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经营

民营医院,新时代如何打造特色优势?(上)

18年07月06日 阅读:39150 来源: 于斐原创

  又增加了2398家民营医院!


  自2009年“新医改”推行以来,国家一直在放开社会办医。早在2014年,原国家卫计委、发改委等部门就连续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被业内人士看作是"新医改以来,破除'以药养医'体制最有力的政策",极大推进了公立医院改革和社会资本办医。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9.4万个,与2017年4月底比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加7345个,其中:医院增加196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015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4643个。较去年同期,公立医院减少434个,民营医院增加2398个。


  2018年1-4月,全国医院诊疗人次达11.3亿人次,同比提高6.4%,其中:公立医院9.6亿人次,同比提高4.7%;民营医院1.6亿人次,同比提高17.6%。政策带动效果明显,民营医院在数量和诊疗人次上持续增加。


  而随着政策的不断助推,民营医疗机构在数量上持续扩张,以今年1-4月份的数据来看,一方面公立医院减少数百家,民营医院新增2300多家;另一方面,民营医院在诊疗人次上,也得到了快速增长,比去年同比提高了17.6%,远高于公立医院4.7%的增长速度。


  没有优秀的医院,只有时代的医院。


  一段时间来,我作为主讲嘉宾,先后应邀在北京、广州、青岛、成都、南京、上海、长沙等地出席了一百多场有关新医改下医院战略管理与品牌营销方面的高峰论坛,在会上我结合自身的体会和实战操盘经历做了重点发言,给许多医院投资人、管理层领导等各方来宾带去了新的思维方式,并给他们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突围策略。


  坦率讲,新医改对民营医院创造了很多新机会,但由于民营医院以往经营上粗放式作风,往往是凭经验和自身感觉做事,如果不注重营销上的创新、管理上的升级和内涵上的修炼,今后仍旧会面临众多的变数和洗牌,最后淘汰出局,败下阵来。


  现在许多民营医院正在遭遇后危机时代,必须建立战略性思考平台,是进行量的扩张还是质的提升,需要从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协调,如果找不准定位、理不清思路、选不好模式,不能从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上进行价值链的创新,仅仅凭着一股主观经验式的盲目激情,是支撑不了可持续发展的命运的。


  民营医院管理,新时代需要打造品牌力


  在我国逐步开放医疗市场的大背景下,许多民营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显现出机制活、观念新、市场化水平高的优势,反而遭遇了许多“成长的烦恼”,并因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受到社会诟病。


  造成目前民营医院这种现状的原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


  从外因上来分析,民营医院面临的几乎是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两者的竞争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上的。公立医院还是国家医疗市场的主体,我们只能期待民营医院一步步地发展壮大起来,形成有益的补充。此外,外部环境主要是指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目前对民营医院的政策扶持还远远不够,很多东西都没有明确;在医保、税收和职称、人员培训等方面与公立医院相比都有不公平之处。


  从内部环境上来看,主要还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不规范的东西以及对其监管的不到位和不及时。


  当前,医疗产业正面临消费需求转型期。


  众多民营医院如何准确定位,塑造品牌,提升形象,已成为战略层面上如何结合医院实际,整合优势资源,根据市场客观发展规律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对医院经营来说,格局决定结局。


  美国肿瘤社会学家霍兰先生曾提到,医者有四个救生圈”


  一、技术魅力与呈现


  二、爱心与人格魅力的表达


  三、温暖陪伴


  四、信仰与生命哲学的感悟与支撑


  有很长一个时期,许多民营医院把扩大外延规模、增加投入、上新项目作为医院竞争的主要方式。


  许多医院搞不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所在,虽有专业化的技术依托,但抽象的专业技术使普通人群莫不着头脑、搞不清方向;整个医院就是秉承着传统的理念,完全是被动的等待患者上门,虽有一些专业的服务措施,但往往缺乏个性化、生动化、精细化、人性化服务,比如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去医院看病,就是在看医生和护士的脸色,感觉自己浑身的不自在;他们往往单纯地强调或学习一些强化短期效果的经营管理手法,不能有效整合自身资源,使得资源分散化,缺乏集约化,不知不觉患上了医院营销短视症,走入了杀鸡取卵的误区。


