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六一特辑|再不改变,就没有儿科医生了

16年06月01日 阅读:17864 来源: 魏音音原创

  今天是六月一日,朋友圈里满屏的自拍和喜气洋洋——是的,不管遇到了再大的风雨或地震,聪明的人类总会想到各种自救或他救的方法;六月一日,儿童节,希望从今天开始,医疗行业的同仁们继续挽起袖子,做好本分,再接再励。


  儿童节,照理应该是开心的一天,可是音音在今天早上回公司的路途上看到警察查扣电动车违章与违法市民的争论——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我还记得当时自己还在广州的时候,就出现过抓“走鬼”(路边的摊贩,广州人的叫法)的情景,和现在的一模一样;音音不禁在想,真相其实是很丑陋的,一如如今医患之争下的所暴露的一个又一个的现实:比如,越来越多的好医生转行、越来越多的需求者找不到匹配的好医生……


  医生离职,大概也就需要1到2个月的时间,而培养一个医生需要10年、20年;我们真的有那么多的时间用在等待和消耗上吗?大人不说,我们说小孩子;上次做活动,我耳朵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小孩子好娇贵,稍微有一点点的磕磕碰碰,就容易出事,小心一点……娇贵的孩子、被几代人、两个家族捧在手心里的孩子,可以去等待吗?


  为什么大多数医学生不愿意做儿科医生?


  ——我摘了一段这样的医患之间的对话


  “大夫 孩子发烧39度 ”


  “烧这么高先打个屁股针退烧 ”


  “不行 打屁股太疼 ”


  “口服退烧药有吗 先喝上”


  “不行 她不喝药 要不俺来医院啊 ”


  “那查个血象看看 听着肺里没问题 嗓子也不用红 精神状态也挺好 有点鼻塞 也没其他症状 就是感冒了 ”


  “就发个烧 不用查 ”


  “那回家 38.5度以下多喂温开水温水擦浴降温 ,不用捂太多,38.5度以上喂口服退烧药 要持续高烧不退还得再来看病 ”


  “烧这么高 你就让我们回家啊 孩子有什么事你负责啊 ”


  “那打吊瓶吧 用点退烧药 烧这么高补补液 ”


  “就是个感冒 还让我们打针 再说了孩子太小打针不配合 不能打 ”


  “那你说怎么办 ”


  “你这怎么说话呢 你是医生我是医生啊 问我怎么办 ”


  “这也不同意 那也不配合 没法给你治病啊 ”


  “花钱就是买了你服务的 你这什么态度啊 会不会看病啊 不会看把号给我退了”


  ——毫不夸张地讲,医生的治病救人,其实和上战场没有区别;他(她)是前锋,我们(家长、家属)就是后盾;在一场残酷的战争面前,战友之间的充分信任和配合是毋庸质疑的关键;我们经常高调地讨论创业团队之间要如何如何互相信任、互相培养默契,那为什么面对生死攸关的医生战友,不仅不给信任,还要指责漫骂?既然要被同一战线的病患或家属怀疑、提防,明知战争会输,那又何必再战?所以,医生心寒、医生转行。


  在中国,儿科医生的现状


  ——我们来看一组有意思的数据


  在中国,每1000名儿童中,将会诞生出4位博士、22位硕士、46位程序员、57位工程师、16位国家机关公务员、31位行政或事业单位人员、5位警察、15位军人,他们中还有可能会成为飞行员、宇航员、科学家、作家、艺术家,他们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而为了保证这1000名孩子的茁壮成长,每一天将会有2020位家长、39位厨师、269位家政人家,全职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有177位教师教会他们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当这1000名儿童生病时,我们抱着他们,焦急地把他们送往医院以后,却发现——只有0.43位儿科医生,能及时为他们治疗……


  中国儿科医师短缺的情况不仅一直存在,并且他们的数量还在不断减少。2012年,平均每千个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师来为他们治疗,换言之,面对中国2.2亿14岁以下的儿童,儿科医师的数量居然只有9.6万。而在美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则拥有1.46位儿科医师。与这个比例相较,中国儿科医师的短缺数至少达到了20万。


  儿科医生们都怎么说?


  ——不止是吐槽


  “我实习那会,看带教老师做腰穿,打打下手,那小孩比较娇气,还没碰到他就开始哭天抢地,只见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大手一挥:全部散开,不能靠近操作台。于是我们都离得远远的。一开始还不明白为什么不去安慰小孩,突然“砰”地一声,本来锁着的操作间的门被孩子她妈撞开了,她哭着吼到:你们对我的孩子做了什么!说完就诧异的看到我们什么都没做。我想如果不是老师机智,估计人生第一次挨患者家属打就落那里了”


  “这是我从接触医学至今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一个白血病患儿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她把妈妈叫到床旁,摸了摸妈妈的脸说道:“妈妈别哭!”说完就撒手人间。当时整个病房都哭了。不管从哪方面,儿科医生都得有颗强大的心,不然谁受得了。不说了,哭去了”


  “儿童的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依从性差、父母各种惯、身体素质差、抵抗力差,治疗起来比成人不知道难多少,七十多的老人因病离去,大多数人会选择接受,七岁的小孩离去,大多数人会拿刀剁我;总之,学起来难、诊断难、治疗难、恢复难、行医难;此外,我很佩服当儿科医生的同行,由衷地敬佩。”


  他们,在开始改变现状了


  ——不要被个例蒙蔽了双眼


  “没有儿童健康梦,哪来中国梦?孩子既是家庭的希望,更是中国之未来。”


  ——杭州复旦儿科医院,林总


  “所有人都应该为儿童用药艰苦的去长期努力,实现中国梦,儿童健康是起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剂科,王主任


  “不信任医生,医生受损的是声誉,而患者受损的却是生命;医患相互信任是一切的基础。”


  ——儿童耳鼻喉专业医师,王主任


  “麻醉和手术给多数孩子带来的是应激,而且是强烈的情感应激;其不良后果可能在术后即刻显现并持续至孩子出院,保障孩子心理健康应该属于儿科麻醉医师的职责之一。”


  ——儿科麻醉医师,张医师


  向儿科医师致敬!


  最后的最后,如果您是儿科医生,刚好看到这个文章,音音希望有和您“遇见”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关注儿科医生、理解儿科医生、尊重儿科医生。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638阅读

钱要“聪明花”——民营医院投融资后的价值最大化策略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1-18 10:58:54 文章来源:首发

1330阅读

沉舟侧畔千帆过:社会办医行业会议巡礼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27600阅读

不只是钱的事:民营医疗机构投融资并购中的三个价值洼地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4148阅读

医美的风,有股子邪劲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69527阅读

明晰界限,合规共建:科室承包与技术共建的本质差异与路径选择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36764阅读

司法破产,并不是医院的首选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18岁的身体40岁的脑袋,对30岁以上男人最具吸引力;最喜欢“玩”和“过瘾”。90后文字控,一个月内提升医院业绩;新锐医疗品牌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