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少活多?
笔者感触:
这是个哲学问题,千人千象千觉。
但出于支持DRG发展,赋予DRG的总费用是自然增长plus的。
但具体到科室、病种、病例,因为DRG以及任何工具的天然粗糙结构,或引发支付不平衡。
特别地,DRG等支付方式目前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在政策端、实施端都存在很多能力局限。
比如:医院调整系数,颗粒度有限,可能导致科室之间支付不平衡,也并没有太好的办法。
此种情势下,医管很必要、重要。
辩证看待“活多”,在激烈竞争必然来临的趋势面前,是好事。
辩证看待“钱少”,在DRG以前,钱不少么?DRG是机会啊。
不止“钱少活多”,还可能“活多亏多”:比如药耗费用超支,解决该问题也需要临床转变思想站位,尽力抓好“药占比”“耗占比”。DRG及DRG点数法,将使医疗服务价值越来越好。
入组填对!
笔者感触:
明确诊断,意义多么地大。
入组不对,主要包含两层次:一是高靠,有故意风险,发生不一定普遍;二是有选择入组余地,有编码实施漏洞,发生一般较罕见。
入组填对,是DRG入门基础,是一道理性命题,从技术上一定可以理清,较真起来,这在本质和技术应用方面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相较于美国、德国在DRG实际运行中的综合治理,DRG入组填对的综合措施逐步完善。医管重要,可从上述两个层次发挥出作用。
DRG从单病种管理也能汲取管理经验。明确诊断及规范临床路径是DRG成败得失的关键矛盾,三年行动计划显示趋势越来越严格。
医生收入
笔者感触:
医生收入“高低”“均寡”是个哲学、经济学问题。
但全社会重视健康事业,会使医生收入越来越有前景。
DRG某种意义上,就算价格改革。但管不到薪酬分配。
关于分配,医管重要。比如DRG绩效与分配是否挂钩。
作为医院医生来讲,可千方百计、依法合规提高收入。
不宜干等干靠干要,应与医保相向而行,势能化动能。
医疗服务行为存在一定市场竞争,也在比拼服务能级。
用好结余留用,不仅要调动院内积极甚至要院间合作。
事在钱上,钱在事上,医疗始终要以把事做好为前提。
医保治理
笔者感触:
医保总额预算管理,相当于大数据治理,看清总额、结构、质量、效率。
DRG和DIP等,则相当于具体覆盖工具网络。
相较于国际经验,我们目前未对医保定点医院要求出具关于运营管理的年度报告,做好医保总额预算管理工具应用,间接相当有所报告。
考量总额预算,可从这样几个维度:
一是按疾病,比如传染性疾病、慢病、大病、精神心理疾病等。分“卫生总费用”“医保基金”。二是按医院,比如区域总额预算管理。三是按支付方式,比如住院、门诊等。
浙江DRG点数法在全国领先。改革姿态可描绘为:医保治理多踏出半步,医院协同多踏出半步。两方均积极承担,谋求共同发展。点数法既讲政策又讲实施,很显出功力。
感谢史晨谨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7-10 16:29: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4 14:28:0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2 09:46: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19 14:39:0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5-06-13 13:07:3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6-13 11:27:1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