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医疗行业两个“潮”起,一是“倒闭潮”,二是“降薪潮”。遗憾的是,这两个,都不是好的“潮”。不过至少,“降薪潮”比“倒闭潮”要好很多。所以它的面就会更广,似乎是全行业的,但,也可能触发行业危机!
华医网最近发布《医疗人才2024年薪资及就业调研报告》,该报告统计了29469名医务人员的薪资变化、工作满意度、就业倾向等情况。数据显示,参与调研的医务人员2024年薪酬下降的占比达57.9%。而今年,这个比例应该又有提升了。而且,降薪潮已经从公立医院全面扩展到社会办医。绩效工资腰斩、夜班补贴折半、公积金下调、节日福利取消,等等,降薪的方式应有尽有。
为证可靠,我又电话了几位同学,几家省级医院的专家。基本都反馈,阳光收入降了,与前些年相比,降了大概20%~30%左右。有位同学还特别聊到,对行业未来真有些担心。
是的,行业未来,正是目前很少有人担心的。
降薪潮已是事实,但心头很有些疑虑与忧虑。总想深究一下。
向来,政治上,我们讨厌美国,称它作美帝。但经济、科技、医疗等方面,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以美国做榜样和参照,始终认为,美国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想也不会有错。
所以,关于医疗行业、医生薪资、问题困境,等,我们不妨看看美国。
美国2024年的医生平均收入是36.7万美元。尽管十年来,美国经济社会大环境也一直不是很好,但医生的平均年薪一直保持稳定的持续增长。即便如此,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医生紧缺的持续局面始终没有缓解,原因有很多,而且都与中国差不多,入门难、出道难、成本高、压力大,等等,但唯独没有收入低这一项。而且如前所述,美国医生的薪资在持续增长,为了吸引优秀年轻人从医。但这种缺人状态并没有好转,且已经给美国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甚至很多洲采取包括减免学费等措施,以吸引优秀年轻人学医。美国卫生及公众服务部认为,医生短缺的情况,将在美国还要持续很多年。不过这倒反给中国医学生提供了机会——根据美国华人医生数据库数据,截止到2024年4月3日的数据,在美国做执业医师的中国医学院毕业生一共有8,205人,今后还将以每年3位数字增长,而且这些毕业生,基本集中于中国头部医学院校毕业的。但这对中国,并不是好事。这是题外话。
中国医学人才的培养包括入门、出道、成本、压力等难度都在提升,并不断与发达国家接近,唯独收入难望其项背。尽管进入本世纪,中国医生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前几年似乎大有起色。而这一波下来,似乎又有了转折。像目前我国这样行业普遍性、大幅度的降薪,国际上并不常见。这可能会带来后果,不知道今年的高考医科院校投档线普遍大幅度下滑是不是这个原因的结果。
这就不得不让人担心,美国上世纪末的从医生相对过剩到持续不足的现象会不会在中国重演?毕竟,眼下的中国,行业的劣势,比美国还多了一个更现实的:待遇滑坡。
于是,我认为,医疗行业降薪,值得商榷。后果的担心当然是原因,但商榷的理由也有很多。
按理说,改革的成果应该全社会共同享受,尤其那些改革参与者。但是现在,医改多年,尤其这一波以支付改革为核心的医改,结果是支付方受益是肯定的——通过一系列手段,大大减低了医疗费用,使医保资金得到很好的保护——国家和地方医保基金从严重超支到结余,就是一个明证;患者受益还得一分为二:费用得到一定的降低,过度医疗得到基本控制,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另一种利益受损——医疗不足;但是,医疗(医院和医务人员)和医药(今天不谈医药)无疑成了利益受损者——医院收入大幅度滑坡,在ZF财政支付没有丝毫增加的前提之下,只能自我消化,社会办医更不用说;医务人员是医院收入和效益下滑首当其冲的利益关联者和受损者。这就是首先值得商榷的一个理由。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是不是医院和医生的工作量少了,或可作为降薪的理由。但是除了少数医院的工作量绝对减少以外,大部分医院的工作量是显著增加的。前几天,碰到我们旗下一家医院的院长,问他目前医院的情况。他说,业务收入与原来差不多,但医院业务工作量(住院人数、门诊人次等各项服务量)却比以前要增加30%左右。反而,新老板也赶大潮,把薪资普降20%左右。我想绝大部分医院也是这样的情况。这一点,其实从国家发布的每年的卫生工作年报里就可以清楚,各项服务数据每年都在以4%~10%不等的幅度在增长。所以,一方面工作量在增加,另一方面待遇在下降,不合情理,这便是我说降薪潮值得商榷的第二个理由。
再看降薪的其他理由。有说“医务人员原来的工资高了”。说这话的人,要么是看不得医生好,要么不了解这个行业,要么真的把医生与卖茶叶蛋的比较。说句公平话,中国的医生,无论什么时候,也无论与国外同行比,还是与国内其他行业比,始终没有真正的“高”过。也有说医生收入没有降低,还拿出例证,说北京一家医院的薪资支出占比(指人力资源支出占医院总收入比)达到50%,比原来还高。殊不知,一方面,公立医院扩张,人员扩招,薪资总额肯定增加,分子加大;另一方面,收入下降,分母减小,得出的比率自然反而高了。不信,你们可以了解下身边的医务人员的真实收入水平有如何变化即可,反正最近网上某地医改医生年薪制后收入增加的新闻不怎么能见到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把这件事抓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应该是全党全社会必须牢牢树立的一个理念。”党和国家把人民健康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医疗卫生行业,是实现大健康战略的基石。我们每一个举措,应该都要考虑深远,会不会动摇这个基石。
最后,作为“过气“的医生和行业从业者,我已没有任何资格“劝人为善”,但还是要说说,因为这个“降薪潮“,并不是谁能轻易射落,可能还真的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医院营收、效益在下滑,员工薪资待遇下调也是顺其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也是院长们和老板们唯一能做的事。所以全体行业从业人员也要以平和的心态接受这样的现实。也要相信,眼下行业的困难,终究是暂时的,就如人生、社会,跌宕起伏是常事,坚持就是胜利。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8-14 14:52:2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8-12 14:58:1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8-08 14:56:22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8-06 14:32:2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8-05 14:22:3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8-01 14:10:56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