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经营

医生品牌运营|传统专家VS网红医生

16年09月26日 阅读:26755 来源: 魏音音原创

    其实从于莺到张强,我们不能不发现一个趋势就是:医生个人品牌建立,迫在眉睫。尤其是如今政策倡导“医生多点执业”的今天、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让医生从幕后走到台前,已是刻不容缓。


    我们先来看看几个案例:


    (1)


    今年7月,南京儿童医院的一名护士在给3岁患儿做静脉穿刺时,因为没有一次成功,被患儿母亲用Ipad砸中额头,造成了长达1.5公分的伤口。事后患儿的母亲因涉嫌寻衅滋事,被警方行政拘留。


    (2)


    朋友圈刷屏刷得很火的:长海医院捐献一个肝脏和二个肺还有两个角膜;他是一名34岁的年轻医生,受者是51岁的素昧平生的患者;一个医生的善良,让四位濒临死亡的患者重新站立,两位黑暗中摸索的患者重见光明。


    (3)


    杭州有位漂亮女医生因为上下班穿旗袍、微博上言语亲切而走红;微博大V于莺因为言辞犀利而走红;张强医生、龚晓明医生因为“把一个人的事情”变成“一群人的事情”而走红,并且受到资本青睐。


    (4)


    再说个远点的:1912战火纷飞的那年,有个医者叫“伍连德”,他组了一个红十字会,率队到辛亥革命的武汉去为伤兵治疗。他说,不管是清军或革命军,他想为两边的士兵裹伤。


    ——价值可以翻转,世界可以颠倒,革命可以席卷,他却一心一意做着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


    “网红医生”是“传统专家”的延伸


    由以上几个案例可以得出:“传统专家”对医生的要求也许只是工作资历高、专业知识过硬、临床经验丰富;但“网红医生”的要求却更高:你对患者要如朋友、你的性格要适合品牌塑造和传播、你要有对现状的不满足和更多的思考、你要有医者的共情……当然,这里还不乏诸如:文字功底过硬、服务态度佳、公众形象好等要求。


    “网红医生”是社会责任,但“传统专家”只是个人责任


    为什么说,“网红医生”要有对现状的不满足和更多的思考?因为,“网红医生”实际上代表的是当代某一部分的医生对于现在整个社会医患关系的思考、服务精神的考验;什么叫做“共情”?意思就是说,其实患者需要的更多的是医务人员情感上的关注以及感同身受的理解与帮助。


    “传统专家”在做的事情,也许仅仅只是局限在:我如何通过提高自我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更好地为单个患者服务;这是小爱。而“网红医生”除了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务单个患者以外,更多是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务一群患者,甚至因为服务好了这样一群患者,而去改变整个社会的医患关系、医生地位等等;这是大爱。


    ——因此,“网红医生”是社会责任,但“传统专家”只是个人责任。


    插一句题外话:为什么那么多的医疗APP至今无法成功?原因就在此:我们确实可以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来加快数据采集过程,但是,没有任何一款移动医疗能够提供共情和情感关怀。新技术的最终意义在于:帮助医疗专业人员更关注于把患者看作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通过这个技术去花时间猎取病人信息。


    2016,是品牌医生元年


    从现阶段走红的医生来看,大部分医生靠的是热点+专业+原创,有的医生走红的速度快,有的医生走红的速度慢;其实这个现象很好理解,想想娱乐圈就可以了;快速引起关注,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


    比如:于莺(原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现辞职开诊所)的粉丝从1000上升到20万只用了3个小时,在她看来,原因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容易引起网友共鸣。此外,协和医院的光环以及敢从协和医院辞职,也是社会热点现象。又比如:王光宝,他就是以热点如“帮忙门”、“哈尔滨杀医案”等粉丝飙升。


    ——但粉丝短时间内飙升毕竟都是个案,大多数医生还是靠常年的积累和周而复始的循环修正。2016是品牌医生元年,相信再经过一段时间,建立个人品牌的医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医生将从幕后走到台前,更进一步地,提高医者的尊严。


    医院:让产品变成服务,让服务变成体验


    其实这个概念很好理解,拿我们的智能手机来说,当我们的手机被各种海应的应用变成无所不能的生活功能集合器以后,手机行业的竞争就被彻底改变了。比如:天生骄傲的罗永浩。


    ——越来越多的产品,以情感技术和可感知的品质作为基调,讲情怀以外,还要讲梦想。那么,当医疗行业在大喊“回归医疗本质”的今天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讲讲那被埋藏了许久的情怀、使命和梦想?


    要知道,和钱有关的都不是战略性的。医疗是个大生意吗?不,医疗不能以“生意”来定位,但你却又不得不承认,医疗确实是个大生意。医疗行业很特殊,它攸关人的性命、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医生是个“职业”吗?不,医生不仅仅是个“职业”,它还是天使、是上帝。


    当医院的产品变成了服务,当医生的“服务”变成了“患者体验”;后面藏着的是周全的财务管理系统、教育理念的成熟、管理制度的高效、社会福利系统的完善、国家经济力量的强大、人文整体文化的高素质,甚至还包括了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


    是的,百鸟朝凤,道阻且长。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278阅读

从重资产投入向模式输出的"轻资产扩张"战略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15 11:07:14

6585阅读

摘冠求生:民营医院“自降身价”背后的生存逻辑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12 18:21:41 文章来源:首发

10724阅读

医疗"数据资产化"——将临床数据变现的商业价值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2 14:13:49 文章来源:首发

14420阅读

"国际医疗"战略——从本地市场到跨境服务的商业突破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11 11:58:24 文章来源:首发

12757阅读

开民营医院光靠努力?3大战略陷阱不容忽视!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11 10:33:24 文章来源:首发

13857阅读

应用"区块链"解决信任缺失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0 11:20:14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18岁的身体40岁的脑袋,对30岁以上男人最具吸引力;最喜欢“玩”和“过瘾”。90后文字控,一个月内提升医院业绩;新锐医疗品牌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