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网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网发挥了多大作用?需要反思。
从非典疫情结束到新冠肺炎疫情传来,时间跨度超过两个抗日战争了。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与社会综合治理,笔者也有一些深深感触。
一是社区卫生服务网该有人大干特干,谁干了?不是不想干,是干不了。假如把新冠肺炎疫情放在社区卫生服务网治理,在紧迫阶段是不能够的。即便在相对宽松阶段,也需要社区综合治理发挥前所未有、空前的支持。
二是社区卫生服务网老气横秋,没有追赶力,不听、不看,不想也不做。这是最泄气、最没希望的现实困难。有一句俗话:事情是死的,人灵活。社区卫生服务网有战略意义,应脱离战术局限,扩大根据地,人才空降。
惠民保治理
惠民保面临很大的骗保压力,理论上讲,哪里保额多,哪里骗保压力大。
要是能杜绝骗保、过度治疗等,惠民保的保费水平还能降,待遇水平还能涨。
有研究观点指出,投保用户享受到惠民保赔付的概率大概是遭遇车祸的十分之一。
这不怨商保机构,也不怨大数法则。要怨医改还未成功,各方同志仍需努力。
假如医改革命成功了,医疗能够农村包围城市、基层包围三甲了,健康险就敢从城市蜗居走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到那时,健康险、人身险转向老年人群,也能支撑下去,社区卫生服务网、医疗资源服务网是太过于重要的生态了。
健康险为什么要去广大农村?为什么要惠及普罗大众?从扶贫攻坚工作看,不富裕人口还有很多,大部分社会群众能为健康消费买单,但金额有限。
商保机构经历了2021年的行情惨淡,对机构赚钱难、用户赚钱难,肯定有更深的理解。健康险要行得长远,确实应该站在万米高空,多想正能量。
假如惠民保治理能够内卷到疾病谱的支付效率,对惠民保或健康险做大做强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工作,都是十分有利的。HMO也不过于此。
老年人群需求
老年人群需求及费用太难控制,目前理性的做法是,采取“部分保险+部分服务”。
使引导健康消费、用好医疗服务、管用高效支付、老人更好获益等目标能同期行进。
做好老年人群“保险+服务”,其他人群的疾病发生及健康管理,一般都不攻自破。
有个突兀命题:惠民保如果搞家庭共济,算不算变相增加保额?逆选择厉害起来,买惠民保不是为自己。只要效率自信就没事。比如:金华大病选缴法允许单人买多份;单人参加多个惠民保。
老年人群需求及费用太难控制,或许需要从区域、人群、个体、家庭做医改的细分。比如:如何适时、适合场景地用好社区卫生服务网,需要强调合适水平的能力建设。否则,就是把患者强行推脱给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它们也没办法,也没信心能做好。
如果社区卫生服务网做不好的事情,也很简单,就上转到可遴选的医院和医生网络。医联体、健共体、医生集团都可以参与。商保机构还整合长期护理、居家护理资源。建增值服务大闭环,上有政策,下有奋斗。广大健康工作者为单位、为自己合理创收。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住院率太高了,这是问题。门诊被瞧不起,这还是问题。都是很不应该出现的问题,都长期积累。
大医院的闲置、低价值床位可被承包出去。澄清:低价值,并非低价格。承包也不能包给莆田系。问题是:少了床位,大医院怎么创收呢?怎么养医生呢?《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促进法》不好办。
大医院能不能比比谁的住院率低?自然地,谁就不需要那么多闲置床位。有些医院已经这么做了。最理想情况是:该住才住在先,是因。想住就住在后,是果。这其实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两个评判。
在市场里,有些医院可以标榜该住才住,有些医院可以标榜想住就住。谁也不拦着谁,就是差异。让用户去选。但无论用户选了谁,所有医院都要接受质量评审甚至比较,由第三方、行政部门做。
理想地,在经营层面,不同医院之间完全不知道彼此才好,就是要做好自己。比别人好也不骄傲。
医疗服务体系处在特定过渡整治阶段,将慢病管理和急性期管理分诊,是医院的事也是社会的事。
谁帮助用户挑选服务和持续评估?安心和便捷,就是实惠。社区卫生不能啥都装,但健康险可以。
感谢朱恒鹏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4 14:28:0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2 09:46: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19 14:39:0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5-06-13 13:07:3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6-13 11:27:1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5-06-03 17:32:4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