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5月18日发布的医改试点指导意见,今年的100个试点城市公立医院的药占比必须下降到30%以下,其中药占比被明确定义为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具体计算方法为:药占比=药品收入/(药品收入+医疗收入+其他收入)。
史立臣专业团队对全国药占比的执行情况一个月的观察和问询发现,现在各地医疗机构的确都在执行药占比的管控,究其原因是由于药占比逐步成为医院各级领导、科室医生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因此,各地药占比明显下降。
如何压低药占比,医疗机构主要对一般病人用拆分处方人为增加就诊次数,增加检查项目、检查量和治疗量来拉大药品与总收入距离,压缩药占比;但在基层,一般是在药品上直接做文章,“掐两头用中间”,即不用高价药品和低价辅助治疗药品,只用中的价格的普通治疗药品,既便如此,也严格要求处方的每日量。豫北一县医院规定,门诊病房病人用药量一律不超过3日,每日8元--10元,电脑联网,收费室、药房严格把关,超过上限不予出售,否则给当事人及处方医生5倍--10倍罚金;于是出现让常人不解的怪像--“三高一低”:就诊量高、检查治疗高、业务收入高和药品销售量低,2015年1--5月份就诊量及检查收入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加18%和21%,但平均药占比只有26%(去年同期34%),而医院附近药店业务量明显提高,“康华药店”1--5月份同期相比增加22%,“永乐药店”同期相比增加11%;康华店主透露其增加销售的主要药品为治疗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急性发作治疗后恢复期用药,如稳心颗粒等,还有大量普通、辅助低价治疗药物,如维生素类;而该县医院门诊中西药房1--4月份的销售量,由2014年的日均2.9万元下降到现在的1.9万元,下降34.4%,其中,中药房近50%,减少偏重高价中成药和OTC中成药,而西药房的辅助治疗药品如维生素类货架为零。
为压低药占比,医疗机构尤其是大中型公立医院除了在检查、治疗上做文章应对制度检查外,药品的限制销售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一般来说,为了保证利益和自身的社会信誉,许多医院会在高价药品和低价辅助治疗药品上倾斜压缩,这无疑给药店特别是医疗机构附近的药店带来生机,送来较大商机,因此,这就需要药店在加强做好药事服务的同时,切莫忽视轻视药品种类的购置与上架,一是要认真仔细侦查了解附近医疗机构的专科特色及外传药方的药品限购或断货倾向,二是注意专科专家的用药方向,尤其是治疗地域常见多发慢性病的“一高一低”的药品,三是注意与附近医疗机构的医生和药房药师建立亲密联系,以便及时调整进货品种种类,可考虑合作服务,建立“指定药店”,四是有方向性的与有关药企建立合作关系,保证外来处方不外流,同时也让厂家把临床产品不进入到医院,由自己垄断销售(当然需要与相关医生沟通);五是抓住目前的多点执业,主动用目标的聘用有影响力的医疗机构医生到药店执业,以此在为执业医师提供业余劳务报酬的同时,为自己搭建吸引购买高价药、低价辅助类药品的平台,完善市场形象,扩大市场空间。另外加大医疗机构外购药品的市场广告宣传力度,增加药品影响力。
现在很多地区的药占比政策已经被各种对策所拆解,正如上述所示,实际效果明显下降,许多医疗机构的个别药品已出现青黄不接,这实际上是给药店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投机空间。同时,药占比加剧了一些药品脱离医疗机构,制药企业当然也在考虑为自己的产品寻找出路,其中依靠药店来实现经营是他们的首选。 因此,药店抓住机会,也就能捆绑药企和医疗机构为自己服务,自己的营销路子就会更宽更广。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
www.hxyj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