  有一项对住院患者进行的需求问卷调查表明,83%的患者希望医务人员能详细地告知病情状况、治疗方案及其注意事项,78%的患者希望出院后有追踪和随访服务,76%的患者希望医务人员能经常巡视病房,70%的患者希望医务人员能介绍出院后疾病的自我保健知识,48%的患者希望曾患有同种疾病的康复患者能交流抗病经验。


  调查结果不但说明了患者的期望和需求,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目前我国医院人性化服务的欠缺之处,即在与患者沟通、全程健康维护和心理照护等方面尚亟需加强。


  事实上,发展难,成了许多正在寻求突破的民营医院的一块“心病”,就大部分患者来说,他们到医院去还是看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而衡量一所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看医疗常规、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的规范程度。对医院而言,关键是如何把现有的医疗资源优化组合,把看起来平凡的工作做的尽可能完美。


  一般情况下,医院的管理者应具备一定的战略管理意识,在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发展、以及所在地域竞争态势的指引下,有预见地解决医院经营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现象、新问题。比如如调整医院服务功能规划科室设置、确定医院发展规模,进行人力资源预测和匹配规划,引入内部绩效竞争机制和考核机制等,有策略地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问题,医院在区域横向发展关系建设的联合问题,纵向渠道发展推广的市场占有策略决策,以及医院品牌建设、规划、管理的持续市场资产积累的决策。


  应该说,时代的变化和社会转型促使医院领导者要不断地根据医院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医院未来的发展与医院内部变革的协调问题,如管理机制、管理指导原则、管理方法和组织运营流程等新的举措,在战略决策时要发挥群体智慧、引进专家意见等使医院的投资决策、经营决策、管理决策、得到良性运行,以高品质、高水平的医疗品质为社会,为人民更好地服务。


  在这方面,国内某些知名医院往往做的还是不错的,他们往往倡导以人为本。对内以员工为本,所有工作都围绕员工如何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来进行;对外以病人为本,大到服务的目的(解除病人痛苦)、小到尊重病人的隐私、文化背景、教育背景等。


  事实证明,在诊疗中,不能把病人当机器,因为你不会跟机器进行交流,不会主动体验“它”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反馈、反映。医院首先应把病人当成一个人来治疗,把病和人有机的结合起来提供服务。以往,与“以人为本”理念相呼应的是以医生、医疗中心,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


  当前,随着国家医疗体系的改革,将引发新一轮医院投资热。医院如何准确定位、塑造品牌、提升形象,已成为战略层面上如何结合医院实际、根据市场客观发展规律、整合优势资源,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君不见一些民营医院,由于其特定的专业性、技术性,绝大多数的员工潜意识中缺乏整体的市场营销理念和应对竞争的思想准备,在心态上往往转为机械被动,缺乏品牌塑造和商业意识,主动性和进取心缺乏,就整个市场体系来看,医院营销作为特定的组织形式,如何让患者的需求的得到充分个性化的满足,如何使服务理念进一步细分,并最终提供出有别于对手的差异化定位和个性化诉求等等,应作为战略明确后战术上完善的有机合成。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认为,民营医院需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 塑造诚信,优化形象


  在互联网背景下,服务价值的创造日益走向社会化和公众参与,医院与患者间的关系趋向平等、互动和相互影响,互动的目的就是要黏住患者。只有抓住了患者的兴趣点,才能引起关注、引发共鸣和参与,才能黏住患者。只有黏住了患者,才能在患者的参与和互动中传播经营理念、引导市场。所以,互动和参与只是黏住患者的手段,目的是要传播理念,影响市场和患者。


  以前人们形容我们的医务人员?——“白衣天使”,这是何等的评价?


