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医院新建、扩建项目不断增多,但在建设过程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类流线交叉混乱、科室病区位置调整、房间拆改、上下水位调整等问题,增加投资、耽误工期,也为后期投入使用后的维护和改造埋下了诸多隐患。追溯缘由,医院的工程建设是工程设计与医院项目管理的跨学科结合,“工程语言”与“医学指标”之间往往配合程度较低,问题突发状况较多,因此,医院建设管理人员应从自身出发,完善业主方的项目管理职责。
医院总体规划
医院的基本建设依托于医疗卫生资源,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因此医院应根据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总体建设规划。决策部门可从医院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规划方面作考虑,根据医疗卫生事业的特点、学科的特长,编制医院总体发展建设规划,有针对性地把控医院整体建设,减少规划疏漏。
编写高质量任务书
医院决策部门负责医疗建筑总体建设规划把控,基建部门应将规划变成能够模型化、数量化、图纸化的“工程语言”。如医院建设项目的规模床位大小、科室数量设置、医疗功能需求以及绿色环保要求等具体化;将医护、行政管理及后勤保障人员的具体要求形象化;将控制感染问题,人流、物流等信息化。最终形成一份完善详尽的设计任务书,使设计单位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医院建设理念、设计需求。
对项目的可控管理
施工过程管理处于工程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有效地进行施工过程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大量拆改现象。对施工管理可总结为“三控三管一协调”,三控即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三管即合同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及信息管理;一协调即做参建各方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利用参建各方的专业优势进行互补
医院要充分利用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等参建各方的专业优势进行互补,为工程“保驾护航”。尤其对于监理单位,应该充分挖掘监理作为替业主进行工程全面监管的角色的潜力,合理制定一些奖惩分明的合同条款,充分调动监理人员的积极性,更深入地对质量、安全方面进行管理,从专业角度对业主提出更合理化的建议,杜绝缺乏责任心的监理行为的发生。
从医院实际出发
由于各个医院的管理模式不同,相应的基本建设管理办法也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医院的基本建设管理部门能够针对医院项目的特点,在符合相应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梳理出属于该医院的基本建设管理办法,从而减少由于自身管理问题而产生的主动或被动的工程洽商,并且能够使项目更高效的开展进行下去。
组织培训,提高团队的管理水平
医院基建管理部门应多组织工程项目管理与专业知识的培训、讲座。基建管理人员应多学习相关的建设经验、专业知识,多总结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不断学习、完善、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BIM技术的应用
从手绘晒图到电子化制图储存,被认为是建筑行业里面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子化的图纸信息给予了工程建设的相关专业人员极大的便捷,节省了查询检索图纸的时间,减小了修改图纸的繁琐程度,并且也相应地提供了部分数据分析的功能,从而使设计的周期和质量都有了相应的提高。但目前电子化信息处理在全面改进的情况下仍存在不足,如医院基本为医疗领域的专家、权威,对医疗流线十分熟悉,但对专业性较强的设计图纸理解有待提高,建成后发现医疗工艺问题后难以再次进行优化,使拆改重建不可避免;医院建筑内的各种管线错综复杂,对“建筑通风水暖电”各种专业间相互配合程度要求极高,需要耗费设计人员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排布,但即便再精细也会出现“打架”情况,导致管线重排拆改。
BIM 技术作为建筑行业里面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逐渐把建筑信息从个体电子化转向了可视数据化。BIM 技术的可视化,在设计阶段可使医院决策者在设计阶段就能够具象地了解建成后医院的实际状况,更有针对性地参与工程设计细部意见讨论,不再只是对着效果图来进行总体把控。而工程设计人员也可以根据各专业数据的信息,进行相关管线碰撞试验等进行检测,提高效率,减小拆改差错。
医院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综合性强,专业技术要求高,涉及面广。医院作为业主方在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医院运用系统的相关管理方法,做好详尽的规划和管理协调工作,加强对项目的管理,使更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最终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作者:北京建筑大学 丛小密;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季超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30 17:04:5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7:02:5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4-30 16:56: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4-29 16:18: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29 10:58:2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28 14:40:40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