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自测用药”转型to B,智能药学服务平台全面开放

16年07月18日 阅读:17065 来源: 晏国文原创

  “帮助人们在患有日常小疾病时,快速且科学地自我药疗,这就是‘自测用药’正在做的事情。”自测用药app创始人王建辉介绍。


  自测用药隶属于北京馨康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为王建辉,该公司注册成立于2007年12月。王建辉介绍,自测用药app的核心技术是公司历时3年研发的以专家临床经验及大数据为支撑的智能专家系统。这个系统不依赖医生及核心医疗资源,便可以智能地为大基数人群提供专业的用药和健康指导服务。


  王建辉介绍,自测用药在2015年获得秉鸿、北软、英诺等数家投资机构800万天使投资。目前,正在进行下一轮的融资。


  据亿欧记者体验了解到,普通用户使用自测用药的流程一般如下:


  ①在自测用药app上,初步选择疾病大类;②自己确认不同的症状,而且可以通过双击来选择“症状严重”;③再参考个人性别以及年龄,系统自动合理且“有据地”推荐中西药、健康保健品以及保健知识。这个“有据”的根据即来源于自测用药的智能专家系统。通过这种“自我药疗、自我保健”的方式,让普通的用户也可以快速找到合适的药品。


  以感冒为例,在自测用药上,有25种症状可以选择,并且点击一次是“有该症状”,双击则表示“症状严重”,这模拟了现实中医生询问患者症状的情景。患者在自测用药上选择的症状越多,系统就可以给患者更高匹配度的药品以及保健品推荐。


  有对比才能看出同类型产品或服务的区别。


  目前,几乎所有的网上药店以及各类药品销售的app上都会有“按疾病分类找药”的模块,可以让患者自主找药。实际上,这与自测用药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大部分的分类找药都相对简陋。具体而言,患者选择某一疾病后,系统会直接简单地推荐一系列药品。那么,这里存在的问题不少,患者的一个关键词选择是否又客观如实地反映出他的疾病呢?另外,系统推荐的药品到底是否对症呢?


  在转型to B之前,自测用药主推自己的app,通过与好药师等药房合作,完善用户购药的闭环。但是,由于存在着面向C端客户盈利难的困境,自测用药选择了转型to B。


  对此,王建辉表示,“医疗行业链条太长而且有诸多条件制约,单独一个公司想独立完成产业链涉及的全部环节难度系数太大,我们自己就感觉做得会很累,而且实现的可能性还很小。把各自的优势集中起来形成模块化的互补与对接,共同打造一个完美的产业模式,这样每个模块的价值也能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合作共赢,更有利于各自业务的良性发展。”


  从2016年5月份开始,自测用药逐渐进行转型,由原来的to C开始转向to B。王建辉介绍:“目前,自测用药服务模块已经同京东到家、360健康、健一网、妙健康等达成了深度合作,跟老百姓大药房也在探索线下服务模式。”


  以自测用药与京东到家合作为例,京东到家是京东旗下的O2O平台,主要为用户提供周边商户商品及服务一小时左右的送货上门服务,而健康频道是京东到家平台上的一个重要模块,2016年3月,京东到家开始与自测用药进行合作,将自测用药嵌入在京东到家健康频道的首页。进入京东到家健康频道的用户在购药之前可以选择自测用药,“常见病自测选药,小毛病自己搞定”,最后用户可以选择由入驻在京东到家平台上附近药店进行配送。在整个购药过程中,自测用药充当的是一个“智能推荐药品”的功能,通过其研发的智能推荐系统,取代了药师的工作。


  对于双方的合作,王建辉介绍:“与京东到家进行合作之后,不仅可以给京东到家的用户提供药品购买服务,还能提供用药指导服务;用户使用率得到提高,目前自测用药是健康栏目下用户点击率最高的功能模块;通过用户需求的深入挖掘,用户转化率及客单价均有明显提升。”


  解决用户“问药”的需求和痛点,此外,自测用药在与网上药店合作时还可以与人工客服对接,为患者用户提供“人工智能+人工客服”的咨询服务。王建辉介绍,自测用药系统全自动化运行,还可以与人工客服系统进行对接,同步用户症状及系统用药建议,可以有效地释放客服人员工作量,提升沟通效率。


  说到底,自测用药是在以大数据为背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来替代目前常见的简单诊疗的过程。


  关于团队背景方面,王建辉向亿欧介绍,他本人是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硕士,毕业后直接创业,已经有8年的互联网医疗及健康管理方面的创业经验。目前团队成员18人,基本都是产品和研发人员。


  那么,这种“掌控话语权式”的商业模式的盈利点来源何在呢?实际上,只要有用户以及能够解决用户的痛点,就会有盈利的地方。自测用药基于“专家经验和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系统”给患者推荐药品,这“推荐”的背后其实就是其商业化之关键所在。


  目前,据亿欧了解到,与自测用药商业模式有“异曲同工”的还有不少,比如灵兰医学的中医辅助决策系统以及亿欧此前报道的微美薇等。


  与王建辉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在讨论,目前在移动医疗app以及在网上药店买药之前与医师的咨询上,实际上这其中大部分的医患交流都是简单的轻问诊,这其中有多少可以程序化地进行呢?如果能够做到推荐更加精准、有效,那实际上就是人工智能在替代基础药师重复性的工作,这也是一种长久以来的医疗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手段。


  眼下,自测用药正在积极地与不少的网上药店寻求合作,全面开放其智能药学服务平台,为网上药店提供这个“智能药品推荐系统”。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4596阅读

钱要“聪明花”——民营医院投融资后的价值最大化策略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1-18 10:58:54 文章来源:首发

1384阅读

沉舟侧畔千帆过:社会办医行业会议巡礼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28993阅读

不只是钱的事:民营医疗机构投融资并购中的三个价值洼地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4167阅读

医美的风,有股子邪劲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70889阅读

明晰界限,合规共建:科室承包与技术共建的本质差异与路径选择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36818阅读

司法破产,并不是医院的首选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关注移动医疗等相关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