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买卖小程序
昨晚的演讲稿,简单地整理了一些,可能不太全,仅供大家交流分享和参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查看:《新媒体,是一场修行》以及《从“半月谈”微信百日宴,论如何打造医疗“圈”(一)》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音音。我发现自己真是一个特别纠结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发现,讲座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我也纠结要给大家分享什么,担心时间不够;而讲座时间有三个小时呢,我又担心时间太长,而让大家失去学习的兴趣。
人生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所有的情绪、经历都像是安排好的一样,一定要你亲自去走一遍,你才能去到本来应该属于你的地方。
这次的分享,谢谢恽总的邀请,当然,也谢谢自己的争取。我们先来讲一些“课堂纪律”:
1、新媒体,是一种生活方式
无论国内还是海外,传统网络还是新媒体,都只是一种答案。网络上无非两种人:找答案的人和给答案的人。现在的世界是颠倒的。以前的虚拟生活是在互联网上,现在的虚拟生活是在现实中。目前,现实世界的人多虚拟,都活在表情里,伪装高尚、伪装高兴、伪装高潮、伪装爱情、伪装善良。而在互联网上,一样的人会变得真实而性情。
2、善良是新媒体黏性永恒的第一动力
没有黏性的新媒体都会走向死亡。而黏性并不指流量,黏性是指:你的粉丝们能坐下来,聊一聊。善良是新媒体黏性永恒的第一动力,或者说,任何形式的互联网载体,善良、爱、帮助都应该是新媒体黏性的永恒的动力,我们常讲,新媒体的出现,对于用户来讲,其实无非是两种功能与目的,一是打发时间,二是工作需要。包括,前段时间我和周老师一直探讨的:建立“半月谈”的目的是什么?一不赚钱二还辛苦,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半月谈”?周老师有句话让我很感慨:先别想结果,我们做这件事情,最开始是想去帮助人,也许现在我们还不知道能走到哪一步,但是,最终,会有人来帮助我们走到某一个地方的。
3、90后,是整个互联网最真实的土着
90后才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是互联网最真实的土着。在互联网中,80后只能算半兽人。人类想要避开互联网是不可能的,更多的人会沉迷于互联网,因此,我们从市场、企业以及自己将来就业的角度出发,必须要重视。当然,重视不是简单的玩,不是沉迷其中,不是在里面做男女暧昧的交流,而是真正了解一下不同新媒体载体的不同传播结构,这样就有利于你将来,创业也好、就业也好,你会运用你的软社交,就是互联网社交来支撑自己的事业、支撑自己的工作。
4、学会适应“无法删帖”的时代
互联网最核心的精神只有两个:自恋和批判。自恋的模式是秀,批判的模式是骂。利己者秀,失道者批。这两个模式恰恰是社会修正的两大动力源。秀,是推动自己向上,骂,是推动别人向上。
5、做新媒体,要有长线思维;这决定了一个人、一个媒体、一个品牌的格局
我们之所以对今天未获得回报的事情感到耿耿于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思维和眼睛留在了今天。熊培云先生说,思想在高处;高晓松也说:生活在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别因为环境的不如意、手中的牌不理想,就丧失了谋事致远的长线思维;唯谋事者有格局。
1、新媒体是什么?
我有一句很矫情的话是:新媒体,是一场修行。事实上,人在社交环境里的情感多数是假的(客套、表情、姿势而已)。人,在消息环境里的情感,却多数是真实的(愤怒、爽、同情、悲悯等)。在多对多的新媒体里(如:微博),我们更多的是在发掘别人的孤独;而以一对多的新媒体(如:微信),我们更多的是在发掘着自己的孤独。海阔天空、家长里短,合适的内容,要投放在合适的渠道里。
2、新媒体做什么?
我每次在医院讲课的时候都会说:新媒体,做“势”比做“事”更重要。举个栗子,最近大家都在说:音音最近好“红”,讲的课如何如何;再举个栗子:半月谈最近搞了一场微信晚会,场面怎样怎样……这些,都叫作“势”;
因此,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属于“互联网项目”,或者,具不具备“互联网精神”,就看他,有没有值得“炫”的地方。这也是投行在判断一个项目的时候的一个基本原则。
3、新媒体发展的几个阶段
博客的三大特点:一是观点原创性强;二是内容比较前沿且时效性强;三是文风简练,符合网络时代阅读特点。
我们发现,目前一些初步实现商业化动作的自媒体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持续输出优质内容、聚集一定规模的稳定受众群、构建垂直领域影响力、渠道价值突出、与用户之间的良好互动等五大特点。
4、如何能做好新媒体?
新媒体技术get:好内容+好渠道+好时机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不同,传统媒体的核心是“渠道为王”,而新媒体的核心是“内容为王”;但凡“媒体”属性的产品,都有一个功能,就是“传播”;因此,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出两个信息点:一是我们在做的新媒体,是否有注重“内容为王”?二是,我们传播的渠道,是否有建立好?
