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营销

如何找到适合的医美营销人才?

19年06月28日 阅读:19013 来源: 凌晓转载

  找人,是一个永远的难题。在这样一个分散化、个性化如此之强的新兴产业,本来现成的人才就很少,特别是优秀的营销人员。


  有一位很优秀的经营院长,原来只是个小小的人事经理,和营销一点关系都没有,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表示对经营工作的兴趣,因为做人事工作的人知道,在一线做营销挣的多。我于是交给她一项工作,列出关于医美的1000个问题。这是个不小的工程,对于从未接触过营销的人等于从头学起,但是培训也是人力资源的本职工作,千辛万苦弄完了全部的问题,当然还要配上答案,这就是第一代咨询师培训手册的底子。这件事情完成之后,人事经理具备了向营销领域规划自己职业方向的基础。后来,她成为一名不错的经营院长,而这套咨询培训手册经过不断地完善和补充,出到第8版的时候,我们决定拿去公开出版,这就是《中国医疗美容机构消费项目咨询手册》,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


  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既没有一定之规,


  也没有捷径可言。


  老板如何找到经营院长?


  老板可能是投资人,也可能是创业医生。能够自己兼任经营院长的医生少之又少。好的医生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医疗上,经营院长成为自己不可或缺的助手;而在雇佣制的机构,经营院长是实质上的一把手,负责管理医生,这是多数医美机构的院长定位,也是最有吸引力的岗位。小的机构,经营院长里里外外一把抓,直接管理营销;大一些的机构则需要再单配一名营销总监之类的岗位,管营销是所有人都很向往的职位,原因我们下文再说。


  经营院长的出身


  经营院长的出身大都来自两个方向,一个是对外营销,一个是对内运营。不管是做什么出身的,都可以胜任,只是小班子的人员搭配需要相应调整,人员搭配的目的是满足机构营销的需要。


  选择经营院长不能以和医生的关系为充分条件,但是与主力医生保持良好关系是必要条件,怀有成见或性格不合,很难获得好的结果。但是一个前提条件是这个人必须是行业的内行,外行人不管和老板和医生关系有多铁都没用,外行不能领导内行。医美行业的特点是:表面上看门槛不高,但是没有两年以上的学习和训练,不可能担任高层的管理职务。


  有一位我非常尊敬的教授创业的时候指定了一位经营院长,从前是做媒体的,虽然自己极其努力,老板非常信任放权,集团更是加大对其培训力度,但是在特长方面她是个内容方面的专门人才,对医美管理虽熟悉但不是内行,岗位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几乎把她逼成了抑郁症。


  术业有专攻


  根据岗位需求配备相应的人才


  机构的营销团队有两个部分,对外营销和内部运营,中间衔接处是网电咨询。


  外营销的工作任务是内容企划、品牌建设、广告投放、网络营销、公共关系、三方合作、自媒体传播等;


  内部运营则包括咨询接诊、医生服务、客户服务、术后管理、会员服务营销等。


  不同的机构对上述工作的侧重点不同,根据岗位需求配备相应的人才。


  管理者学会做岗位分析是重要的,先分析自己,然后分析什么人可以和自己搭配。有些人是专门的人才,例如网络、内容、公关、设计、咨询、客服、培训……这些都是可以让人做一辈子的专业,他们被称之为“专业人士”,不能指望他们什么都会。如果机构小,不可能容纳过细的专业分工,这就是服务外包的理由,社会化资源共享是未来的主要职业模式,小的机构采用共享模式将是未来医美行业医生创业的主流。


  把人用错地方的结果是灾难性的。有一家大型医美机构筹建的时候招聘了一位项目主管,但是因为医院创建初期找人困难,硬是把这位项目主管送上了营销总监的岗位,这是双方的冒险,那位主管愿意迎接挑战,万一自己能干好呢!院方也想赌一把,但是每个岗位都有它的职业指标,没有相应的职业经历和知识结构,许多规定动作肯定是做不出来,时间一长必然露出马脚,这位总监无法完成岗位指标,也不可能再回去做项目主管了,就剩下一条离职的路,成为双方共同的损失。


  有些人会把自己过往的“经历”当成“资历”,用人单位看不清这一点,造成损失的现象,在医美界早已司空见惯,所以聘用之前的尽职背景调查至关重要。许多中小型机构的岗位设置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新的机构往往陷入用人的陷阱,是人力资源缺乏专业性的表现。“德不配位”,可能并不仅仅指向道德品质,更多的情况是专业性的问题。


