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医疗本质整整谈论了两年多,但真正回归的有几家?这里既有认知上的距离,又有利益上的距离。依我看,回归医疗本质就是按医学规律办事,就是那么简单。
具体操作,一是摈弃搜索引擎有偿推广的“假、大、空”,拥抱互联网+的亲民和接地气;二是把医生作为医院的第一生产力,服务好医生,医生才能通过为患者的有效案例,为医院的品牌制造内容、制造口碑、制造话题;三是把员工当作主人翁……
说到把员工当作主人翁,有件事不得不说,一个很敏感的话题。一周工作几天?单休还是双休?一天的距离,体现了老板对员工的尊重度、体恤度……
在民营医院工作的员工,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很多人对自己服务的公司,很有自豪感,然而,一旦有人问起,是双休还是单休,他们会马上脸红,旋即闭嘴了。为什麽?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起因是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6816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20多年前,中国已经实行每周双休,即每周5个工作日,每周工作时间累计40小时。可是,大多数民营医院还是普遍实行每周6个工作日,周工作时间累计48小时,也难怪员工为它脸红……
3年前,我在某民营医院任企划部主任。我喜欢我的团队,我想要不断地提升我的团队。但是,限于责与权,也有很多无奈。有时,我只能看着他们每天关在一间封闭的房间里;看着他们每天局限在荧屏前。
企划是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好的创意、无穷的激情哪里来?突然,一个“放羊行动”跳入眼帘。
所谓“放羊行动”,就是安排企划部的策划、设计、文案等,每周固定一天不用签到,不用考勤,不用坐办公室。那么,把羊放到哪里去?
一是到同类、同质甚至更“高大上”的医院去。其中有两项任务:找到(与自己医院相比较)好的和差的各一个问题或方面。寻找,本身就是学习、提升的一个过程,有了心得,哪怕是点滴的收获,更是日后工作的飞跃点位。
二是到书店、书城去。例如搞设计的,去看看专业方面有什麽新的提法、新的技法、新的思路;做策划的做文案的更是收获颇多,一本好的书名就是一条很好的广告语的暗示和提示。
三是到图书馆。根据自己工作的特点,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博览群书。
每月有一次交流会。交流会上,每个人都像决堤的河水,滔滔不绝。经过交流,一个人的收获变成了大家的收获,一个团队的收获。实践证明,每周一天的放羊,大大超过平时5天的工作,收获之大,提升之快大大地出乎我的初心。以后,有很多很多的创意、点子都是源于这一天。(可惜的是,当我走后不久,“放羊行动”也被取消了)。
民营医院的老板,假如有魄力的话,可以在自己公司的员工中做个民意测验,我敢断言,5天工作制的受欢迎程度一定在95%以上,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中高层管理人员都在期待、在向往、在等待。
综上所述,一周工作的单休还是双休,一天的距离,说明了老板的胸怀;一天的距离,体现了老板真心真意;一天的距离,能激发95%以上职工的工作激情。有了95%以上职工的努力,才有真正回归医疗本质的基础。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6 10:32:2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5 11:00:3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2 14:36:12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1 11:52:0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0 10:55:1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09 11:07:40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