很多医院目前运营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单纯只是把微博或微信当成了一个“渠道”来使用,这和过去在“杂志”或“灯箱广告”并无二致,我们前面有说到,新媒体有三个判断的标准:时间、技术和社会。那么,如果我们还采取几年前的做法,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并没有真正弄懂“新媒体”的运营方式。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报纸杂志之所以能成为“渠道之一”,是因为,它在前期,积攒了大量的人气、知名度以及投放位置(比如报纸:会随着报刊亭的销售而到达某个人的手中,或者,小区派发也是传播的方式之一;比如灯箱广告:大量的人流就是它的传播方式);而我们医院的新媒体呢?因此,我们在把新媒体当成一个传播工具在用的时候,第一步工作应该是:打造一个新的传播渠道。
(上面这段音音在所有的场合,不管是线上、线下,任何的医院,一模一样,不断讲;所以,一定要把这个弯绕过来,这是非常非常非常关键的。)
三、小医院/小项目新媒体团队的配置
1、如何建立?(组建原则)
组建原则
a\合伙人原则:
重要岗位招合伙人,一般岗位招员工。合伙人做的是事业,一般员工做的是“工作”;
b\激情原则:
即:执行力原则;三分策划七分执行,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力团队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原则;
c\团队原则:
招团队,不招“个人”;成员的价值表现其对于整体团队的贡献价值;以“帮忙式”的团队工作方式,在团队中注定是行不通的;
d\互补原则:
谁主“内”,谁主“外”,谁做“战略”,谁做“执行”,谁做“技术”,谁做“市场”,都是有讲究、有说道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这里用的是我之前做项目的经验,互联网项目的团队法则其实就这几个:扁平化、矩阵化、项目化)
四、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绩效考核方案
a\什么叫“绩效考核”?
做什么事情(前提)+结果=绩效考核
b\黄金标准:以结果说话
其实,每个项目或者每个工作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有一些工作注定是拿来刷存在感的,而有一些工作,是需要做“业绩”的。可是这并不代表说,刷存在感的工作,就不需要有结果;我举个栗子,比如说,我们做公众号,一开始,因为能力的原因、各样各样客观因素,我们只能做10个20个阅读量,那么,我们所制定的“目标”和“结果”,就应该是,明天,我要做30个40个50个;这样做事情,才有“结果”;否则,就是一坛死水。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因为他们对公司内愚蠢的行为的容忍度不高,也容易找好工作;能力差的员工倾向于留着不走,他们也不太好找工作,年头久了,他们就变中高层,这叫做死海效应:好员工像死海的水一样蒸发掉,然后死海盐度就变得很高,正常生物不容易存活。
c\一切的工作,必须要有“留存”(任务量、工作目标、会议记录)
(不要小看这些“存档”,最值钱的就是这些“存档”了)
五、案例展示
大家对新媒体普遍来讲,有两个误区:一是认为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没有任何的区别;二是认为新媒体就是双微:微博、微信。
我们一个误区一个误区地来讲:
首先,认为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没有任何的区别;其实,新媒体指的是全媒体的营销,包括传统媒体。一个营销事件,要么从线上到线下,要么从线下到线上;要么从社交媒体到传统媒体,要么从传统媒体到社交媒体。而最终怎么做、运用什么样的策略,完全取决于一个企业的媒体资源、投入预算和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其次,认为新媒体就是双微:微博、微信。其实这样对于新媒体的理解是非常狭隘的,微博、微信只是新媒体营销当中两个突出的点罢了,在微博、微信之外,有无限的广阔网络空间可供我们所应用,只是我们所知多少、能运用多少。事实上,如果我们的微博、微信阅读量做得差强人意,投入只有一两个人,那么,要不要做,其实都是值得商榷的。
所有的营销(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一样,都是套路
利用新媒体做转化,事实上是一个概率活,而不是一个“创意活”
怎么解释呢?这个可以和我们平时常常讲的“大数据”结合起来,“大数据”并不是说,数据越多我们获得的用户就越多,大数据其实是指: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轨迹和用户属性,来确定用户有可能成交的概率;这和我们获取自媒体粉丝的需求是一样一样的。
为什么那么多号称“大数据”的投放都失败了?举个例子,目前市面上普遍的“大数据”营销方式是这样:我今天买了一袋洗衣粉,然后你通过数据获得了我的这个信息,然后你第二天又来向我推送洗衣粉的信息——这,其实只是伪数据,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我不可能再在短时间内又再次购买第二袋洗衣粉。
移动互联网营销的要求是精准营销,但数据价值的极致需求却是:概率。因此,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公众号总是做爆发,没有持续传播的后劲,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老是说做医院文化医院文化,文化是什么?文化是宝藏,宝藏应该是值得去深挖去了解去阅读去欣赏和去喜欢的;鸡血只是暂时的。还有,就算你阅读量做得很高,可并没有人因此而谈论你的产品,也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这一点,在品牌价值的建立上,也是说得通的。
切记:任何形式的载体都只是管道,品牌价值建立也是基于产品,因此:产品才是核心,营销发崛价值。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1-18 10:58:5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