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家属摄录就医过程怎么办?

16年06月14日 阅读:20522 来源: 邹新春原创

  最近医生朋友圈里转发着一则新闻:沈阳某院一位80多岁患脑梗、心梗的患者在接受心外科医生会诊时,她的家属佩戴的眼镜“有灯在闪”,疑似正在录像。随后,有人找到类似在网上售卖的、具有高清拍照摄像功能的眼镜图片并传上网,让大家进一步怀疑家属可能佩戴的就是这种眼镜。面对家属的这种偷拍行为,医生怎么看?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余可谊说“摄像机眼镜”引起医生群体的大讨论,其中很多虽带有调侃,但更多的是心酸、心寒,这不得不让人有所思。多数医生对家属偷拍感到不爽,患者的自主意识会越来越强,应倡导与病人共同进行医疗决策。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 陈卫春说学会适应顺其自然,我们应该欢迎患方对就诊过程进行监督,鼓励患方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给有关部门,这对促进医院解决医疗中存在的问题,保护患者安全是好事。


  有报道称,医生借助智能眼镜高质量录像、视频实时传输、拍照功能,远在千里之外的专家置身现场对患者进行查体,与医生实时互动讨论治疗方案。完成疑难病例远程查房会诊。智能眼镜还用于直播检查治疗甚至手术过程。学生通过视频同步观看到资深专家手术,避免了外置特定摄像头的盲区,也让画面呈现出更真实的效果,实现更加高效的远程教育。智能录像眼镜这方面的作用是蛮好的,不过如果是患者用来偷录患者就医全程信息,听起来就有些震惊和毛骨悚然了。医者感到脊背发凉和压力山大。这样的事情最近就发生在沈阳某三甲医院。就诊期间患者录音录像在最近几年不时有报到,堂而皇之抬摄像机录制的有之,偷偷摸摸用录音笔录音的有之,也有在医患纠纷沟通的时候要求录像的,也曾有患者要录像,和医务人员发生争执的,总之不断的爆出就医期间录像的消息,这些消息让医患之间本来就脆弱的关系变得更加孱弱。


  如何看待?遵守诊疗规范 建立医患互信


  录音笔已经落后了,录像机太明显了,录像眼镜等高科技设备会成为患者的新宠。这些高科技设备的出现,增加了医患之间的距离,也无形中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压力。虽然我们很不喜欢也很不欢迎这样的行为,但是仍要理性思考如何面对。


  首先就是恢复医患互信。这是最重要的,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不管是为了监督医生,还是为了纠纷处置的取证,都源于患方的不信任感。这个不信任包括对医德、对医术、对病历、对医患纠纷处置结果的不信任等。医患双方共同的敌人应该是疾病,而不是彼此。真正使患者有信任感的不仅是医生的医术,还有医生对自己的态度和做法。当务之急是要恢复医患互信。医生是因为你信赖我,我才能够做医生,我才敢为你治病,试问:谁敢让一个你不信赖的人为你看病?反过来,又有谁敢对一个不信赖你的人、对你有敌意的人伸出援手呢?


  第二,尽可能做到诊疗程序规范化、诊疗流程标准化、诊疗业务熟练化。诊疗常规要熟练掌握,规范运用,不可随意,一些疾病已经逐步建立了临床路径,很多疾病也开始按照DRGs分类来管理。医务人员按有循证依据的规范去操作,并且注意每一个细节和流程,该签字、该谈话、该评估、该检查的一定要做。虽然医疗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但也是可以标准化的。此外,医务工作者很辛苦,百密一疏,需要有监督检查和完善的程序,尽可能减少诊疗行为中可能存在的瑕疵。


  第三,谨言慎行有效应对媒体。近年典型的医患纠纷多和互联网及新媒体有重要联系,稍有不当便面对舆论的口诛笔伐。但医务人员普遍缺少媒体无处不在的意识,因此有必要提高危机公关能力。


  第四,要慎独,养成良好的行医习惯。“慎独”出自《 中庸》的“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如一,严守本分,不做坏事,不自欺。在医疗行业更是要力倡这种“慎独”精神,要以反面典型为鉴,查找差距,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钟南山院士曾提到,在自己的日常门诊中,也有三到四成病人会背着包将他说过的话偷偷录下来,有的则会拍照存底。但钟院士很坦然,他认为患者录下的只是一名医生对患者的医嘱。因为医生和患者是站在同一个角度看待疾病的,会考虑患者的经济因素来决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这个前提最重要。


  第五,该拒绝时要拒绝。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某些故意找茬的患者,或者一些患者家属本身就确知患者存在的问题,却故意隐瞒真相,还同时拍照录像等。这时就需要尽快制止家属的行为,或者中止治疗,因为每多走一步,可能会增加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3038阅读

钱要“聪明花”——民营医院投融资后的价值最大化策略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1-18 10:58:54 文章来源:首发

1337阅读

沉舟侧畔千帆过:社会办医行业会议巡礼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27867阅读

不只是钱的事:民营医疗机构投融资并购中的三个价值洼地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4148阅读

医美的风,有股子邪劲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69794阅读

明晰界限,合规共建:科室承包与技术共建的本质差异与路径选择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36764阅读

司法破产,并不是医院的首选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邹新春,工商管理硕士,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云南省口腔医院)医务部,与关心医疗发展,致力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朋友一起学习提高,诚交各地热心医院管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