,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


  国家卫计委体制改革司梁万年司长指出:截至目前,在全国1977个县的4000多家公立医院已走上改革的道路,并且将在2017年底取得阶段性成果,预计在2020年将基本上全面落实,做到大病不出县,实现95%的疾病都在县级医院内治疗消化。


  去年习总书记在4个月内3次关注并参与研究医改,党中央国务院史无前例的重视医改。


  巨大的目光和热量让习惯了多次改革后依旧处于冷宫中的“县级医院”受宠若惊,改革的春风到来,把习惯于跑龙套的他们直接推向了“主角”。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想沐浴改革的春风,当然想受到社会的宠幸,也当然想提升自身医疗服务质量,为更多的患者服务。但前路漫漫,任重道远。


  困难一:饭都吃不饱,怎么谈远方?


  在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晒着自己医院巨大接诊量和收入单的时候,更大部分的基层医院正面临着“无米可炊”的难题,多数患者不够信任基层医院的诊疗技术,连个感冒发烧阑尾炎都要跑到省级市级的三甲医院。


  解决不了温饱问题,我们的院长需要到处找项目筹钱,协调各方关系。同时还要为吸引不到优秀人才、医疗人员能力不够而发愁。云南有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拿到国家支持的一亿资源,重新盖了美到掉渣的大楼,添置了国外先进的诊疗设备,建造了“豪华”的医疗环境,但医疗人员的能力远远跟不上需求。许多医生毕业三年还不敢开刀,遇到问题需要靠百度,甚至马上建成的妇产科中心都还没有一位医生。


  困难二:“医疗联合体”难联合


  分级诊疗需要上下级医疗单位联合,上级单位帮助基层医院提高诊疗能力,将患者留在基层,解决上级医疗单位超负荷难题。同时基层医院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需要明确患者疾病特征,高效转诊。


  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并没有行政连接,这是突出的矛盾。医疗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分级诊疗。


  说实在话,在“医联体”上,民营医院应该是走在公立医院前面的,靠着投资人在后面牵线搭桥,没有行政的禁锢,像企业般的运作,非常自由。虽然国家资源对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分配很不平等,不只是评级方面。


  机会一:社会组织的连接,改变传统模式


  俗话说,有痛点,就有机会。在中国特色的医疗体制下,有许多的痛点,医生的痛点是阳光收入非常少、医患关系不太好、能力不行难学到;医院的痛点远不止前面说的那两点。


  “满具情怀”的社会组织怎么会对这种机会视而不见,一直在探索和尝试。故而诞生了“医生集团” “远程会诊”等近年特别火爆的热词,谁都想从县级医院身上分一杯羹。


  除此之外借由移动医疗的快速发展,县级医院身上还“爬满了”其他的社会组织,例如“手术平台” “互联网医院” “医生自媒体平台” “医院设计” “医患互联” “第三方检验检疫” “医院信息系统” “转诊系统” “分诊平台” “医学信息库”等等多个医疗衍生平台。积极的看,他们是推送县级医院改革的中坚力量,也是推送医疗技术创新、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医疗效率提升的功臣。


  毕竟信息化是不可否认的趋势,也是互联网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


  机会二:社会资本的介入,塑造更多可能


  资本市场是残酷无情的,通常一个商业化的医疗机构或组织,在2-3年内一般可以看出潜力和前景。


  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耐心只有最多三年,其实这个原理很好理解,就像我们做的工作需要报酬一样,资本也是逐利的,不是公益行为,追求回报自然可以理解。


  国内的医疗投资集团的投资计划目前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钱有资源的土豪型,目标是打造医疗医联体的产业化运营,构建平台。希望投资这个产业链上不同领域的多个企业,打造自己的医疗生态圈,并且在早期就进入了市场,也入驻了不少县市级医院深度卡位。


  另一种是有小钱没资源的经适型,基本专注于某个细分垂直领域,从小做起。这也是目前互联网创业的主要形式,许多医生集团和移动医疗企业都是这样的模式。最后通过垂直领域的高度覆盖,掌握此领域的医药和医疗器械销售渠道,收集更多的医疗数据,通过药企医疗器械企业和商业保险变现。


  在中国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会看到医保的困难重重,这也是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机会。不知道有哪些巨头正在布局,也不清楚县级医院能否抗住这面改革大旗,我相信很快就会有答案。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067阅读

钱要“聪明花”——民营医院投融资后的价值最大化策略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1-18 10:58:54 文章来源:首发

1317阅读

沉舟侧畔千帆过:社会办医行业会议巡礼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27173阅读

不只是钱的事:民营医疗机构投融资并购中的三个价值洼地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4139阅读

医美的风,有股子邪劲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69076阅读

明晰界限,合规共建:科室承包与技术共建的本质差异与路径选择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36609阅读

司法破产,并不是医院的首选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达道品牌顾问委员会委员,自由主义的青年知识分子,大健康产业观察和实践者,医疗新锐作家;曾著有《当我们谈论医生集团时,究竟在谈些什么?》《分级诊疗的核心「县域医院改革」任重而道远》《多点执业让医生的收入成个人品牌的直接体现》《「医生网红」排行榜 女超人于莺无争议领跑》等作品,被健康界、医学界智库、医谷、丁香园、搜狐健康、动脉网、今日头条等知名媒体多次转载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