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4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公开了《广东联盟清开灵等58个药品集团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根据征求意见稿,广东省采购联盟包括的省份为:广东、山西、河南、海南、宁夏、青海、新疆,共7个省份。被纳入采购目录的是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58个通用名药品的全部剂型及规格。采购周期内,在确保完成协议采购量的基础上,医疗机构(含未报量医疗机构)原则上优先采购使用中选产品,其使用比例不低于70%。征求意见稿中,公布了分组、报价、中选和采购量分配细则(略)。
同日,国家人工关节耗材集采正式开标、尘埃落定。细心比较可以发现,中成药集采规则与人工关节耗材集采规则,其实非常相似。天下苦中成药价格虚高、大处方泛滥久矣!中成药集采能给医院、药店、电商带来什么影响、有哪些对策,本文做一些探讨。
对医院、互联网医疗有用户槽点
笔者感触:中成药集采必然降低价格虚高。亲身经历见证,中成药医院终端价格一般高于药店,更高于电商。并且,中成药(包括部分非处方)存在医生过度处方或顶格处方。一直以来,中成药都具有“多通道”,医院这条通道对患者来说相对事繁,贵在诊断力的背书。
药店、电商业务有扩大合作机会
笔者感触:虽然强调互联互通,宜把药店生态单独视为一个结界,也在遭遇内外部环境激烈变化、刺破。药店是流通业重要一环。除了流通业,还有生产业(及更上游、及创新面)。药价综合改革,特别是集采活动给药店行业发展引出新命题:做数量分布、做业务结构。
一方面,在既有药店的业务结构中,宜加强中成药业务的广泛渗透,中成药、中医药在基层医药机构布局有优势、合理性。另一方面,结合消费新需求、新业态变化,一部分药店积极自建或合作具备互联网医疗业务,捉住实际、摆脱虚构,让医、药两项配套结合做好服务。
笔者建议:第一,坚决做好电商、药店、医院三者之间的反垄断。恶意压价销售会破坏市场流通秩序、伤害生产者利益,恶意压价销售与平台阶段补贴是两码事,应该在销售发生时使消费者知情况、知幅度、知不可持续。监督管理部门应把业务会计管理工作前置,完成主动或被动方式的动态统计,定期或不定期问询相关经营主体的销售补贴情形,判断是否合规。
第二,积极打造药店价格最低的印象高地,很有必要。在零加成等政策干预下,包括中成药在内,药品销售业务成为医院的成本项目。中成药在药店价格最低,在药店合理放量最大。辩证地看,顾客在药店购药是有刚需的,来都来了,贵点也买。但老年人(偏向线下消费者)和年轻人(偏向互联网消费者)越来越喜好比较价格。第三,鼓励支持医院、诊所的中医部门发展。药店、药品协助做医药结合,是发展的刚需。中医药不可胡乱服用(化药更是如此)。药店主动扩展一些有限、有利的中医服务,会是卖点。
第四,共同富裕下,做好中成药专项带货行动。如三伏贴等节气养生,让中医药插上翅膀,走向全国,做好不同地区之间的统计比较。把优势病种宣传好,实事求是,不怕影响到谁。第五,对药店经营行为以因势利导为主。历史及未来看,药店受到管控相对不多,对药店强化管控也很困难。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对药店管控从中游规制(看管原则),对电商管控从下游规制(看管行为)。辩证地看,对药店行业进行药品重点监控,做法成熟。比如临时对退烧药做重点监控。类似重点监控,宜坚持管用高效、令行禁止。
第六,药店、电商建立积极可持续合作伙伴关系。逆向思考,药店可以为电商做下沉推广,电商要与药店建立战略互信。双方合作以一些较久、可持续的契约为基础,权利面前彼此平等,任何一方违约,另一方均可举报、诉讼,且维权成本应合理。如此,药店、电商之间既有同品销售竞争,又可有业务服务环节的衔接利用,关系正常化。
总的来说,中成药集采对药店有影响,比如药店会适当降价,仍保留定价自主空间。药店经营一般该咋卖就咋卖,不想卖啥不卖啥。这个结界看起来佛系,需要政策、合作者做导向。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4 14:28:0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2 09:46: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19 14:39:0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5-06-13 13:07:3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6-13 11:27:1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5-06-03 17:32:4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