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经营

取缔“黑诊所”遭周边居民阻拦不是黑色幽默

15年07月07日 阅读:17842 来源: 魏忠涛首发
  据报道: 武汉市汉阳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在城乡接合部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活动中,遭到少数居民的责难和阻拦。取缔无证行医的“黑诊所”,居民非但不支持,反而对执法人员恶言相向。这绝对不是什么黑色幽默。


  近年来,“黑诊所”非法行医,漏诊、误诊、延误治疗耽误病情甚至致人死亡的事件多见诸于报端。无证诊所的医疗隐患非常多,无行医资格冒充医护人员、消毒隔离不规范、重复使用一次性针具、医疗垃圾传播疾病等,造成危害病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一旦造成医疗事故,无证行医者逃得无影无踪,病人无法取得赔偿。因此,对于存在颇多安全隐患、屡屡危害百姓生命健康的 “黑诊所”,必须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这一点不容置否。


  但是,作为规范医疗市场的好事--取缔“黑诊所”,却又为何遭到周边居民的责难和阻拦?“黑诊所”的屡禁不止,老百姓的责难和阻拦,折射出医疗市场的诸多问题。


  首先是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老百姓的医疗服务诉求集中在两点,一是方便,二是便宜。


  然而,目前的现状是优质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基础医疗设施和医疗水平比较低下。大医院候诊时间长,看病找专家扎堆现象严重,老百姓深感看病慢看病难。政府主导的“医疗进社区”、“医疗下基层”,不仅仅是在形式上,更重要的要在实质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享受到便捷和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样看病扎堆大医院大专家的局面才可能改善。


  据介绍,“黑诊所”主要集中在缺少医疗资源的城乡接合部,服务对象主要是流动人口。该地区医疗资源匮乏,正规医疗单位较少。正是由于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才让了这些“黑诊所”有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间。而“黑医生”有的是随流动人口从家乡一起到武汉的,被称为“流动队医”,大多为熟人看病,得到较多支持和信任,也成为当地居民选择到“黑诊所”就医的一个原因。


  其次是医疗服务的消费太高。


  见到执法人员没收诊所的药品、桌椅,附近居民聚集在诊所外,不断指责监督员和公安人员,67岁的蔡爹爹情绪激动地说:“感冒了去医院打一针要90多元,在这里只要30元,为什么不让看病便宜的医生开诊所?”一语道出了问题的关键:正规医院看病贵。


  对于那些收入不高、缺乏医疗保障的农民群众和城市低收入阶层,不是每个人都不知道到“黑诊所”看病不好,而是在大医院看一个小小感冒动辄几百,老百姓实在觉得医疗服务消费太高,负担不起。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无可奈何选择了那些收费低的小诊所,尽管它可能是“无证的”“非法的”。


  因此,在严厉打击“黑诊所”,规范医疗市场的同时,有关部门一要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方便看病就医,缓解看病难的问题;二要尽快将求医过高的成本降下来,抑制虚高的药价,最大限度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如果优质便捷便宜的医疗资源能够辐射社会的每个角落,相信“黑诊所”也就无立足之地了,那是即是再次打击“黑诊所”也不会出现居民阻扰的反常现象了。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7984阅读

检验科“区域实验室”的财务博弈模型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7-03 14:19:31 文章来源:首发

8265阅读

社区植入式医养结合:助力社会办医脱困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7-02 17:43:50 文章来源:原创

15993阅读

民营医院深度调整:破产潮暗涌,并购重组迎新机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7-02 10:51:40 文章来源:首发

18016阅读

DRG支付下的病种成本穿透式管理模型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7-01 11:26:53 文章来源:首发

22165阅读

选址定生死!小微医疗选址坚决要避开常见误区,教你七大黄金洼地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6-27 15:02:42 文章来源:首发

23070阅读

制度补漏,让生命转运不再陷于“罗生门”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6-26 23:30:25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魏忠涛,男。中共党员,执业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当过近十年的临床医生,2009年取得主治医师资格;当过2年的记者编辑(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先后发表新闻、医学科普(包括心理科普)、散文、评论等各类作品五百余篇次。作品获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新闻三等奖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