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一直在中国从事医疗相关工作与两岸医疗交流活动。很多好友来台湾的医院参访后通常就会很直接的告诉我,他们缺少的就是台湾的规划管理与人员培训。曾经有间要从旧院搬迁到新院区的医院院长找我帮他们做培训,当我实地勘察新院的时候发现许多的问题,例如病房的空间设计未能符合病床与墙面的距离还有床与床距离的设置标准,这直接影响了一家医院的床数。X光室与急诊室距离过远,遇到紧急状况将会延误检查与抢救时机。电话回访中心客户的抱怨跟各部门陈述的事实有很大的落差…..等。
所以依照我的观察与理解,中国现在医疗环境就跟台湾1999年评鉴制度建立的时候一样。这阶段的医疗业者会随着民众医疗服务要求意识的提高、政府的医改政策,还有台湾医管培训的引进,会产生大陆医疗机构开始汰弱扶强,从新洗牌的现象。因为当媒体广告营销策略都吸引不了客户的时候,也就是客户开始寻求良好医疗服务的时候,这更是我们所有医疗从业人员应该检视医院服务质量的时候,不进步就会被淘汰。很多大陆好友跟我说想做JCI认证,但是费用实在太贵了。JCI要求医护人员与病人数要有一定的比例,所以一但要做JCI认证,一开始就得面对庞大的费用跟突来的评审准备工作,有绝大部分的医院根本无法负荷的,目标设太高反而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干脆放弃,原地踏步。这是现阶段大部分民营医院想要提升却又面临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提升需要群序渐进,必须很踏实的一步步往前走,减少广告预算,增加管理与服务人员的培训预算,切勿盲目追求增加负担国际认证,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因此,一德在此建议,中国应借镜台湾宝贵经验,以JCI的精神与理念为目标,善用台湾医疗资源,借助两岸医务管理专业人才,以务实且专业的辅导与培训来推动病人安全理念、医务管理以及医事人员教育训练等工作,来得到医疗质量的全面提升,最后培育院内医务管理种子教官,让管理培训能在院内深根发芽,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快速提升中国民营医院服务质量的作用,进而获取民众的信任。
最后期许两岸连手为中国医疗付出,让中国成为幼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终的幸福社会。处在这医疗演进的交替时刻,我想这也是我们所有医疗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与关键年代的重要任务。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1:09:0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28 17:42:46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4-28 16:18:1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黎汉军 时间:2025-04-27 17:40:4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磊 时间:2025-04-27 11:3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牧樵 时间:2025-04-25 14:03:4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