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疗机构在很多方面不能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到同等的待遇,同时也因为种种不平等现象制约了民营医疗医院的生存与正常发展。大多数民营医院普遍存在人才“两极化”,知识技能水平较低,人才梯队建设不全,人才流失严重等现象。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公立医院在科研项目、学术水平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拥有绝对优势地位,这使得民营医院很难引进骨干人才,因此聘请退休专家成为主流,二是近年来公立医院不断扩张规模,导致多家民营医院都遭遇所培养的年轻医生和熟练护士“逆流”回公立医院现象。
要在行业里取得领先地位,民营医院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提高。正如美国JCI所提到的那样,要不断提高品质,不断创新产品,不断地完善服务。过去民营医院都是夹缝中求生存,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数量多床位少,专科多综合少,投资多利润少。近年来国家对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日益重视,出台了诸多扶持政策,特别是国务院2013年11月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去年的《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有力促进了民营医院的发展。现在有了政策的促进,民营医院要生存与发展,创新新思路和发展新趋势必然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民众对于自身健康越发重视,医疗相关消费也开始突破“有病才医”的观念,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为顺应医疗消费需求的转变,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健康服务业”的概念,指出健康服务业包括医疗服务、康复保健、健身养生等众多领域,并且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将是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等多样化的健康服务。健康服务不同于医疗服务,后者以生病为前提,而前者则是基于医疗服务的前移和后延。“前移”可以涵盖健康咨询、家庭保健、中医保健等新兴服务而“后延”则可以包括术后康复、月子中心、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等领域。相对于医疗服务,这些领域技术壁垒不高,启动资金要求较低,服务性强且是大型公立医院无暇顾及的,因而在政策支持下有望快速增长。
从民营医院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来讲,首要的问题是要创新思维,以广阔的视野审视自己,做好既有远见又着眼实际的发展规划,要找准市场定位,在规模经营或特色医疗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卓有成效地抓好医疗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要搞好经营活动和成本核算,确保医院的盈利和对投资者的回报。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让民营医院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民营医院只有一个良性健康的内部运行机制,才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民营医院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只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创新新思路和发展新趋势,民营医院必然会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发展、壮大彰显出巨大的作用。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1:09:0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28 17:42:46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4-28 16:18:1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黎汉军 时间:2025-04-27 17:40:4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磊 时间:2025-04-27 11:3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牧樵 时间:2025-04-25 14:03:4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