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民营医疗集团先租后买,锁定DRG应收账款3000万,质押+保理滚动放款,撬动1.8亿并购款;对赌三年CMI≥1.25,若未达标债转股,利率降50%,本金最长可延两年,医院仍握经营自主权。
一、先算账
目标医院:二级综合,320张床,2023年收入1.2亿,净利率8%;医保占比72%,DRG结算周期6个月,账面应收账款3000万——这就是沉睡的“流动性金矿”。
二、交易结构(总对价2.2亿)
先期租赁:集团SPV与卖方签20年托管协议,年租金300万,取得经营、公章、医保双密钥;
质押融资:以DRG应收账款质押给城商行,配套保理额度3000万,成本5.2%,按季付息;
并购基金:AMC认购1.5亿优先级,集团出资3000万劣后,设对赌条款;
余款支付:交割日支付1.8亿(3000万自有资金+1.5亿AMC),尾款4000万分24个月递延,与业绩挂钩。
三、关键谈判点
估值:EV/EBITDA 9倍,低于同级平均11倍,理由是DRG结算滞后、设备需更新;
对赌:三年CMI≥1.25、平均住院日≤8.5天、医保结余率≥6%;未达成,卖方以未付尾款4000万为限补偿,按差额比例扣减;
债转股选项:若第一年CMI提升≥10%,AMC可将30%优先级债权转为10%股权,医院估值不变,相当于提前退出并分享增值;
经营权:董事会5席,集团占3席,原股东保留2席;医疗业务由集团总经理负责,原院长继续任医疗副院长,确保牌照与专家稳定。
四、放款节奏
T0:质押登记+医保回款账户变更→银行一次性放款3000万;
T+1月:AMC完成尽调→放款1.5亿至共管账户;
T+2月:股权过户+工商变更→共管解付;
T+3月起:每季度用医保回款优先偿还保理本息,富余现金流用于更新CT、内镜中心。
五、增信与风控
应收账款回款路径锁定在监管户,超额部分才释放给运营;
关键人保险:为外科、麻醉科3名核心医生购买总额1500万职业险,降低医疗事故导致收入下滑风险;
利率对冲:与银行签LPR利率上限协议,确保融资成本不超过6%;
提前赎回条款:若第三年EBITDA≥2400万,集团可一次性回购AMC剩余份额,溢价仅3%,相当于低成本收回股权。
六、结果预测(合并报表后)
当年新增收入:集团统一采购耗材,成本降3%,净利率提升至11%;
现金流:医保回款周期维持6个月,但银行保理即时到账,经营现金流增加2800万;
财务费用:综合融资成本5.6%,低于民营医院行业平均8%;
ROE:交易完成后第三年预计升至15%,满足港股18A上市对ROE≥13%的要求。
七、温柔提醒
医保合规是生命线——DRG点值下调或结算延迟,将直接拉长资金占用,需提前与医保局沟通“预拨付”试点;
设备更新别“一口气吃成胖子”——先用保理资金更新高周转、高收费项目(CT、内镜),MRI等设备可签经营租赁,保留后续再融资空间;
对赌指标别只写收入——CMI、日间手术占比、医保结余率才是DRG时代的真核心,避免“增收不增利”陷阱。
加杠杆就像给医院打麻药,剂量对了全程无痛,剂量大了醒来发现股权没了——记得让财务和法务把住“麻醉机”。
本文使用AI工具辅助整理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11 14:08:1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10 15:12:4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08 15:23:4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03 16:16:1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30 11:05:1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29 11: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