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从一个医院送“绿豆汤”的事件,引发的关于“回归医疗本质” 的思考

16年07月25日 阅读:24656 来源: 魏音音原创

  大热天,大周末,本来想舒舒服服在家里喝个茶,好好地看看之前囤起来未看完的书;可是,看到“健康半月谈”创始人周董分享出来的一个“绿豆汤”事件,就完全没法停下来安安心心地看书了。


  事件是这样滴:


  应该就是今天吧(7月24日)周董所在的泗洪县妇产医院的“爱心小队”集结在街头,给在烈日下坚守岗位的交警和环卫工人们送上清凉解暑的“绿豆汤”。(好不好喝音音可不知道,反正没喝着,哈——)


  熟悉音音的人呢,都是知道的:音音的朋友圈里,除了工作和那些臭美照,从来不转发其它医院的或者机构的文章,对啊,就连周董“墙裂”要求必须要帮忙转发的“招聘信息”我都坚决不转。


  ——所以,可想而知,这个事情,对于音音来说,是有多激动了。


  激动什么呢?


  一是激动,我们扎堆似的喊的“回归医疗本质”,即:建立技术和人情味间和谐关系,终于开始逐渐地在一些医院践行了;


  二是激动,是的,我们终于开始,破掉了医疗一些固有的框框,在“打破思维里的墙”了;


  先讲不俗的,高大上的情怀:


  什么是“回归医疗本质”?“医疗本质是什么”?


  我们先来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患者,我们最需要得到的是什么?答案显然易见:找到匹配的医生,从而得到最匹配的治疗;当“回归医疗本质”不再成为一句口号的时候,我们医院的本质产品,应该就是:专家、设备、技术、服务。前面说到的三点:专家、设备、技术,其实可以归类为一种“技术手段”;医疗保健上日新月异的改变对人文关怀(即所谓的医学艺术)构成了一个严重的威胁;人们与生俱来的习性是与他人交流,因此,当我们生病和感到脆弱时,我们需要来自照顾我们的人的同情和亲切问候;这是一种共情,感同身受的共情有别于单纯的同情。


  音音在“众筹学习社”里某一次做的《民营医疗:人情味的圈子挺好“混”》演讲里有举过这样一个例子:长海医院捐献一个肝脏和二个肺还有两个角膜;他是一名34岁的年轻医生,受者是51岁的素昧平生的患者;一个医生的善良,让四位濒临死亡的患者重新站立,两位黑暗中摸索的患者重见光明。


  ——这个案例,同行的小伙伴们都在转,大家说,是因为这位医生很善良、很有爱、很有责任;但音音其实却看到了这位医生的“共情”:正是因为作为医者,所以才比普通人,更了解健康的重要性、更了解健康的生命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在当他作出捐献的这个决定的时候,什么外界传的医患关系、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意义,都不重要了;我们还别不相信,人最爱的只有自己,捐献这个动作,并不仅仅只是在《同意书》上签个字。


  那么同样,“泗洪县妇产医院”在做的这个动作,实际上就是一种“共情”的医疗人文关怀态度。没错,医疗确实需要通过科技、数据和解决方案来促进革新,但其实,在整个医疗发展的过程中,患者与医生、医院要成为平等的伙伴。音音之前看到过一句话,说的是医患关系如何才能变好,某位英国的未来医学专家是这样解释的:当我们以一种正常的没有羞辱的方式谈论健康与保健的时候。


  然后,我们再来讲讲俗气的商业:


  “共情”,让患者更加主动地想到“你”


  还记得音音曾经给大家讲过吗?品牌有四个要素,名称、标识、宣言、宣传;而品牌(产品)运营的四个关键点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让用户通过这个需求,主动想起你。


  我们今天不讲用户的买点与卖点,也不讲什么“品牌就是心灵产品”,俗气地来讲:对于用户心理,所谓“品牌”,就是“为什么他要老出现在我的眼前?”不管“绿豆汤”这个事情是一个公益还是为了品牌传播而做的一个刻意的动作,我们都不能否认一点:商业的本质,就是交换。“传播”,是一个“让人知道的过程”,不管是音音输出的知识文字,换取“您”的粘性或关注;还是医院付出推广费用,让更多的用户知道等等;这些,都是“交换”、都是“商业”。


  那么问题来了:“泗洪县妇产医院”付出了“关怀”、付出了“共情”,会让需求者在特定的时候想到它吗?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之前讲过,传统口碑与互联网口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刻意地依据医院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去制定对应的口碑宣传计划”。


  ——不管“泗洪县妇产医院”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在“良好的口碑推广”这个环节里,小伙伴们,是做到了。


  一个既懂技术、服务,又懂关心病人的医院,难道还会愁没有病人吗?


