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体检中心
体检中心的月度绩效工资理论值总额直接从全院绩效工资总额中按比例计提出来,作为调节依据,考虑到体检中心工作的浮动性比较大,实际核发月度绩效工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系数(70%)核发,一部分按体检中心收入核定。
1.体检中心系数绩效工资
体检中心系数绩效工资=全院绩效工资总额×体检中心所占比例×70%
2.体检业务收入绩效工资
体检业务收入绩效工资
= 体检业务收入÷100×每百元体检业务收入绩效工资
3.综上所述:
体检中心医护人员月度绩效工资和
= (系数绩效工资+体检业务收入绩效工资)×绩效系数
第二十二条 医药技科室人员月度绩效工资发放办法
医技科室(有科室收支结余的)主要以系数积点和科室收支结余作为衡量指标,分别计算系数绩效工资和结余绩效工资,通过两者加和得出本医技科室的月度绩效工资额。
药剂科因为无法核算科室收支结余,且内设室组工作内容差异性较大,则药剂科单独核算,并根据内设室组的工作特点设置绩效工资核发指标。
一.医技科室
检验科、同位素室、B超室、心电图室、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脑电图室、肌电图室、CT室、放射科
医技科室人员主要以科室和岗位系数的积点和、科室收支结余作为衡量指标,其中系数绩效工资占50%、收支结余绩效工资占50%。另外个别医技科室中包含分诊护理人员,则护理人员不单独核计,在人数核定中计入。
医技科室人员绩效工资总额=全院绩效工资总额×医技科室人员所占比例
(一)科室和岗位系数积点和核定系数绩效工资
本科室系数绩效工资
= 医技科室人员绩效工资总额×50%×
本科室医技人员积点和
= 科室系数×∑(科室核定级别的人员数 × 相应级别的岗位系数)
1.科室核定级别的医技人员数指以定岗定编方案核定的人员数作为科室的总人数,再按正高:副高:中级:初级=0.5:1.5:4:4的比例分级核定。
2. 科室系数和岗位系数具体详见《医院科室和岗位系数一览表》。
(二)通过科室收支结余占比核定收支结余绩效工资
本科室收支结余绩效工资
= 医技科室人员绩效工资总额×50%×
1.科室收支结余以财务核算数据为准,具体收入和成本归结办法详见上文“第十八条 科室收支结余的计算方法”。
(三)计算本科室月度绩效工资和
本医技科室月度绩效工资
= (系数绩效工资+收支结余绩效工资)×绩效系数
二.药剂科
药剂科的月度绩效工资总额直接从全院绩效工资总额中按比例计提出来,具体内设的室组的分配方法由药剂科主任主持科室成员讨论拟定,报院领导批准后执行。
药剂科月度绩效工资总额=全院绩效工资总额×药剂科所占比例
第二十三条 行政后勤人员月度绩效工资发放办法
行政后勤科室主要以科室系数和岗位系数的积点作为衡量指标,通过计算本科室系数积点在行政后勤总积点中占的比例得出本科室月度绩效工资额。
行政后勤科室月度绩效工资总额=全院绩效工资总额×行政后勤所占比例
本科室月度绩效工资和
= 行政后勤科室月度绩效工资总额× ×绩效系数
本科室系数积点和
= 科室系数×∑(科室内设岗位人数 × 相应岗位的岗位系数)
行政后勤人员的科室系数积点和
= 所有行政后勤科室的科室系数和(含挂号室/门诊收费处/收费组/住院结算处/司机班)
二.按工作量核发的行政后勤室组
(一)挂号室
挂号室以挂号人数为工作量指标。
挂号室月度绩效工资 = 挂号人数×每挂号人次绩效工资×绩效系数
1.挂号人次按信息部提供的统计报表数据取值。
2.每挂号人次绩效工资按核定标准发放。
(二)门诊收费处
门诊收费处以收费发票数量、收费金额为工作量指标。
门诊收费处月度绩效工资
= (收费发票工作量绩效工资+收费金额绩效工资)×绩效系数
收费发票工作量绩效工资=收费发票数量×每张发票绩效工资
收费金额绩效工资=收费金额÷100×每百元收费金额绩效工资
1.收费发票工作量按科室统计数据,确保真实准确;收费金额以财务统计数据取值。
2.每张发票绩效工资按核定数发放、每百元收费金额绩效工资按核定数发放。
(三)住院结算处
住院结算处以出院人次、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为工作量指标。
住院结算处月度绩效工资
=(出院人次绩效工资+实际占用总床日数绩效工资)×绩效系数
出院人次绩效工资=全院出院人次×每出院人次绩效工资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绩效工资=全院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每床日绩效工资
1.出院人次、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按信息科提供的统计报表取值。
2每出院人次绩效工资按核定数发放、每床日绩效工资按核定数发放。
(四)司机班
司机班的月度绩效工资分两部分,一部分(60%)参照一般行政后勤人员按系数发;一部分(40%)与工作量挂钩,以行驶公里数为指标。
行政驾驶班月度绩效工资
= (系数绩效工资+行驶公里数绩效工资)×绩效系数
