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取自笔者与一位医药险闭环前辈的交流速记,先有若干个好问题,再有这些直接的“头脑风暴”。健康险创业,太火了。本文想聊的是:海参炒面,不放海参行不行,会不会好吃。
笔者感触:以镁信、水滴、在线为代表的行业活跃分子,冲在前面打了几枪,头部险企还没有大象起立。健康险崛起的势头为什么不如保险营销那样势如破竹?原因之一是:保险营销是命题作文、计时答题,已经明确了卖什么、卖给谁、谁来卖,上不封顶。健康险还在锅里炖,卖啥、卖给谁、卖多少、卖多长时间,不太清楚。
TIP2:论道理,从来应是先有医疗后有保险
笔者感触:笔者曾认为先有医疗或先有保险,都无所谓。现在想法又有些调整。原因:一是保险总想去贴医疗的边儿,医疗爱理不理,这不合理;二是医疗也要找多重支付、扩大支付渠道来源的。举例:对专科、专病,那些吸引不到患者却有看家本事的医院医生,难道不应该三顾茅庐请保险出山相助么?我所知道的是:保险确实可能比患者多一些理性。同时,医疗之上的,不全是保险,也可以是保障、计划。无论是四星级、五星级或未评级的医疗保险,但愿对应的医疗服务行为总是按一定规则、规范提供的。
TIP3:先有医疗后有保险,怎样做高效胶黏
笔者感触:以数字医疗为例,一般强调运用数字工具、数字分析、线上渠道、智能平台等,更应该强调数字结果、量化疗效及实际患者获益。接着前面的专科、专病说:对罕见病、恶性肿瘤晚期等,医疗科技能做的也许不多。但对绝大多数疾病治疗情形来说,即便是现有、可及的医疗技术基础上,疗效风险、疗效管理不仅可做,大有商业机会和社会效益。进一步讲,所谓疗效,可以是控制疾病进展,可以是细分功能恢复阶段,可以量化治愈了80%、50%。剩下的可能无需赘述,这种“医疗+保险”的模式,确实很吸引患者,也很刺激医疗行业竞争。保险工具好比一条多芯电缆,有一芯是传送支付的,有一芯是传送疗效风险及保证的。顽固的思维逻辑是:保险为大、医疗为小。保险自建医疗资源作为广告,吸引用户主要是过来购买健康保险,用户对医疗服务能力、需求、要价是什么?完全不了解或隔离着不知道。这相当于保险端把自己也加入到信息不对称的基础和过程里。要知道,想要同时奴役供方及需方,就不只是困难大小的问题,是异想天开的症结。保险认清“服务+”,得道者得帮助。
TIP4:健康险有搞头,特别是医疗险有搞头
笔者感触:在几个险种里,养老保险保障体量最大,美国、加拿大都是这样的,体量惊人。看一个险种未来潜力,主要看其对应的服务特点、空间、意义等。医疗险为什么有搞头?一是医疗服务价格、价值是论年正增长的,长坡宽道厚雪。二是养老金发放给个人后,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转到医疗(险)消费上来。如果一家险企养老做得好,同时还做医养、医疗,那么大概率它会把养老(险)用户黏性吸引到医疗(险)上来,而一部分用户只在理财方面坚定奉行不把鸡蛋装进同一只篮子的投资圣经。
TIP5:综合医改、社会医保给健康险开道路
笔者感触:医保部门在抓支付、监管、集采,医疗卫生部门在抓医共体、分级诊疗、多点执业,都把健康险的路给趟出来。举例:原来的医保管理协议都不健全,现在变好一些,未来谈及险企与医院单签商保管理协议,不再那么遥远。再举例:管理式医疗既包括联合打击欺诈骗保,也包括联合改变患者生活方式、依从性。目前来看,医保改革、医疗卫生改革是比商保有章法、成系统的,但苦于沉疴太重,尚需要时日转圜。举例:当前可优先利用的医疗资源包括有性价比的社会办医、大兴土木新建的医疗院区、分级诊疗中境况不好的专业服务提供者。
未完待续…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4-12-21 10:15: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1 10:15: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建中 时间:2024-12-21 10:14:3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1 10:11:5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晨晓 时间:2024-12-20 17:01:1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吴启峰 时间:2024-12-20 16:16:06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