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将查房节点做成二维码打卡,超时未签自动标红并推送医务部;三周后查房准时率由71%升到96%,漏查率归零,质控科再也不用半夜电话催人补记录。
一、老问题:三级查房记录全靠人工追,住院医忘签、主治拖签、主任飞机签到,质控科夜夜电话催人,大家都苦。
二、工具组合:
1、企业微信“表单+定位”功能,现场扫码才能提交;
2、三个二维码:一级查房(住院医)、二级查房(主治)、三级查房(副高及以上),分别贴在护士站、医生办公室、病房门口;
3、时限设置:住院医8小时内、主治24小时内、主任72小时内;超时未签,系统自动@医务部+科室主任。
三、落地七步
Step1: 信息科半天搭好表单,字段仅4项:床号、问题、处理、签名,防止医生写到崩溃;
Step2: 医务部把时限写进群公告,截图留痕,谁拖延都有数据说话;
Step3: 早交班投影“昨日未签红名单”,院长在场,社死效果Max;
Step4: 每周导出数据,按科室、按医生、按病种做趋势图,挂在OA首页;
Step5: 连续两周红名,科室扣质控分2分,与绩效奖金挂钩;
Step6: 连续一月全绿,奖励“查房免检”一次,医务部不再现场督查,主任直呼爽;
Step7: 月末数据直接对接三甲评审系统,一键生成PDF,原来3天工作量缩到10分钟。
四、三周成绩
查房准时率71%→96%;
漏查病历由每周18份降至0;
质控科夜间加班时长人均-30分钟,主任们多睡半小时,黑眼圈指数明显下降。
五、踩坑提示
1、老旧病房4G信号弱,先装两个Wi-Fi放大器,避免“扫不出码”被医生骂;
2、表单字段千万别超6项,否则住院医宁愿被标红也不填;
3、定位误差≤30米才有效,防止人在食堂却给病房打卡。
六、下一步
把术前讨论、死亡讨论、危急值处置也做成“打卡链”,形成完整“云端质控日志”,预计年底评审现场不再翻纸质材料,评委直接扫码。
我想:“当查房变成‘签到领红包’,主任们脚步比查高考考场还准时。”
本文使用AI工具辅助整理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0-22 13:29:0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蔡榕新 时间:2025-10-22 11:14:2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0-21 11:55:4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0-21 10:02:4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0-20 16:57:5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0-20 12:00:59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