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服务

如何做患者的需求调研才准确:到现场关注场景

17年01月24日 阅读:31767 来源: 李太鹏原创

  问题


  鹏哥,我是医院的一名经营院长,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提到以患者为本,要满足患者的需求。满足需求的条件是先明确患者需求,这需要进行深度的调研。我想提出的问题就是,如何做调研才能更加准确的定位患者需求或帮助改进服务?


  探索


  调研或称为调查,如市场调查、满意度调查、需求调查等等,目的多用于指导调整现有管理、产品或服务,以更能深度满足患者的需求。我们常用的方式,就是设定一些选项或空格,让受访者进行填写。


  先简单看一个例子吧:我们经常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但对于其反馈的真实性或数据的指导性,我们抱有一些疑问。为什么?患者的个人因素,成为潜在决定元素,但这在数据及结果上无法反映出来。如:患者对于满意与感动标准的设定;患者还需要医护人员持续服务,不好直接反映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报表里无法反映出来的。


  因此,当我们在进行调研时,如何把被调研对象主观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是在设计调研方式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需求调研,有一个十分贴切的案例。当福特准备量产汽车的时候,如果要做调研,人们的回答会是,我们需要更快的马车。很明显,有时被调研对象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至此,我们明确了一个要点:现行的调研模式,往往无法得到对医院管理、发展更有意义的结果。在这里,我们提出关于调研的两个原则,供大家思考:


  原则一:不让患者帮我们总结。简单一点说,就是不要听患者怎么说的,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为什么呢?一是语言的局限性,表达全面性受到限制,况且有些人精于表达、有些人还羞于表达;二是患者的总结,往往是经过个人主观加工,如:说真话好不好、面子等等,都让最后的表达有很多水分。


  原则二:不让员工帮我们总结。我们经常跟员工或下属进行科学化的调查,如让下属提供数据,性别比例、同比、环比、年龄比等数据,还更加简单的让下属做出相关的结论与分析。这些数据或最后的分析,容易掩盖真实的实相,而无法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


  总结的工作留给自己,如何来获取更多信息呢?稻盛和夫曾有这样一句话:调研在现场,现场有神灵。在此,我也建议大家直接到现场去。


d822427d265905e0c6c52b7d47ee0878.jpg


  到他们之中去吧


  我曾经在不同的候诊区,一坐就是几十分钟,干什么,看患者在候诊区里的各种表现:有焦急等待的,才等十分钟就不耐烦了;有在悄悄讨论病情;有孩子“教训”父母大惊小怪的;有在给朋友打电话,请教经验的,不一而足。每每这时,我都会对就诊患者、医院管理有更加深刻的反思。


  到现场去,要做什么呢?在这里给大家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进入消费场景:到现场去,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深入的、持续的观察。观察什么呢,其实不仅仅是看,同时要听、思,全面的了解患者消费的场景,全面了解患者整个消费的过程及相关的表现。这一步的重要目的就是发现患者自己都无法察觉的真实需要。


  我给一家精神疾病医院做过一次咨询:我也去观察患者,当然这里主要指患者的家属。其实,环境、安全、疗效等等都是家属的需求,但是不是核心需求呢。我在观察中,发现患者家属心里最大的担心是什么呢,是怕自己离开后,医院不把送来的病人当人看,而病人呢又无法正常表达。


  这样一个场景的发现,让这家医院瞬间有了一个能够直击家属心灵的理念:把每一个人都当正常人,并由此修正自己的产品,效果奇佳。


  二,发现关键接触点:每一个患者诊疗过程中,都有很多次与患者的接触点,需要通过现场观察,把这些接触点列清楚。我们曾经把一个专科的接诊流程,列出49个接触点。


  明确了接触点,就好进行节点控制,并且由此还可以进行分类、分组别管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与调研对象还原场景:在与患者或员工调研沟通中,专注于回忆还原整个场景,总结与分析的事情留给自己。


  篇幅有限,后面两点没有展开,有机会再进行深入探讨。


  总结


  不要听患者说什么,到现场去体验吧


  进入患者的消费场景,找到问题背后的问题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8838阅读

"无障碍服务"体系——从物理无障碍到信息无障碍的全包容设计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12 14:29:29 文章来源:首发

9791阅读

"家庭医生签约"升级——从单一签约到全家庭健康管理的模式突破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11 13:20:18 文章来源:首发

12392阅读

从标准化服务到精准健康方案的升级,实现个性化健康管理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10 14:10:03 文章来源:首发

13099阅读

建立"患者共治"体系,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体验升级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09 11:29:55 文章来源:首发

16389阅读

医疗"仪式感"设计——从功能服务到情感体验的升级路径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08 10:35:16 文章来源:首发

24078阅读

医院服务从标准化服务到患者定制化解决方案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05 13:44:02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医疗行业自由策划人、培训讲师、医院经营实战派,在医疗策划经营行业有广泛知名度,被誉为“医疗行业的思考者”,历经十余年行业经验,成绩显著,从基层到院长、执总。专注于医院中层管理与执行力提升的研究与总结,对医院中层能力建设提出“启、拉、推、围”四维自主提升培训理论,弥补现行医院中层能力提升“单一培训,成长乏力”的不足,帮助医院打造无短板型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