系数绩效工资
= 行政后勤科室月度绩效工资总额× ×60%
行驶公里数绩效工资=实际行驶公里数×每公里数绩效工资
1.行驶公里数以科室统计数据为准,每公里数绩效工资按核定数发放。
第二十四条 月度绩效工资发放补充说明
如果绩效工资核算超过该类人员核定的额度,则用校正系数来校正。
校正方法为:该类人员核定绩效工资设定为理论支付值,各科室经过考核实际应支付绩效工资的总额设定为实际支付值,则校正系数
R=理论支付值÷实际支付值
某科室实得绩效工资=核算实得绩效工资×R
第六章 科室二次分配指导方法
第二十五条 指导科室二次分配的意义
医院院科两级核算、绩效工资分配体系、院部对科室的综合绩效评估,都是医院层面对科室团队的考核与评价,解决的是院与科的公平问题。要想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必须搞好科室的二级考核与分配。医院科室有临床、医技、行政和后勤,科室的业务范围、工作特点、发展阶段以及人员素质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实施二级分配与考核,但可以在统一原则下,制定基本的指导性方案。
第二十六条 科室二次分配的基本原则
1.科室绩效工资的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要把员工的能力、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工作效率、业绩成果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
2.各科室要成立以科领导(正、副主任、护士长)和职工代表组成的分配小组,参照医院绩效考评办法,制定本科考核标准和二次分配方案。
3.绩效工资分配到各科室医生组和护理组后,由科主任和护士长分别发放,发放办法由各科室结合本科室特点按照工作量和质量考核发放。
4.各科室所制定的二级分配方案必须经科务会讨论,原则上需经70%以上的员工认同。
5.各科室二级分配方案需报财务部备案,由财务部汇总后上报院部,经院长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七条 科室绩效工资分配基本指导办法
一.采取按岗位系数和实际业绩分配的原则:
岗位系数分配额 :实际业绩分配=2 :8
二.按实际业绩分配时需参照院级分配发放采用积分制,另外实际业绩考核指标的设置需包括院级分配考虑的关键指标,除此之外科主任和护长可根据本科室的工作特征和管理需求设置其余的个性化指标,各类指标的单位分值需在科室二级分配方案中明确标注。
(一)临床科室医疗组内部分配办法示例
1.20%的科室绩效工资按岗位系数分配到个人。
2.80%的科室绩效工资按个人工作量积分的占比核发到个人:
(二)病区科室护理组内部分配办法示例
1.20%的科室绩效工资按岗位系数分配到个人。
2.80%的科室绩效工资按个人工作量积分的占比核发到个人:
(三)手术室内部分配办法示例
1.20%的科室绩效工资按岗位系数分配到个人。
2.80%的科室绩效工资按个人工作量积分的占比核发到个人:
(四)B超室内部分配办法示例
1.20%的科室绩效工资按岗位系数分配到个人。
2.80%的科室绩效工资按个人工作量积分的占比核发到个人:
3.实际业绩工资还需要和质量挂钩,各科室需要医务部和护理部的指导下制定本科室的月度质量考核指标,每月对本科室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并与员工的月度绩效考核指标挂钩。
第二十九条 科室二级分配指导其他补充说明
1.本方案的二级考核和计分方法仅供参考,各科室可结合本科室实际制定体现个性特色的二级分配方案。
2.各科室的二级分配方案原则上一年调整一次,如遇业绩波动较大也可随时调整。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方案由医院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本文件由张英老师提供,仅供学习交流。鼓励各医院结合实际情况应用。
(完)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24 11:16:0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23 14:03:4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23 13:53:17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23 13:49:4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22 15:12:4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22 09:46:21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