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馆、国医馆、中医门诊等等这些投资人见了不少,聊过的也不少,但都遵循于过去的方式,要不就遵循于传统的中医师的方式,我曾经和一个医馆的投资人说过这样的问题,中医馆是可以跳出中医来提高中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概念,他们只会摇头,觉得一家中医馆都搞不定,等等吧!等体制健全了再说,一句话没有跨界思维意识。
医馆长在微头条里曾经这么说过:中医馆能不能做起来,答案就两个字,一个是熬,一个是缓,沉淀出来的数据才是真的,一旦被患者认可,一定是可以独具一方的,只是很多人认识不到这点,近利而远营的人太多,反而是哪些坚持布局的中医馆月入200——300万是很轻松的事情,而哪些坚持不住地在做鸟兽之散,当下的情况,有人把机会当作暴利的风口,有人把它当作切入医疗大健康的端口,想好好耕耘,有的再飘摇,有的再沉淀,市场是吹嘘不得的,也是最好的试金石,只是很多人的梦太大而不切合实际罢了。
中医门诊能不能做起来答案也有,一个是学, 一个是专,不断的积累新知识弯道超车,不断跟上医疗变革,就不会被竞争所淘汰。
理疗馆能不能做起来,能!一个是准 一个是营 一直用办卡办卡套路消费者 不去营造销售环境可不行。
医疗变革,不断提升,时代变了,人心浮躁了。快节奏的生活、物质化的社会,让人很难潜心于学术的钻研和探究,互联网太碎片化了,没有了系统知识的支撑,很多人都迷路了罢了。
把中医产研机构和会所机构、养生机构,理疗机构,平行链接,建立一个全营销的方式收获还是颇丰的,谁说中医馆就做不起来了呢?核心问题是很多人依然抱着过去的观点,抱着一本万利的暴利行业观念,这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我也很纳闷,我自己托管的医馆业绩不断攀升,市面上的医馆节节败退,反而去责备老中医不行,自己错误的进入这一行,都怪谁谁云云之类的。
行至今日,你会发现,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只是很多人的思维观念没有发生改变,有些门诊还在犹豫着,不是我们做不大,而是国家不给扶持了,我们养不起团队,很多人都愿意以别人的错误来证明自己对了,也有很多中医人更愿意别人永远是错的,才能证明自己是对的,仅仅因为自己的辩证思维意识,他永远是错的,在策划人眼睛里,这个世界是绚丽多彩的,并非只有非黑即白的阴阳世界,民间的中医人是没有职业素养的,这点是我在馆里长久接触和观察出来的结果,体制内的又是职业素养超强的中医人,缺乏了很多关于人的病和病的人之间的互动能力,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强者互帮的年代,没有必要理想化,同时中医人却又不同的社会属性。
中医药在经历一场改革,一场革新,死在沙滩上的都是哪些不学无术的人,是哪些骄傲自大的人,是哪些中医就是我们家的人,是哪些抱着祖先业绩证明自己还很伟大的人,是哪些小富即安的人,是哪些小民意识比较强烈的人,是哪些不敢面对问题,推卸问题的人,多年来,我们用西医的体制发展医学,而中医这一瑰宝 这一中医智慧却在这种体制下逐渐衰落。中医需要在职业属性、商业模式、传播模式,甚至技术上,进行一次全面的革新,才能符合这个时代对于中医这一古老智慧的要求。只有解决了中医的商业化问题,才有可能真正推动中医的发展,这个就不需要争论了。
作者及来源:医馆长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9 11:24:1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7 11:45:17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6 10:23:2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15 11:07:14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12 18:21:4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2 14:13:49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