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峰医院营销之二》
向冯小刚学营销
2010.7.30
冯小刚拍的很多电影,老百姓喜欢,《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等更是非常叫座,是中国第一个五连庄票房过亿的导演。从营销的角度说就是销售额非常高,从医疗营销的角度看就是初诊量非常大。怎么做到?为什么能够做到?仔细辨析,启发很大。
1、故事本身足够精彩。冯小刚的很多电影作品都是改编的,原因是小说本身就很优秀,故事本身足够精彩,《亮剑》也是如此。只有故事本身精彩,导演和演员才有发挥的可能与空间,否则就是一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下场。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营销中的策划。成天策划那种大鼻涕泡的东西,自己都不感动的东西,用巨额广告宣传出去老百姓就会买账?你弱智,不要以为消费者都弱智。
2、有精彩的台词。这是冯小刚电影的传统优势。“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些台词至今大家依旧耳熟能详。《唐山大地震》也有类似的台词:“要找早找了,也不是没人要。”冯小刚非常重视出彩的台词,要求一个电影里一定要有一两句观众能记住的台词。精彩的台词对于营销来说是什么?就是广告口号。它的价值是什么?传播,特别是口头传播,会很快成为一个流行语,这个东西比任何宣传都能让人记住作品(产品)本身。只是现在我们弄出来的很多广告口号,离平民化的艺术相距甚远,老百姓不喜欢。不喜欢的东西谁替你传播?策划是下地狱的工作,要绞尽脑汁。
3、和观众的需求契合。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冯小刚本身就是一个平民化的好导演,既不像陈凯歌那样斯文,也不像姜文那样霸气十足,他就是愿意说百姓的话、唠百姓的嗑,但反应在作品上,这种风格就非常了得了,用冯小刚的话说就是:“我不认为导演和导演之间能差多大,但是导演对观众的判断力可就差很多了。也有的导演确实做了一个判断,他误以为这么弄大家会喜欢,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会。还有的导演自己和观众的想法差距很大,他决定委屈自己一下来将就观众,这也不行,带着很大的不情愿,所谓迎合。我不是什么迎合,我就是重合。”这个“重合”,是冯小刚电影营销思想的精髓。
“重合”的表面理解是观众怎么想,咱们就怎么做,这不叫“重合”,这叫流俗。“重合”一定是要在心里真正把观众当作自己的亲爹在那儿供着,深入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然后用他们最喜欢或最乐意接受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而我们在营销工作中,压根儿没把消费者当作亲爹,基本是将其当作一个又一个的傻帽了,在那儿起劲地忽悠人家,一旦其进门后上去就是狠狠地一刀!道理很简单,如果是亲爹,我们下不了这样的黑手。当然,“亲爹”们回报给我们的,就是门可罗雀与萧条。
冯小刚在谈到什么是电影的时候说:“不用把电影神化。有的人经常说电影应该怎么拍怎么拍,什么才是电影什么不是电影,说某人看电影特专业,其实电影是什么啊?电影就是一个非常大众的艺术形式。为什么有意思?就是每个人都能参与。你说弄一个原子弹,让你评论评论这原子弹到底好在哪儿,你还真插不上话。但让你说一部电影,每个人都有发言权,都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的看法都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认识,在这上没有谁高谁低。”
看来,很多事情就是一层窗户纸,捅开了,里面是什么看得一清二楚,没那么玄妙和艰难。经营不神秘,策划也不神秘。经营的实质就是你弄一个好东西,消费者觉得它受用而且物超所值,于是就呼呼拉拉地排队去买了;策划就是你用很精彩的故事、易于传播的语言艺术性地告诉老百姓这东西好在哪儿?为什么好?而且说的还不是假话,然后老百姓就自发地替你宣传了,名曰:口碑传播。
前两天在微博里写了一段话,拿出来做该博客的结尾:学习可使心境变得环保起来,认识到井底之蛙可能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只是每个人“洼”的程度和“洼”的领域不同而已。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
www.hxyj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