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期
当前,医保基金监管难点在:点多、面广、链条长,骗保行为隐秘。
当前,打击欺诈骗保,朝着支付体量大的对象“扫描”,带着举报线索“拍砖”。
当前,督检查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但不限于:进存销核对、过度服务、违规收费等。
支付比较
试论:按项目付费与按病种(打包)付费,哪种模式更容易欺诈骗保?更容易转嫁成本?
欺诈骗保与转嫁成本,既有一定联系,也有一些区别。
笔者认为:按病种(打包)付费,也容易欺诈骗保,也容易转嫁成本。
因此,需要重视支付方式运行的内容、内涵、内核、内控。
医保基金监管好比大棒,有些益处。大棒打到身上,宜向社会多公布。不宜大事化小。
监管与DRGs
相比于按项目付费,按病种(打包)付费能够实现:从一点一点管,到一段一段管,抓得更牢;从一时一时管,到一年一年管,传承有序。
无论哪种医保支付方式下(也包括按项目付费),明确诊断是监管的重要开始。
夸大诊断、错误诊断,有害无利。为此,监管要从对事,转向对人,既对患者,也对医生。
关于服务不足的问题,应该胡罗卜加大棒各打五十。既有鼓励,也有查处。常常就事论事。
关于治疗个性化、碎片化如何尽量统一到临床路径、临床指南、规范诊疗。
规范诊疗
笔者感触:支付方式、临床路径来教医生如何看病,也并非完全不可行。
一般地,医生行医从学习到实践,十年为少,数十年为丰。但是,支付方式、临床路径的科学、规律渐渐可以回溯百年、展望百年。
支付方式、临床路径不是代表一切,山外还有山,天外还有天。那山便不是此山,那天也不是此天。
支付方式、临床路径的实际落地执行和常态化治理,必然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
要力透纸背地研究案例(可以数量庞大、可以形成代表性),要用好人工智能。
关于常态化研究,将进一步内卷到:无起因、无线索时的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精算方法。
医院能级
讨巧的一个模糊化判断工具是:医院能级与业内声誉、学科建设有很大关联性。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医院如何能自然消耗大量医保资金、患者医疗费用?值得质疑。
无论医保支付,还是医保监管,归根结底要夯实医院主体责任,要刺激医院内部绩效。
医保基金监管为医保支付改革既随时地提供了动力,也能及时地掌握了阻力,并进谏。
感谢段政明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4 14:28:0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2 09:46: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19 14:39:0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5-06-13 13:07:3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6-13 11:27:1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5-06-03 17:32:4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