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我院管理层对通过国际JCI标准三项评审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了参观和学习,感受很深。现总结天津某公立医院的具体做法和应当学习和借鉴之处:
最大看点:知道做到。简简单单四个字,可能毎个读者都会说,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呀,多简单的事。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只能用2组数据来说明:第一组数据,我们走到放射科门前遇到放射科医生,某公立医院的董副院长问他:如果现在看到一名病人晕倒在地,你如何处理。医生回答:“启动应急抢救程序。”这时董副院长告诉他:启动应急抢救程序。我们开始计时:3分45秒,麻醉医生到达,所需抢救物资和药品带齐;4分21秒,心内一科医生到达,并携带抢救医疗设备;4分37秒,心内二科医生到达;5分06秒,医务科报告全部通知完毕。8分45秒,医务科再次报告:本次抢救是一次演习,已完毕。第二组数据,我们到医院药库,副院长下达启动报警,2分13秒和2分25秒分别从两个方向来了保安。这些简单的应急方案大家都知道,有多少医院能做到;有多少医院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
最大亮点:物联网的应用。如果说互联网,我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所有人都知道,且会应用。而新的物联网,我肯定地说,大多数人只听说过这个词,具体是什么?都谈不上知道。而在医院全面应用,凤毛麟角。我认为:物联网的应用至少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医务人员的时间还给病人,应用物联网把医务人员从跨科室送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把时间用在病人身上;二是提高了管理,科室、药房的药品耗材数量更准确,各种治疗单、药品的传递更准确,减少差错的发生;三是降低成本,建立物联网,除降低人力成本外,同降低药品和耗材成本。
最大闪光点:穷人看得起病,富人看得好病。这句话很容易说,但并不容易做。那某公立医院是如何做到的呢?先说“穷人看得起病”,穷人看得起病的先决条件是要低成本运营,医院在低成本运营方面的做法有:一是基本医疗不赚钱,保本运营即可;二是设单病种付费,入院前就明明白白消费,为降低成本,加强人员配置,优化药品采购模式,后勤社会化保障,狠控行政开支,接待以盒饭为主。再说“富人看得好病”,富人看得到好病人的先决定条件是要做到安全系数高、技术水平好、服务质量优。医院的做法:设立专门的门诊和病区,享受尊贵服务;独立空间,解决秘密性;专门的专家一对一服务等等。
拥有3块JCl金牌的公立医院如此好的管理,除了优秀的院长和管理团队外,与国际JCI认证和标准化管理是分不开的,值得更多的医院学习和借鉴。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30 17:04:5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7:02:5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4-30 16:56: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4-29 16:18: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29 10:58:2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28 14:40:40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