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间,双黄连“火到脱销”,引起一片纷繁质疑,笔者当时就立场鲜明,写下《双黄连也是醉了:我?何“最”之有?》。时光荏苒,2022年3、4月间,连花清瘟也“火烧屁股”,笔者不能免俗,甘愿下场论战。论点就是:为连花清瘟力挺,但建议捐出超额利润。
连花清瘟招什么“众怒”?招“众怒”了吗?
笔者首先说说三个怪现状:一是王思聪说,你怎么看?你就信了?二是国外不用,你怎么看?认真的吗?三是质疑院士,你更专业,你敢承认?
笔者说说阿连最被指摘的:连花清瘟被网络宣传,就可以预防新冠了?结果找不到权威证据。局地防疫措施里又确实将连花清瘟与预防相联系。
笔者认为:企业推广做法有违事实依据,不妥且应付出代价。但地方防疫措施将连花清瘟与预防相联系,并不全错,结合实际情形仍很有意义。
以上海疫情大流行期间为例,侬以为老百姓拿到连花清瘟是舍得吃的呗?就是用来预防“无症状感染,个么不给药吃”的呀!你说是不是这样?
买了又不贵的、可能还免费的、发了又不吃的、吃了又不坏的,何罪之有的呐?消费者、纳税者还没“众怒”,有媒体、网红前来“拿伊做特”。
港督咧。为什么给连花清瘟力挺?凭些条陈:
第一,创新药股票行情大跌,中药概念股片仔癀的股价也大跌,不甘连花清瘟及企业股价飘红。市场做空可以理解,但不要扩演到污蔑事情。
第二,中医药博大精深。屠呦呦、癌灵一号费很大劲头,也将将挖了一点边角价值。你搞不懂就不要乱讲,你搞懂了随你怎么讲,讲证据。
第三,媒体包括笔者,其实啥也不懂。辩论来辩论去很正常,言论自由嘛。大多数时候一点责任都不要负担。笔者经验是:慎重否定建设性。
第四,各地防疫措施,其实不懂新冠。这不是谦虚,确实不懂。因为跨国药企都没做到完全懂。防疫将连花清瘟与预防相联系,乃出于恐惧。
第五,以上海疫情大流行期间为例,每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过万例。以香港疫情大流行教训为例,未接种疫苗老人因怠于治疗不幸罹难者多。
第六,连花清瘟有没有获得治疗新冠轻症的地位?有的。这是顶层方案设计。一些报道话里话外拐带中伤钟南山们,确实是非常耐不住推敲。
第七,改编一句俗话,叫做“制定方案不见你,恣意质疑数第一”。对中医药抹黑,张口就来。中医药博大精深宝库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第八,懂得欣赏中文之美的,一定同意:中文之美,绝非英文可比。仅举一例:捉迷藏。翻译为:hide and seek。差距有多大,拉胯不拉胯?
第九,中医药参与抗疫减灾,历史悠久。在无双国士伍连德以前,中医药被认为发挥了主要作用。现在效用降低或未被科学承认,原因复杂。
第十,究其中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有效性未从统计发现;传染病自愈为主,药物作用有限或无效;新型传染病机理尚未攻破,不可直接干预。
十一,棒棒医生作为对循证医学有些积累的人士,分享了《连花清瘟治疗和预防新冠的医学证据》,专业人士对专业人士,笔者先相信院士。
十二,笔者还宁愿相信王德峰老师关于中医药师傅巧治其父支气管顽症的现身说法。把中医药临床药效统计明白,或许不比弄通药理简单。
十三,说起连花清瘟发国难财的嫌疑,笔者必须重申新冠疫苗及核酸试剂攫取超额利润“吃相最为难看”,倒是没见到媒体、网红出来捋捋?
十四,抹黑中医药,在笔者看来,不乏阴谋论。笔者也分享一点:mRNA技术与生命伦理安全;mRNA研发高效,与人为制造新型疾病风险。
十五,连花清瘟是非处方药,疫情大流行期间可发放、好发放。比较安全,便民。中医药权当对症、心理安慰。特殊时期大方向对,也有用。
十六,连花清瘟研发时间短、投入成本低。中医药在古代是怎么研发?尝百草用了几千年;望闻问切用分秒辰光。对症抓药,你说耗时多少?