  如果你是老板,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是相当重要的事情,它的重要性不亚于战略决策,那些不顾自己的专业特长,非要去做自己不擅长岗位的人,最好请他离开,因为他的心态决定了他继续留在原来的岗位上也不会再尽心尽力了。一些并不适合的人迷恋营销的管理岗位,或者是只愿意当经营院长,出发点很多,一是能够满足权力欲,二是腐败的机会多,毕竟作为甲方在采购媒体资源的时候,乙方的回扣太有诱惑力了。有不止一个投资人和我分享过他们的经验:对于手下人手脚不干净的行为他们心里一清二楚,只是在没有超过可容忍边界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但是本该给的利益、机会都不给了,雇佣关系变成了博弈关系,长远来看,双方的损失都大,相比较而言,经理人的损失更大一些。


  培训是常态化的规定动作


  有的时候不得不采用“空降”的办法来填补企业管理岗位的空缺,大多数人都有“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心理,把希望寄托在不熟悉的人身上,说明自己对业务的生疏与缺乏自信,特别是在自己陌生的业务领域,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停地重复这样的错误。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学习学习,起码让自己变成内行呢?最起码应该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培训 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


  当管理者对企业真正的需求了如指掌的时候,规定动作就会游刃有余,这时候有一点变得清晰了,未必身边的人就不能做好这些事,哪怕有所欠缺,你完全有机会对他进行必要的培训,让他变得符合岗位职责的需要。这种做法保证了机构的人都有进步的可能,不但提升了企业文化的向心力,而且是成本最低的做法。培训方式多种多样,请进来走出去都可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我们经常在培训这件事上,有时会陷入“鸵鸟心态”,以为培训过了,大家都应该懂得工作该怎么做。医美机构的人员流动性大,你上个月培训的人,可能下个月就到了竞争对手的机构加薪升职,反过来也差不多,竞争对手也帮你的团队培养了人才。所以,培训一定是最常规化的工作,它是企业的核心工程之一,一天都不能荒废,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


  顺理成章,在选拔人才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看他的学习能力如何,这一点从他的背景和经历上完全看得出来。如果有针对性的培训和他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效果就会更好,他的动机和动力都与强加于人式的培训不可同日而语,培训切忌按着牛头喝水,被动的培训效果总是事倍功半的。有些老板不愿意把经理人送外面去深造,生怕自己的人被挖走,这样的老板,事业做大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手下的人离开也是早晚的事。


  曾经有个市场经理在公司里瞎混,有一次我和她交谈到职业规划的问题,问她在这家公司工作的感受,她居然说:我就是为了在你手下混一段时间,然后出去找别的机构要高薪去。这句话听得我目瞪口呆,一点沾沾自喜的感觉都没有,这样的人居然在我的手下干了这么久,我自己的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我立刻请她离开了,希望她不要和别人说在我手下工作过。后来她是否在别处要到了高薪职位,不得而知。我的教训说明了一个道理:对人的培养要和他的职业方向相结合,否则就是个笑话。


  这些年我在不停地办培训班,


  还会一直地办下去。


  作者:医美之滨


  来源:丽格李滨


本文由(凌晓)转载自: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GclGCtGdbvB2HyMLF5xuTg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768阅读

“企业健康伙伴”计划——从个体获客到团体服务的渠道进化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9-24 11:55:41 文章来源:首发

2129阅读

从冷场到爆单:民营医院直播间「钓鱼」指南

作者:芸朽 时间:2025-09-24 11:29:02 文章来源:首发

5849阅读

穿透流量迷雾:民营医院三极内容营销转化矩阵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9-23 13:57:34 文章来源:首发

7481阅读

从信息轰炸到价值共鸣,谈谈构建医患信任转化密码

作者:芸朽 时间:2025-09-22 15:25:30 文章来源:首发

11434阅读

破解增长瓶颈:民营医院CLTV全生命周期营销模型实践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9-22 10:57:39 文章来源:首发

15953阅读

"适老化传播",解决从信息失达到银发流量的精准渗透

作者:芸朽 时间:2025-09-19 10:58:46 文章来源:首发

凌晓
简介
资深策略咨询师,从事医美行业6年。曾服务于深圳某医疗美容医院、某整形医院等多家知名医美机构。咨询师培训、客服体系构建和运营质量控制实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