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买卖小程序
导语:近日,由于中央巡视组的巡查,高校附属医院引起了反腐部门的高度重视,众多医院院长、书记更是接二连三的落马,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医院院长、书记为什么会成为容易腐败的职位?怎样才能遏制甚至终结医院腐败呢?
最近一周,在中纪委网站“案件查处”栏目接连公布两起医院院长、党委书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一起是8月8日,陕西省商洛疗养院院长李江鱼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调查,一起是8月11日,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蔡聚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而就在此前的8月5日,媒体报道,中纪委:剑指高校附属医院。缘起上月,中央巡视组向复旦大学反馈专项巡视情况,特别提到“校辖附属医院摊子大、权属杂、监管难,极易诱发腐败。”
为什么医院院长、书记会成为容易腐败的职位?怎样才能遏制甚至终结医院腐败呢?
权力始终与腐败伴随。如果把腐败比作苍蝇,权力就是蛋。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失去约束的权力就是有缝的蛋。而这个“缝”在哪里呢?
一是没有监管。近二十年来,政府对医院几乎没有投入,医院大多是自收自支单位,因此有关部门也就很少对医院进行监管,尽管有“三重一大”必须经职代会审批,但有多少职工去“专心”于这个?尽管多年来,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行业的腐败也被纪律检查部门列为重点,但实际上除了被媒体曝光,很少得到主动查处。在中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的关于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李福年、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原院长王致锋、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原院长戴建忠3起腐败案件中,都是在举报之后才介入调查的。由此可见,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对医院院长的监管缺乏制度上的安排,是形成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医院的资金流量很大。一般二级医院的年资金流量都在一个亿以上,对于这么大的资金流,极易让喜欢“沾腥的猫”嘴馋。
三是院长的权力太大。从中纪委通报的三起案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院长的权力太大而且不受制约。邳州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李福年多年集医院院长、党委书记要职于一身,正如他自己所言:“仅凭一句话、一个暗示,就能决定药品、设备采购的中标单位以及医院工作人员职务的调整。”在人事安排方面,谁送礼,李福年就提拔谁,已成为该院人所皆知的秘密。某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为了能到人民医院工作,托人给李福年送去3万元,后来如愿以偿。更有甚者,医院甚至出现了一个都是护士长没有护士的科室……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原院长王致锋无论是在汴塘镇卫生院还是在区人民医院,从来都是自己一人说了算。人事、医疗器械和药品采购这些事,只要他一个人点头就行。人事安排,是王致锋借机敛财的又一渠道。在王致锋担任区人民医院院长后,想调进区人民医院工作的人都给王致锋送钱,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对此,王致锋来者不拒,一一笑纳。
而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原院长戴建忠,更是借实行院长负责制的制度安排,为自己创造了会上“一言堂”、花钱“一支笔”、用人“一句话”、决策“一挥手”的环境,设备采购、人员招聘、药品采购、工程建设都成了他的生财之道。
值得玩味的是,我们从院长翻船的简要通报还可以看出,我们的院长几乎都是任命制,也没有明确的选任标准,任期多长,任期目标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辞退解职等职业化的规定。
像李福年,1999年起担任邳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自2002年担任院长直至近期出事。我们就不明白,难道做坏事就没有人发现?从以上情况看,任何失去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医院也一样。那么怎样才能终结医院腐败呢?
笔者认为,一要建立职业化院长的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一是明确医院院长的标准,要大家都知道什么人可以当院长;二是按照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当院长,要充分发扬民主选举;三是当了院长干什么,不能容许院长一手遮天,大权独揽,从组织架构和制度设计方面避免之;四是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院长目标管理,将职代会发挥好,对医院的三重一大事项必须向职工说清楚,有必要要建立医院会计师制度。从根本上改革过去院长都由上级任命这唯一一种渠道,群众缺乏话语权这一致命的制度缺陷。
二要加强院长权力的监管与制约。建立医院内部民主监督、政府部门审计、纪律检查机关检查等多管齐下的综合监管体系。重点加强医药卫生材料、设备采购、人员招聘与人事安排、工程建设等领域的监管,特别是主动督查在这些方面各项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制度的执行情况,让院长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1-18 10:58:5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