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目录颁布及动态调整,是行政事务,也考虑市场因素。每次医保目录调整,西药、中成药均有调进调出。从资金层面,我们尤应看重调出部分释放了多少支付空间,这些空间又如何被调进部分占用?是全部被调进品种占用了么?从品种层面,调出部分为何被调出?未来有回归目录的可能么?如果有可能,是否该说明,给市场留一些信心,这个药品未来仍可能成重磅。
在医保目录的日常运行过程,为了做动态调整,要记录发生数据:随便哪一个品种,销售金额的水平占比及波动变化,基于药物经济学分析品种成交的合理性及对医保改革使命的利弊影响,预测可控性,预备措施;随便哪一个品种,在地区之间的销售情形对比,调查其微观影响条件,判断合理性,对不利情形采取措施解决。对过火和过冷的目录品种,决策是否用干预。
医保目录仅对应品种,对药品质量没有直接约束。不管是竞争过剩的品种,还是独家品种,不管是所谓重磅明星品种,还是低调不闻的品种,都有药品质量缺陷风险。批文质量是一道关,药品检查是一道关。医保部门与药监部门合作,及时揪出违规药企、药品批次并曝光停止采购,对检查强度可能长期偏于薄弱、低效的品种提醒加码监管,深刻地实践基药“三医联动”。
医保目录品种的成交价格跟随市场浮动,遇到两个问题:一是迅速涨价,二是长期平稳。迅速涨价可能判断为:药企被动涨价,或主动涨价。医保部门如能掌握产线产量情况,则便于预判和解决。医保部门如已经梳理了目录中的同类可替补品种,则应对涨价更有变化和周旋余地。药价长期平稳是好的,但主要购买者需要诱导竞争,也包括扩大同类可替补品种的价格竞争。
医保目录调进调出,如要更加动态灵活,就必须建立透明规矩和行为解释。比如西药调进调出,被调出的不一定是已经被市场淘汰的产品,因为阶段性医保需要也能成为理由。一旦根据医保内品种的药物经济学统计,找到些明显没有活力的“僵尸”品种,如果情形合理,可根据必要性保留,并加强宣传或鼓励临床推荐;如果情形不合理,且必要性不足,则明确并调出。
总的来说,医保调整、动态调整都要求有的放矢,对调整原因和计算背景要有精准的关系说明,这样做,医保能支持的品种总体质量会更优秀,医保能满足的用药需求范围会更开阔。尤其做到定量分析、跟踪分析,会使医保目录运行完成动态盘整的轨迹,既为目录动态调整夯实了基础工作,又与目录动态调整一道诠释出治理原则。宁缺毋滥挺好,但最好是不滥也不缺。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12-19 14:08:0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4-12-18 10:44:1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4-12-17 11:28:1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4-12-16 11:26:0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4-12-11 17:11:0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4-12-10 09:51:06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