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纳入医保定点报销,不得将所有制性质作为医保定点的前提条件,表明政府对社会办医民营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因为单纯靠“控规模”已无法解决医疗资源的严重配置不均,如果不采取其它办法,用其它措施和渠道来加大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分级诊疗就更加举步维艰,而加大了社会办医力度,吸收吸取更多的社会资金及人力资源,一方面能加快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步伐,解决缓解部分地区的医疗资源不均或匮乏,提高区域人群的医疗可及性,另一方面“鲶鱼效应”刺激医疗市场有大的竞争,促使和倒逼公立医院瞄向基层市场,为大多数人群提供先进、优质的医疗服务。那么,为什么基层个体医疗没能受到重视?这条“小鲶鱼”能使基层产生“鲶鱼效应”, 刺激促进乡村社区医生队伍有更强的职业责任感去完成定位职能,加快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步子,提高基层整体医疗水平么?.
1990年到1998年笔者任乡卫生院长期间,近10万人110家诊所中80家村室(集体)30家私人诊所,两者的就诊量几乎没有大的差距,个别有专业技巧且技术效果好的诊所,特别受百姓喜欢,包厂乡赵厂诊所采用针灸加汤药治疗治疗半身不遂,年门诊住院量达8000人次,韩董庄乡韩屋儿科诊所年诊疗11000余人次,据卫生局医教科负责人透露,城关镇延新、建利诊所年就诊量几乎与个别县级医院持平,到了2003年实行新农合,政府政策的垄断驱使参保人员不能享受个体医疗,私立诊所虽疗效仍旧受百姓喜欢,但就诊量开始减少。
笔者认为,个体与民营医疗相比,不过是形势、资金、结构与具体的管理上不同而已,其职能作用都是一样,特别是“鲶鱼效应”下的医疗资源配置更有力,更有效。这是因为:
一、私立诊所多“下沉”边远或人群稠密区域,与周边消费者有一定的感情基础,非常了解区域的医疗需求,若能纳入医保,区域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就能更加完善,有政府的绩效考核,完全能刺激、促进村医及社区医生更好做好本职工作。
二、与村室社区不同,简单的个体经济与劳务核算分配管理,给多点执业提供极大的便利,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极大刺激和吸引县级医院对临床医生的“下沉”服务,助推区域的医疗资源配置进度,但这需要在有关政策上给予支持,比如第一职业医疗机构的制约和医疗风险、医疗纠纷的处理。
三、作为县乡村医疗网底的个体医疗,目前很少是医保定点,而村医村室水平有限,力不从心,因此患者越级就诊,直接影响了分级诊疗的设计运行,如果有政策个体与村医村室和社区一样资格待遇加入医保,许多百姓就能就近到他们信服的医保定点个体诊所就医,截留许多普通患者。
国家已允许个体医疗服务医保政策, 但由于管理机制体制制约,加上意识问题,目前许多地区没有将个体医疗纳入医保列到议事日程,目前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要提高加强管理者对个体医疗的重视,消除其淡视意识及心理,从市场角度和基层的实际需要出发,重视并利用个体医疗“小鲶鱼”的“鲶鱼效应”,加大对个体医疗医保定点纳入力度,对符合纳入条件特别是有技术、布局、设施设备及管理上有优越和较高基础条件的,不再限制数量而加大纳入量,以此提高增加基层医保的服务能力及水平,同时也推进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疗的整体医疗水平,为缓解基层“看病难看病贵”助力。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
www.hxyj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