十七,对预防用药、治疗用药的概念,较一较真。中医药能调理、管康复,阶段预防疾病进展甚至实现疾病转归,理论上拖延量变影响质变。
十八,我国为世界贡献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造纸术。时代在变,建议将曾轰破我国门的火药换下,与时俱进将中医药换上。
十九,中医药作为一项历史未竟课题,不能凭无法道破药理、实施统计,就从当代断送了。退无可退。世界应该重拾天然传统药物潜藏价值。
二十,科技是把双刃剑,比如核武器、生物武器。许多现代药物是并不需要的药品且推高药价。西医应为中医药发声,就像日常卖药时那样。
廿一,因连花清瘟被顶级方案录入治疗用药,且在实际销售中取得“防疫期间特殊地位”,建议为疫苗、核酸做示范,率先捐赠出超额利润。
推荐阅读:
双黄连也是醉了:我?何“最”之有?
今天是英国脱离欧盟的正日子。我是双黄连,我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它们仨是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南京大学科研专家研究成果表明:针对本次疫情,金银花成分或许有用。
我是双黄连,我先见到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我广谱抗病毒、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刚高兴起来,我在药店被抢光了。腾讯药典抓紧辟谣,丁香园揭短上海药物所。我还是我。
我郑重补充声明:平日里,我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剂型有颗粒剂、口服液、注射液等。体外试验说明有抗病毒效应。
是药三分毒,使用我有三不准:不得同时服滋补中药;风寒感冒不适用;忌烟酒并要饮食注意。三提醒:慢性病严重者应遵医嘱;发热超过三十八度应就医;服药三天无缓解应就医。
开场白说完,我仍是中成药界的普通一员。对这次“莫名火起来”,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想对科研专家说一点建议
急也莫急
当今时代,虽然生化药物风光无两,振兴传统中医药任务在肩。针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中药理论方面的、生物科技方面的科研专家一本将心照明月,一定要把成果放稳妥。
当体外试验、生化试验证明双黄连、金银花有一定针对作用后,按现代医药为某种适应症研发、使用的惯例,起码要有临床一些客观评价。非常时期,可以特殊折中,但严谨不能废。
众所周知,双黄连口服液是非处方药,平日里广泛使用,安全性上可圈可点。但任何药物都有禁忌事项和不良反应概率,这得强调。国内专家去新英格兰发文章,都懂得要自圆其说。
等也莫等
一提到双黄连、板蓝根,或任何一种其他中药在焦点大赛道上跑出些身位,必然有高调质疑者,其中包括:笃信唯有化药、生物药拯救人类疾苦的科研斗士。中药,你的循证证据呢?
这一类专家的科学视野是:别跟我说中医药理论,我没学也不懂。你的用药者是不是现代人?那就得按现代医学技术来评价。中国有句俗语:病急乱投医,形容病人愚昧,及患者权利。
不妨以常见中药和新生物药比:目前,两边都没出现有科学说服力的特效药,此其一。新生物药容易循证有效,但安全风险不知道,此其二。常见中药或许临床有效,安全风险较小。
再说可及性方面。常见中药,好找好买。也是在最近,科研单位首批先是列了三十个药,后来又强调了三个药可能治疗有效。但社会轰动不大,原因:一是太贵;二是信息极不对称。
怼就怼实
大家都在为双黄连货柜清空的社会现象做辩论,其中仅有一些是科学家,少部分是作家,比如我,大部分是议论家。辩论场景很热闹,然而一地鸡毛无人扫,我看:谁彼此都不够科学。
在我看来,坚持有效的科研专家就要坚强坚持,不仅坚持,还要把弱水三千取一瓢饮的研究思路说明白,把研究方法和问题阻碍剥开来,抛玉引砖、欢迎查表,敢于为研究成果负责。
可惜国内科研圈里,专家去评价专家的风气不兴,或者跨界、跨行的现象严重。你指肩膀头子,他揣胯骨轴子,应该有一说一、就一说一。站台的院士多,我们要多鼓励不知名学者。
