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推演:十年之后,中美两国在“三医联动”上的成果比较

22年05月20日 阅读:12436 来源: 码万祺原创

  为什么会出这个题目?笔者感叹:太平洋只有一个。我国“三医联动”动静不小。美国就没有“医药保联动”么?根据物理定律,没有绝对的刚性。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又跑题了。


  回归正题:我国“三医联动”从医药打开突破口,万一。笔者是说万一。万一医药产业向美国转移了呢?阳谋也好,阴谋也罢。举例:科兴、九安能充任辉瑞、波士顿,岂不是快活?


  当然,这个举例很不恰当。首先不能同意的就是辉瑞和波士顿。笔者表示很理解。举例不成,我们继续由着这种产业转移的冲动趋势来描述前景。请注意,是趋势,趋势不受主观改变。


  故事要从十年后说起,在2030年,不,在2032年:


  中美两国对比一下“三医联动”的话:乐观讲,医疗品质一样好,医药品质一样好,但保险不一样的。因为医疗、医药的性价比(管用高效性)我们更好,美誉度(消费金融性)对面更好。假如将这些影响因素也抛除,中国两国届时在保险品质上有可能也一样好。


  然而,我国的医疗保险在大概率上仍然要比对面好。因为医保加商保全民覆盖,因为商保也奉行内部多层次、分类广覆盖。


  然而,我国的健康管理在大概率上仍然不如对面好。当然,一部分人群能自己做好,还有一部分人希望有平台帮助,咋办?


  就要依靠医疗、医药、保险在健康管理方面发挥正负作用。一般地,医疗、医药发挥工具导流,而保险能够广泛有效组织。


  在2032年的我国“三医联动”形势中,预计出现:


  保险方面,既有综合保险集团提供广覆盖、多层次的公共产品,又有专业只做一块人群、一域需求的保司及类似主体。两者都能生存发展,但能力底气又不一样,各有各的经营优势。


  医药方面,假如医药产业全都搬过去了,终究也无法垄断。医药科学的政产学研融用、上中下游及资本支持,历经一百多年现代化发展,早已无法垄断。买方市场的强大在战略购买。


  医疗方面,不仅不太方便搬走,更迎来一些海外医疗登陆。先进药耗在美国先昂贵,到中国降价清仓。以什么逻辑长期做解释?是个命题。高端医疗在中国先昂贵,到后来降价提量。


  以什么逻辑长期做解释?归根到底在人口差别。长期看人口,中美两国人口数量和结构不一样,人口相对应的在生产力和消费力上的属性和能力也不一样。世界能大同么?太复杂了。


  在一边,有稳定压倒一切。在另一边,有颠覆号召一切。果真如此么?越是产业颠覆的时候,就越出现稳定需要。越是产业稳定的时候,就还要讲点颠覆刺激。谁掌握了资本及其表现?


  产业治理的道路千万条,在支持、吸引、解释中做好平衡可持续,是重要一条。医疗、医药、保险的高质量发展,是谁在倒逼?是个命题。世界不能大同,但改革如潮,常一齐涌动。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1797阅读

今日医美,合规是凌迟,违规是斩首!(下)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7-10 16:29:43 文章来源:原创

1922阅读

用信仰的火把,照亮医美行业发展前路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4 14:28:09 文章来源:原创

1855阅读

医美只是一个小的行业,既然上了擂台,就不要害怕竞技。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2 09:46:43 文章来源:原创

2158阅读

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美人输掉裤衩子!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19 14:39:06 文章来源:原创

12470阅读

MCN公司拼命让医生接广告或带货将会爆雷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5-06-13 13:07:37 文章来源:原创

9381阅读

脱离医保依赖,医疗机构与医生的转型之路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6-13 11:27:15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工学硕士。目前就职于政策研究部门,研究员。关注医改进程与实际效果,跟踪了解最新政策发布和行业动向,直抒见解,志在提高效率、推动发展、响应创新。
职业亮点
国家医保研究院原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