  传统医疗:何需转型,只需生长


  目前,没有任何一款移动医疗APP能够提供共情和情感关怀。


  之所以现在的移动医疗产品举步维艰,音音想,大抵是有两个原因的:一是真正的医疗,应该是不断地完善患者数据、在海量的医疗信息当中帮助医生去整理和归档信息,从而把医生从琐碎的整理的时间当中解放出来,让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帮助患者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二是,目前国内的大部分的医生其实是“抗拒”或者说是“用不来”移动医疗健康管理平台的。


  那么,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其实人类就是擅长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我记得有一个朋友跟我说过一句大实话,他说:其实人性都挺简单的,看你认不认而已;其实有一个细节,不晓得各位同行小伙伴们有没有留意到:如果我们突然之间来了一个营销总监或总经理,刚来就大刀阔斧地说要全院改革,作为董事长或董事总经理,是会担忧甚至是会怕的。


  ——既然这么简单的现象时时刻刻都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老喊着要“快速转型”?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其实是去“适应”:哪些老路子走偏了,我们把它修正过来;哪些方式、哪些人、哪些观念不符合如今这个时代的需求,我们就把它影响过来……


  ——而做这一切的前提是什么?是空杯的心态、是不断学习。


  事实上,我们通常害怕改变,即使好的改变能给我们带来益处;先去承认,再去改变。


  P.S. 这个案例,我把它分享到了“众筹学习社”,小伙伴们,有了这样两个疑惑,并且,发出了讨论:


  这样的公益活动谁家单位都可以做,做医院的,做理发的,做房产的,他们都可以做,但是转化率呢?行业性质来说,医院不是救死扶伤么?他们的公益活动是不是该区别一下或者植入更专业点的?从而方便品牌差异性的树立?我不是说不能做这种公益活动,只是说从成本收益角度来说,是不是该再做点什么?


  为了一味的转化率而作的公益已经烂大街了,考虑过受众的接受程度吗?物极必反,循序渐进才能有质的提升,厚积薄发!


  不显山不露水的植入,深入人心的才是王道!


  我觉得吧,手术刀就应该用在他该呆的地方,我们要建品牌没错,一定是要建的。只是选择方式,是不是该更有所侧重?既然谁都可以做的行动,我们也去凑这个热闹,从品牌的专业性角度来说,无法达到专业权威的效应,从提升知名度目的的角度来说,又不一定值得花这个人力物力。也许还有人说这是作秀呢?还不如踏踏实实,做好医生还做的事,治病救人。


  做什么人都可以做的事不难,而坚持做什么人都可以做而不能坚持做的事才难!


  ……


  音音觉得这些讨论都很好,音音想说的是:当你以一生为周期,看到的是时代和人性,看到的是规律;当你以十年为周期,看到的是常识与规则变化;当你以三年或五年为周期,看到的是胆识和眼光,当你以一年为周期,就会相信天赋和能力;如果你以天为单位,就什么都看不到,就只能寄望于奇迹和运气。


  最好的信仰,是经得起所有人的怀疑。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5320阅读

钱要“聪明花”——民营医院投融资后的价值最大化策略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1-18 10:58:54 文章来源:首发

1452阅读

沉舟侧畔千帆过:社会办医行业会议巡礼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29506阅读

不只是钱的事:民营医疗机构投融资并购中的三个价值洼地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4177阅读

医美的风,有股子邪劲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71442阅读

明晰界限,合规共建:科室承包与技术共建的本质差异与路径选择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36859阅读

司法破产,并不是医院的首选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18岁的身体40岁的脑袋,对30岁以上男人最具吸引力;最喜欢“玩”和“过瘾”。90后文字控,一个月内提升医院业绩;新锐医疗品牌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