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科学规律,是科学竞争规律。院士长于理论、长于坚持,科研后生们长于实践、长于发现。后生们不一定年轻,但对科研挑战永葆年轻谦卑心态,比如屠呦呦。
想对媒体和网友说点争议
媒体之争
官媒爆出双黄连药用研究的新闻,我看到两点积极现象:一是大家会相信,官媒有效率、有公信力;二是官媒及时补充发布消息,讲责任担当、务实。官媒出发点是以科研宽慰百姓。
当自媒体吐槽官媒,一些医生咖揭底上海药物所时,我感受到了百家争鸣。这一直是个褒义词,但在非常时期,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争议的科学质量、文明水平、实际用处值得警惕。
媒体所起的作用,不是跟风随便弄潮,而要审视自己有什么影响。因为受科学专业的限制,媒体间的任何发布和反驳,应据实有来源,务求问明问细,可以怀疑别的,也要怀疑自己。
药物之争
仅双黄连口服液,在国内生产厂家有十家以上。有声音质疑科研专家此次研究成果是与背地里的相关药企串通一气,看来是真眼红、不动脑。双黄连口服液想躲地方带量采购还来不及。
非要说带节奏的话,科研单位首批推荐三十个药物,垄断更甚、指向更明、药价更贵,更有嫌疑。双黄连作为常用药,群众即便不抢,从院内推广和线上下零售,有效期内也不会剩下。
说双黄连及其他中成药在抗击本次疫情绝对无效的药企,还有谁?可以借一步说话。新型冠状病毒一夫当关,各方药物万夫莫开。现在是千帆竞渡的时候,也是审视成见的关键窗口。
网友之争
我相信群众是有大智慧的,也支持中药积极探索抗病毒。我恨我自己就是没抢着,再给一次机会,也怨我自己大概没想去抢。已经抢到双黄连的同志们,辛苦了。注意看使用说明书。
有人怨你们因为抢购药品,浪费了口罩。这一条站不住脚,只因是太文艺的杜撰了。你们有没有觉得售价高?这才是大家该正常关注的。不仅防口罩涨价,双黄连绝对不可以借机抢钱。
抢购任何药品,也是出于热爱生活的人性和人们价值观判定,说三道四,有原则和证据的还好,其他之言可休矣。她在故宫开大G,我是什么小垃圾?我就为家人抢先买药,我咋了我。
想对新型冠状病毒喷两下
你什么你
科研单位分三批,推荐了三十个药、三个药、一个中药。你是一名群众的话,你傻,你会去全试一遍么?你很难找到下手的地方吧。在我看来,列清单的意义在于指导临床和科研思路。
冠状病毒太奇怪了,二十世纪老老实实很弱鸡,二十一世纪风风火火贼牛逼。它的险恶之处不胜枚举,目前侵袭态势犹如一场战争。它为什么没有变异多形态?它的溯源有许多嫌疑。
你是半死不活的,我们是有生命的。你既然来自自然界,就有自然解。你搅乱蛋白质的动植物世界,所有人类社会药物就跟你势不两立。你的神秘有科学工具去解,不能全都交给推论。
我怎么我
双黄连也好、金银花也罢,这次的功效研究从实验室来,用了一些生物技术,客观说,这是我进步了。平时,我认为自己治病有效,可惜没有科研资金如此磨刀霍霍、意图庖丁解牛。
有专家挺我、探究我,大方向看,是好事。然而祸福难料,我万一被紧急带量采购了呢?那算不算无事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退一万步说,哪怕我间接有用,我自废价格倒真的没啥。
万般皆下品,唯有真实世界高。继科研专家之后,中药生产企业适宜出来走两步,让自己说说临床使用的统计情况到底什么有对症效果?反过来,如果实在差劲,提醒专家收回言论。
他怎么他
当前防疫治病的工作重点是:防疫第一,早发现、早隔离;病毒溯源及线索侦查同期深入推进,指导科研和公卫。从口罩涨价、慈善效率暴露的问题,我们务必团结,重视管理改善。
双黄连火了,难了,何“最”之有呢?它仍然是一个小学生啊。人人有责任谨防借机妖魔化中医药的情况,脚踏实地发挥科研界、医学界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力量,固本可以提效。
另外,国外确诊病例均得到不错的治疗,他们有没有使用中药、天然提取物进行保守对症治疗呢?每年出口中药那么多,人家拿去干嘛了?我们重视国际合作,这方面不能不察不信。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