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比方:从植物学讲,健康管理与健康险是雌雄同株。从动物学讲,健康险与健康管理是雌雄同体。两者间具体有哪些联系、影响?笔者做一些探讨。
关于健康管理、疾病管理“拎不清”
笔者认为:健康管理、疾病管理必须“拎得清”。虽然两者同样以用户获益为目的,但实属两部分。这两部分服务内容不同点:技术侧重?谁来服务?服务目标?考核因素及管理结果。
健康管理、疾病管理都在服务范畴。两者有时接续,有时共管。两部分服务内容都靠需方依从、供方倾注来共同实现。视健康管理、疾病管理每阶段始点、过程、终点,去为风险定价。
关于养老社区、护理院“硬件短板”
只要细心观察,就可能发现养老社区、护理院在服务能力上有一些短板。假如:以与综合医院距离较远举例,硬件问题是既成事实,地理空间无法调整,则考虑从时间利用上做预案。
比如:对急症、抢救风险较高的用户加强疾病管理、健康管理监测,提前做好应急演练、测试。更进一步,假如从方案晋升到穿戴式监测,还会增加主动关心、即时辅助,就很厉害。
关于自建医疗资源的医疗服务价格
对保险集团来说,自建医疗资源在增加可及、保证质量、控制成本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当自建体系扩充到成很大体量的网络以后,就遇到两个问题:自建也难把控;服务如何定价?
笔者认为:一是商保DRGs在技术成熟度上,天然弱于医保DRGs,应跟随共付或冒险去兜;二是自建医疗资源服务定价在随大流和差异性之间找适应,这有点像宏观经济中的汇率调整。
关于癌症早筛对保险、服务的影响
对于癌症早筛项目,如果采取战略购买(团购),价格可以压很低。重疾险不支持癌症早筛。为什么?一旦重疾险支持这样做,更多被保险人去筛查,重疾险对轻症赔付又有限制,很麻烦。但是,癌症早筛一定是为健康保险带来商机的。首先,地方政府财政正在支持癌症早筛项目,确实为人民健康利益着想,也为社会经济利益考虑。各行业要顺应健康中国大趋势。
其次,保司、产品都应有大数据观,癌症早筛场景是绝佳的结构化数据库。通过粗筛、精筛,先把诊断搞清分组、分期、分型。追求诊断精确是一件大事、十分严肃的事,要有共识。第三,癌症筛查(前提是科学规范、合理有据)结果异样的用户,会率先动起来,保司、产品以“保险+服务”随之而动。这已带来刚性需求,保险保障介入帮助的主要卖点是管用高效。
第四,健康险如决定支持癌症早筛项目,钱从哪来?有些地方财政有补助、有意愿,容易搞筛查,有些地方还要靠健康险产品运营中的健康管理费用列支来打品牌,探索创新差异。第五,健康险支持癌症早筛,到底要花多少钱?取决于到底服务多少人群数量。这绝对不是慈善公益,是经营行为。商保支持的筛查服务于核保、疾病管理、续保、核赔,规定频次区间。
第六,癌症早筛由“保险+服务”的保险集团来做,直接为筛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也有意义。用户如果担忧原来治疗机构能力,未来由保险保障产品协助选择医院医生。当然,会面对许多中微观风险。
关于保险、资管、医养“三大入口”
笔者认为:视之为入口,既同时服务于不同人群,又服务于同一个体的不同需求阶段。三者之间必要进行需求分析评价、经营要素衔接。为长期维系闭环,从现有闭环向下一闭环出发。
比如:接受急性治疗的老龄用户,此时相对更需要医疗服务、保险赔付,养老服务重要性弱些;享有保险、资管收益的人们,有的选择一直住在养老社区,也可选择间隔享受权利。在服务供方达到硬件优秀、软件优秀的时候,还有需方个体(无论已服务客户或潜在客户)的软性心理因素。笔者认为:心理需求领域引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凸显经济社会价值的灵活服务。
关于医养所在乎的“人群健康”。笔者认为有两种理解及行事方略。其一是客观区分,其二是主观认领。客观就是以医学评价为基础,越全越好、越精准越好,对技术及成本挑战很大。主观就是以能力有限为基础,仅覆盖有限个体数量,或团体内的所有个体。仅提供有限的健康管理、疾病管理序列、过程管理、保障目标。仅为愿意依从互动的用户提供目前可及的服务。
后一种行事方略有助于控制成本、保证成交、体现获益。如何吸引用户依从互动?健康管理、疾病管理既要另外收费,又要出险共担。用户使用商保个人账户或使用现金额外“买单”。从用户全生命周期看,保司、产品不得不重视客群、客户老龄化,要在儿童期、青壮年期即尽力干预,谋求客户尽量健康。按年龄划分,年龄稍小者以接受服务为愿,随年长而加持保单。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1 10:15: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4-12-21 10:15: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建中 时间:2024-12-21 10:14:3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1 10:11:5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晨晓 时间:2024-12-20 17:01:1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吴启峰 时间:2024-12-20 16:16:06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