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警惕结核病卷土重来

16年06月01日 阅读:14289 来源: 唐钧原创

  每年3月24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作“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最近面世的《全球结核病报告》披露:2014年,全世界结核病死亡人数为150万人,艾滋病致死人数估计为120万人。《报告》评论说:“结核病现在与艾滋病毒一样,成为全世界的主要死因之一”。中国的媒体却从中敏锐地察觉,其实结核病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艾滋病,而且超越的幅度达1/4。


  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慢性病。患者因感染结核杆菌引起发病。结核菌有可能侵害人体的各种器官,因此便有肺结核、胃结核、肠结核、淋巴结核,等等。但结核杆菌主要侵犯人体器官是肺脏,因此“肺结核”的名头可能更大些。中医将结核病统称为“劳瘵”或“痨瘵”,这些用词说明,国人对结核病的畏惧恐慌是显而易见的。


  结核病令人生畏,是因为它的传染途径既可以通过呼吸道,也可以通过消化道,这是两种常人最容易中招的疾病传染途径。有研究表明,世界上有1/3人口可能感染了结核菌,但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把结核杆菌“冻结”起来。被“冻结”的结核杆菌可潜伏多年,一旦免疫系统被削弱而使抵抗力低下,就给了结核杆菌“解冻”的机会而导致发病。


  结核病令人生畏,还因为它多发于15—35岁年龄段,是一种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极大的常见多发性疾病。按中医的说法,“痨”字有一层的含义是“积劳损削”。可能是青少年常常因自恃年青力壮,容易忽视营养,忽视休息,忽视卫生,于是就愈加给了结核杆菌传染的机会。


  结核病令人生畏,更因为它是一种“穷人病”。引发“穷人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三:其一,环境因素:因为贫困,致使“穷人”的生活居所和工作场所的卫生条件非常差;其二,生理因素:因为贫困,致使“穷人”营养不良、劳累过度进而造成免疫力低下;其三,经济因素:因为贫困,致使“穷人”患病后难以得到及时的诊疗和有效的药物。因为这三个原因,“穷人病”一旦发作,其后果就是陷入贫病交加的悲惨境地。


  建国以后,国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社会环境和卫生条件也得到改善。国家非常重视公共卫生和对传染病预防免疫,为之拨出专款,结核病的防治机构一直延伸到基层。在青少年中,较为普遍地免费接种了专门针对肺结核的疫苗——卡介苗。同时,在劳动保险制度的支持下,雷米封(异烟肼)、利福平等特效药物的普遍使用,使结核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但是,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本来似乎已经得到控制的结核病竟然又猖獗起来。导致90年代以来结核病卷土重来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社会经济变迁的影响,也是结核病本身病理因素变化的结果。


  首先,结核杆菌本身的变异导致有较强耐药性的“超级细菌”出现,于是就有了耐药性甚至耐多药性、耐广泛药性的结核病患者,以往使用的抗结核病的特效药对这类病人失效了。按世卫组织的提供的数据,全世界有3.3%的新病例和20%的曾经接受治疗的老病例罹患耐多药结核病。而据媒体报道: 2014年,中国新发生耐多药结核病病例约为5.2万人。


  其次,贫富差距和人口流动给了结核病可乘之机。据媒体报道:中国80%以上的结核病人在农村,农村患病率是城市的两倍以上,发病人群集中在20—45岁的年龄段。但也有消息说,75—79岁的老人肺结核的发病率也很高。与此同时,流动人口是结核病发病的高危人群。据流动人口较多的一线城市报告,北京的结核病患者中有40%来自流动人口,上海的这个数据则为50%,深圳更高达80%。


  在1995年由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中,对全球结核病的防治曾有明确的规定。全世界有22个国家被列为“高负担国家”,中国不幸也在其列。当然,中国防治结核病的努力,在《报告》中得到了世卫组织的肯定,因为中国在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三个方面都已经成功地实现了“比1990年减半”的千年目标。防治结核病,任重而道远,必须再接再厉,尽早迎来对结核病“瘟君”纸船明烛照天烧的最后胜利。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638阅读

钱要“聪明花”——民营医院投融资后的价值最大化策略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1-18 10:58:54 文章来源:首发

1330阅读

沉舟侧畔千帆过:社会办医行业会议巡礼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27600阅读

不只是钱的事:民营医疗机构投融资并购中的三个价值洼地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4148阅读

医美的风,有股子邪劲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69527阅读

明晰界限,合规共建:科室承包与技术共建的本质差异与路径选择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36764阅读

司法破产,并不是医院的首选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硕士,1996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学系。我做人做事的原则是:不设防、不结盟、不买账。研究方向: 社会政策、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