  现阶段,有些民营医院在营销手段上开始注重了新闻策划、内容生产、社群运营和公关推广的传播,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所谓新闻策划,是指通过新闻媒介,借助热点事件,制造新闻点、寻求新闻眼,以此来树立医院形象,树立品牌,营造医院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创造产品和服务市场、培养和培育消费需求,从而达到与外部医疗机构和产品竞争的目的。就民营医院来讲,如何把自身的优势资源、业务项目、服务手段等尽快传播出去、快速占领患者心智空间,培育和积累口碑,离开品牌营销是万万不行的。


  口碑怎么建立呢?满意员工是基础,医院文化是保障,患者满意是导向,全方位服务是方式。其中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老师多年来一贯倡导诊所要走5S服务模式,即微笑(smile)、专业(skill)、便捷(simple)、迅速(speed)及满意(satisfaction)服务,这是我们要执行的服务标准,也是消费者衡量我们口碑的标准。大家可以对号入座了。


  民营医院应该做到主动宣传自己,制造话题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主题活动,并通过网站、海报、橱窗、宣传栏以及以社交网络如微博、微信、视频等新型信息与患者一起分享,医院管理者要十分重视医患之间相互沟通;应该在医疗或咨询过程中,治疗方案、用药档次、服务费用等都与病人进行交流探讨;应该做到医患双方处于信任、透明的环境中,真正提高社会对民营医院的综合满意度。


  与此同时,民营医院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内容上,自采UGC(用户产生内容)跟PGC(专业团队产生内容)相互结合,设计有吸引力的内容,让用户参与进来,不断进行测试、优化调整自身的内容。内容,只有当真正抵达用户的时候,它才是活着的,只有当人们愿意接受、分享甚至主动参与到创造中来,它才是有价值的。具体说来,内容营销有5大策略:1、要有生活方式的主张。用生活方式来连接产品,而不是用产品要宣扬和标榜生活方式。2、要有趣、好玩、有high点。3、要有可持续的人格化内容创造。4、要能够嫁接时代热点。5、要学会创造引领新风尚的新内容。


  二、打造特色,专科服务


  专业化、现代化、人性化的品牌服务理念和行动是民营医院自身生存发展的救世主,其本质就是培养客户的消费信仰,增加品牌粘性。


  这一点正是目前广大民营医院在营销方面的困惑与短处所在,往往把医院的知名度提高等同于品牌建设,知名度在一定程度是医院的首要追求,但这只是表面,真正提升医院品牌的是良好的口碑及鲜活的品牌形象,但良好的美誉度一定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及消费者基础,对知名度及美誉度的追求因品牌而异,如快速消费者品而言,知名度的最大化是最主要的,耐用品则不同,美誉度是最重要的,患者对医院的认可程度是建立在对其医疗水平、对口科室、收费标准、服务态度等的整体认同之上。


  (未完待续)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913阅读

别怪医保DRG了,你的床位可能在“睡大觉”——床位效能提起来

作者:元辰 时间:2025-11-18 17:10:03 文章来源:首发

1127阅读

运营的“显微镜”与“望远镜”——从日常细节到战略规划的双重视角

作者:小灵 时间:2025-11-18 10:37:35 文章来源:首发

2055阅读

别只盯着“看病收入”!试试这三条“非医疗营收”新路径

作者:元辰 时间:2025-11-17 15:54:28 文章来源:首发

1746阅读

民营医院数字化运营转型三步走

作者:小灵 时间:2025-11-17 14:04:01 文章来源:首发

3487阅读

门诊量上不去?试试在患者脚上装"营销雷达"

作者:元辰 时间:2025-11-17 09:57:51 文章来源:首发

3170阅读

一张“床位热力图”如何让住院收入三个月涨27%

作者:小灵 时间:2025-11-14 16:06:39 文章来源:首发

于斐
简介
于斐先生,著名品牌营销专家,美国《福布斯》重点推荐的营销实战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等8家权威媒体和机构认定的“中国品牌建设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创业导师,《中国证券报》特约品牌顾问,中国《品牌》杂志首席专家。
职业亮点
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人民日报》社专家库专家、30年实战营销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