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笔者与一位保险前辈围绕惠民保当下进展做交流讨论,得许多启发,特此记述。
关于惠民保
一是精算问题。辩证地看,各地惠民保产品在设计之初可以拿到医保数据么?即便拿到了,一是数据还有各种出入,二是精算总有人为特征。现实多数做法凭粗算经验(或拍脑袋),摸着石头过河。最初仅可称作尝试,逐渐可称作模拟。通过项目运营数据的积累,吃一堑长一智。这个过程总体可称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鉴于惠民保目前普遍局限在碎片化的医保统筹地区,风险较可控。具体来看,包括待遇可调整,筹资可调整,特药清单准入可调整。
二是产品层次。当下,仍有许多惠民保的保费水平在50元以下,也有更多惠民保将保费水平提高到200元以下。这相当于惠民保筹资端有两层次。各地医保待遇水平尚未统一,各地个人筹资承受力也有差异,特别是城乡与城市地区如适配不同的保费水平,很有市场。能将保费水平控制在50元以下并有效、平稳运行,也是一种综合业务能力,按照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维,前途未必小觑。对保费水平较高、投保率较低的情形,可探索多轮、多方案。
三是政府主导。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特别是医保队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应当这样。惠民保是补充层保险方案,对于灵活就业、异地长期居住等被医保制度全民覆盖却未实际、便利、及时享受医保待遇的群体,这个问题不能等和拖,有必要更积极探索跨统筹地区的基本医保制度、惠民保产品的使用。对本地惠民保赔穿风险,政府主导,并采取“GP+LP”支持,也有创新意义。产品设计阶段要算钱、算事情、算形势。运营阶段要观自然、察合规,调精算。
四是医保支持。在健康中国、深化医改新理念下,以惠民保产品为例:筹资不够,合理涨高;支付不够,合理共付。但前提是待遇支付要坚持管用高效,争取肉眼可见、可体感。这个探索过程将不断显示出差异化、精细化的竞争实力。反观医保方面的支持:集采、支付上的改革为探索一切可能性提供了充沛动能、势能。惠民保产品心心念念的医保数据,医保部门不轻易交出也有其难处,这涉及患者用户隐私。但变通地共享一些周期统计的数据,很可行。
关于商保机构
一是先动后动。惠民保产品探索里,商保机构比较后动,有相当机构到目前也未动。辩证地看,受搂草打兔子、上树摘果子的经验教训启示,后动不代表绝对被动。与TPA相比,商保机构随时容易抢回惠民保主阵地。只要惠民保姓保、回归保障。商保机构做保险,就是广告。
二是勿忘在莒。从十四五医疗保障规划看,医保能做许多事,商保能做一些事。惠民保将来归属于谁?医保还是商保?可能需要数年以后的智慧去妥善解决。当前第一要务是做大做强共建部分、二开可能。纯粹指望商保机构去探索集采、支付是狭隘的,商保重视医保边界。
三是长期主义。不少商保机构也在探索医疗资源布局,依赖长期主义,把这个思想贯穿、渗透到运营链条,同时保持开放度、适应性,真有可能破除社会办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惨景。疾病险与医疗险关系,好比集采之于支付,将来隐退,目前重要。
四是积累机制。健康险比之其他人寿保险,本质上与医疗服务的互动频率高,容易导致现收现付。并且,我国医疗险探索时间不长,如期待有较多结余,目前不现实。但理论上,所有保险产品都能“双轮驱动”。健康险在不同时期对商保机构有不同意义,现阶段做导流利器。
五是中美比较。惠民保产品、大病保险制度安排与美国MA等补充层保险方案相比,没有运营报告要求,没有赔付率要求。我国比美国更宽容保护在初级阶段的市场探索。一方面避免财政责任扩大、福利刚性扩大,另一方面吸纳社会力量联合整治医疗健康生态场景低效率。
六是特药清单。省级医保目录消失、基药目录贯彻扩围,是惠民保药品清单的机会,义不容辞。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只有2800种药品,这个目录探索扩围,需要商保机构等多做探索。除特药清单,还可有普药清单。借助医保信息平台,能把这件超级大事捋顺、夯实、受检。
为什么曾出现患者使用医保目录内的药品,还要自费?可能没有走住院用药,走门诊用药。可能是从DTP药店购买,但“双通道”药品报销政策没有及时兑现。这些是医保改革遇到了“三分政策、七分实施”的困难。商保机构会同各方生态力量有机会帮助打通堵点、遗漏。
惠民保产品的药品目录清单建设,既模仿国家医保目录谈判,也更加体现市场特性。一方面,所有药品准入都要走基金承受力、药物经济学评审的程序,尽量地保证高效、透明、有竞争;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在进入程序前自主降价,就像面对国家医保目录谈判那样展示出诚意。
插曲:笔者说做药的太苦了,医保从这里打开突破口,商保机构、TPA也从这里打开突破口。保险前辈说就是要(bu)这(ran)样(zen)啊(yang)。后来,以搅动一桶水做比喻,笔者稍感安慰。一桶水搅和出漩涡,就没有水平线,而是中心最低(你看集采),边际最高(你看新药)。而中间所有药品都在轨道趋势里,即不集采,也要难受些。
七是带病投保。对既往症,可以“缴费相同,待遇不同”,也可“缴费不同,待遇相同”。采取前一做法,将核保成本省下,将风控留给医生,这是有利。同时将提取用户健康信息暂时轻视了,又返回来做健康档案,这是不利。惠民保虽是医疗险,对赔付摸不清楚,像疾病险。
八是罕见疾病。《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及保障罕见病用药,近年在国家医保目录谈判每每有作为。虽已出台待遇清单管理制度,一些有条件的地方仍有权利由医保基金、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在惠民保逐步保障罕见病用药。大病保险对贫困人口倾斜是先例。
关于TPA
一是较大格局。TPA是从惠民保产品的阶段成绩看到估值希望,加快融资、上市步伐。TPA是凭先知先觉、深刻下沉,有些顶在商保机构身前做事情、拿数据、拿现金流。但是,在共同富裕倡议下,盲目、单调地追求做PBM获利不可持续,比如药品买入、卖出的价差就不可持续。较大格局是从数据积累上做用户需求挖掘,做创新长线。大多数TPA也是这么亏的。
二是深耕局地。7个特大城市和14个大城市中,取任何一个,都是巨大市场。在此,对待每个惠民保产品,不仅仅是一个个项目,而是一颗颗创业、守业的王炸。以人民、用户为中心,历史无法垄断,现实也难垄断。拼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力。TPA的专业性主要在微观、在事务、在劳务,当商保机构意识到能力空心化不可取时,其与TPA的竞合关系将更加微妙。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4 14:28:0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2 09:46: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19 14:39:0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5-06-13 13:07:3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6-13 11:27:1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5-06-03 17:32:4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