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耗材加成、价格调整对医院运营的影响
目的:了解取消耗材加成、价格调整对医院收入及其结构变化的影响,为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控制医疗费用和明确医院发展方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成都市某公立医院2018年1—11月门诊和住院医疗收入的历史数据,与2019年1—6月取消耗材加成、实行价格调整政策后的收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新旧标准下医疗收入的差异、结构变化,测算对耗材占比的影响。结果:取消耗材加成、实行价格调整后,医疗收入结构得到优化,耗材收入占比明显下降。结论:取消耗材加成,实行价格调整,如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收入提高,可推动医院加强成本及耗材管控、合理使用医用耗材、提升医疗服务技术,符合公立医院新医改政策要求。
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要求,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进一步巩固取消药品加成、优化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成果,成都市市管公立医疗机构于2018年12月起实行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并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以下简称“新价标”),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降低患者医药费用负担,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保证医院工作良好运行,加强医院财务及价格管理、控制医疗费用、调整收入结构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研究对执行新价标政策后某医院的医疗收入及结构变化、耗占比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数据收集将成都市某公立医院2018年1—11月和2019年1—6月的门诊和住院费用从HIS系统导出,借助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
2、分析处理将2018年1—11月的收入项目数据依照原来的收费标准(以下简称“旧价标”)和新价标进行分类汇总,了解新价标总额在旧价标准总额基础上的增减情况,对收入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将2019年1—6月实施新价标后的收费项目数据与2018年1—11月旧价标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构变化,并测算2019年1—6月调增项目是否能弥补取消耗材加成所致的减少。将2019年1—6月实行新价标后的数据与执行旧价标的历史数据中与耗材相关的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二、结果
1、历史数据总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变化将2018年1—11月的收费历史数据按照新价标的总收入测算显示少于旧价标的总收入,其中治疗、手术、检查和护理收入分别增长1.23%、3.78%、0.53%和3.23%,材料收入减少5.20%(注:鉴于医院基础数据的保密性,仅列出相对数据,下同),新价标中部分收费项目调增不能完全弥补取消耗材加成的减少。统计收入结构中有变化的5个项目,显示取消耗材加成后,治疗、手术、检查和护理收入占比从1.63%~21.02%增加至1.65%~21.20%,材料收入占比从12.68%下降至12.09%。见表1。
2、实施新价标后总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变化将2019年1—6月的收费数据按新价标总收入与旧价标总收入比较测算显示,新价标中部分收费项目的调增已经接近弥补取消耗材加成的减少。2019年1—6月实施新价标后耗材收入占比较历史数据减少1.65%,治疗、手术、检查和护理收入占比增加0.03%~2.47%。见表2。
三、讨论
通过对历史数据在新旧价标下总收入差异对比可以看出:调价后医院总收入低于调价前收入水平,符合按照“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基本要求和确定的取消医用耗材加成“9∶1”补偿原则。价格调整虽然不能完全弥补取消耗材加成减少的医疗收入,但实现了部分医疗收入的结构优化,彰显了医疗政策向技术和服务方面倾斜,体现了对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肯定,提高了技术难度、风险程度较高的医疗服务项目的收入。
对实施新价标后收费项目的收入进行分类计算比较后可以看出,实施新价标的收入较历史数据收入结构有明显变化,调整后收入中的治疗、手术等费用明显提高,材料费用明显减少,构成比发生明显变化,充分说明执行取消耗材加成、价格调整政策,可以对现行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补偿,促进医院调整收入结构、加强耗材、成本管控,提升技术和服务质量。
对实施新价标后的例均费用、耗材收入占比、百元医疗卫生材料消耗与历史数据比较,表明在例均费用持平的情况下,百元医疗卫生材料消耗、耗材收入占比呈逐渐下降趋势。对取消耗材加成与调增项目的测算显示,在总量控制的情况下,随着耗材收入占比的下降,治疗、手术等收入占比增长,部分收费项目的调增已经接近弥补取消耗材加成的减少,说明耗材比例的下降不仅仅是因为执行取消耗材加成而出现的耗材比例下降,还包括医院加强耗材管控、收入结构调整、提升技术等实现结构优化、成本降低,从而弥补取消耗材加成的减少,符合“控总量、调结构、促发展”原则。
实施新价标后耗材收入占比下降的原因:经测算,2019年1—6月例均费用与2018年持平,百元医疗卫生材料消耗下降2.15%,耗材收入占比呈逐渐下降趋势,较历史数据下降1.65%,新价标调增项目的收入已经接近弥补取消耗材加成的减少,耗材收入占比下降不仅仅是因为执行取消耗材加成而出现的比例自然下降,还包括了医院加强管控、降低成本、收入结构调整等原因。执行取消耗材加成和价格调整政策后,为得到合理补偿,医院将进一步改革内部运行机制,科学核算医疗服务成本,挖掘成本控制空间,加大成本控制力度,优化医疗费用结构,促进医院不断提高医疗技术。
综上所述,该院1年多来的探索表明,执行取消耗材加成、价格调整政策,可以推动公立医院适应新医改的要求,破除逐利机制,转变医院补偿方式,促进医院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合理使用医用耗材,规范医疗服务价格行为;同时也促进医院朝着提高医疗技术的方向发展,在不增加医疗费用的前提下优化收入结构,降低运行成本,最终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这符合医疗服务项目收入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统筹协调的原则,在保持公益性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医务人员技术难度、风险程度较高的劳务价值的提高,有利于建立患者满意、员工满意的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任俐
来源:医管新世界
本文由(祁冉)转载自: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A99iuWk5TrUU84rW-myqOg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1:09:0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28 17:42:46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4-28 16:18:1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黎汉军 时间:2025-04-27 17:40:4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磊 时间:2025-04-27 11:3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牧樵 时间:2025-04-25 14:03:4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