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买卖小程序
笔者的《医药企业转型升级战略》不是每个人懂都读懂的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2016年初读笔者的《医药企业转型升级战略》,感觉笔者的书很多方面有些危言耸听,当时他认为医药行业即使有转变,政策层面也不会有太剧烈的动作,所以,觉得笔者说的“等死现象”绝对是瞎扯。
他说,当时没想到,2016年国家诸多政策的力度这么大,不仅制药工业面临仿制药GMP严管、一致性评价、两票制等经营重压,医药商业也因为流通体系严查和两票制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他说,现在觉得这本书写的太有前瞻性了,但还是有很多地方看不太懂,他觉得还是有很多的迷茫和困惑。
笔者其实对这位朋友的想法是认可的,因为任何一本真正有思想的书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看透的,好书需要更多的验证和批判性的看待,同时也要适合的人群来读。
记得2月份的时候有个做省级经理的朋友联系笔者,想购买几十本本,送给下面的销售人员,笔者告诉这个朋友这本书不适合基层销售人员,所以拒绝了。
《医药企业转型升级战略》是适合药企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看的,即便这些高端人群看,也要细细的研读,比如其中比较简单的关于产品梳理层面的内容,需要看几遍才能读懂读透。
闲话少说,我们就目前药企的药企转型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迷茫或者困惑。
其实简单讲,就是没读过笔者的《医药企业转型升级战略》,或者没读懂《医药企业转型升级战略》,当然,这是个笑话。
其实诸君在困惑的时候,迷茫的时候,不要考虑太多,只要开始看三点就基本知道你自己迷茫的原因了。
一是战略缺失或者战略混乱
可以肯定的讲,中国的药企大多数是没有战略的,这也包括很多上市的药企,绝大部分药企的决策者不懂战略,也不会制定战略,但总是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很懂。记得几年前一个老板说过“战略是什么,不就是发展目标吗?”
中国的药企大多数是没有战略的,所以,你会看到一些药企莫名其妙的收购了某个药企或者某些产品,后来又莫名其妙的卖掉这些标的,即使这些标的很好。
中国的药企大多数是没有战略的,所以,你会经常听到一些企业高层,口中经常说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聚焦”,“转型”,“创新”等时鲜词汇,一些企业高层甚至经常出去讲课,但自己的企业如老太太一样,一年年的熬着,没有任何发展的、创新的、条理清晰的轮廓和竞争态势。
更有甚至,老板找来一家咨询公司,告诉咨询公司,把老板头脑中的“战略”梳理出来,就构成了企业的发展、转型战略,于是这些咨询公司不负责的弄些让人惊叹的词汇:第一,首席,极致,双翼格局,两轮驱动等等,再加上一堆好看的数据:3年翻一番,5年100亿,20年全球第一。然后呢?哪里还有什么然后,老板、咨询公司、高层、甚至管理层,一起热闹一下,就完了。
完了的原因是通过这种方式,弄粗了更为可怕的混乱的战略,这种情况还不如没有战略。
中国的很多药企,其实都有自身的发展基因,战略肯定是多样性的,差异化的,以前医药行业没规范的时候,凭借老板或者决策层的经验和对行业的判断,是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的,战略方向基本问题不大。
但,现在,很多人发现既往的经验和直觉总是出错,尤其在物联网发展、行业政策频出、市场竞争变化的时候,很多人是迷茫的,这种迷茫主要是对自己以往经验不再有效或者不再那么有效的迷茫。
有些企业老板比较讨厌“战略”这个词,觉得战略就是忽悠人,那么笔者可以不用这个词,而是问“你的企业到底应该怎么发展?,不要仅仅告诉我目标,而是告诉我清晰的发展路径或者脉络”,估计很多决策层是回答不出来的。
还有些企业老板说我有战略,不过只是我个人知道,企业人不知道而已,殊不知,战略是要靠企业人员落地实施的,企业人员不知道的战略,怎么可以称得上是战略?
药企制定战略是需要眼光和格局的,不是你是药企的高层,你就有能力做出适合企业的发展战略,或者转型战略,不客气的说,很多药企的高层是没有制定战略的能力的。
因为没能力制定战略,所以,迷茫和困惑始终相随。
时间所限,太晚了,今天先谈到这,下次接着聊。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1-18 10:58:5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