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经营

一段夭折的企业医院集团筹建历程

15年09月25日 阅读:15284 来源: 曹健原创

  当前,投资医院如沐春风,作为筹建某大型央企医院集团的见证人之一,笔者在各类医院集团不断涌现的当下感慨良多。特撰写系列文章,关注企业医院规划在新医改中的走势。


  2008年新医改前夜,关于新医改的八个版本引发业界议论纷纷,各种观点甚嚣尘上。当时,我在一家央企下属医院供职,在院长带领下,也欲牵头联合集团内其他地区的几家医疗机构共同成立医院集团。经过与上级企业集团的多轮沟通与汇报,终于获准可以进行集团筹建的方案设计。彼时,我负责市场调研及筹建方案的设计和草拟。


  当年,市场上仅有寥寥几家医院集团可以考察,能借鉴的经验乏善可陈。设计方案既需要综合考虑新医改可能出台的内容,还要考虑企业医院的特性,以及集团未来如何融入资本市场并满足资本市场的需求,从而实现加速发展,提高医院竞争能力。


  我所在的企业医院隶属于某央企集团,全集团在各地拥有几十万名职工,附属医院亦分布在各省市,如何整合不同等级、地域跨度大、缺乏核心优势学科、发展层次不一的医疗机构,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诉求,是横亘在筹建者面前的一个巨大的困难。


  1.jpg


  产业化思维选择


  从当时流传的新医改八个不同方案中看出,企业医院会继续徘徊在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之间的边缘地带,难以享受政府财政及政策支持,在市场化能力上并不占优,还得与民营医院同场竞技。企业医院如何实现突围?怎样才能领先一步发展?都是当时需要解决的最现实的问题。


  经过反复讨论与实际调研,“以产业化思维进行集团式发展”成为当时的最优选择——通过集团化运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重新整合、配置与发展企业集团内部的各家医院,以“资产-利益”为纽带,形成利益共同体。


  事实上,医院集团(Multi-hospital System)最早诞生于20世纪的美国,20世纪60——70年代陆续出现在其他国家。美国的一些医院通过并购、联合等方式形成集团,实现了提高运营效率和扩大市场份额等目标。美国医院成立集团的首要目的是对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提高效率或通过提升声誉使自己在市场中获得差异竞争优势(如通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行更有效的营销活动等)。


  而当时医院集团的4家发起医院分别位于4个不同城市,包括1家三级医院和3家二甲医院,总收入超过6.5亿元,总床位规模达到2500多张。4家医院规模不一,全部为综合性医院,都缺乏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学科,规模最大的一家,年收入2亿多元,最少的仅7000多万元。


  混合型集团初想


  在结合医院自身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我们的团队决定,拟筹建的集团应为“垂直一体化的混合型医疗集团”。当时,国内尚没有真正出现这种类型的医疗集团。


  该模式是指包括医疗服务在内,同时还经营与医疗相关联的其他产品,由医院及其关联企业共同组成的医疗产业公司,以医疗服务为核心,实行健康产业多样化经营。这种医疗产业公司发展的前景比较看好,因为它将涵盖整个医疗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还将提供健康保险等相应服务,以全价值链方式与对手展开竞争。


  对未来医院集团的商业模式设计为:双轮驱动(医疗服务+医药生产/物流,以医药物流实现产品扁平直供架构)、自我循环(打造产业全价值链)、连锁扩张(垂直一体化管理)和资本经营(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并积极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用全球资源配置模式来拓展所有业务,以构建医疗产业全球竞争力。通过产业重组和整合,实现医疗集团跨越式发展。


  然而,组建方案上报之后,出现了国有企业最大的不可测因素——人事变动。在一系列的人事调整之后,方案被束之高阁,在医院投资如火如荼的前夜,这个设计方案搁浅了。


  时间一晃就是6年。这6年,医院产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全国所有医院的总收入于2013年首次突破了2万亿元,上市公司涉足医院领域的企业也从2家增加到了20余家,私募股权基金与众多产业资本对医院产业无不跃跃欲试,企业医院在今年底也将迎来新的改制试点方案,以促进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困境中的企业医院,且行且珍惜。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5617阅读

检验科“区域实验室”的财务博弈模型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7-03 14:19:31 文章来源:首发

5986阅读

社区植入式医养结合:助力社会办医脱困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7-02 17:43:50 文章来源:原创

13435阅读

民营医院深度调整:破产潮暗涌,并购重组迎新机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7-02 10:51:40 文章来源:首发

15812阅读

DRG支付下的病种成本穿透式管理模型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7-01 11:26:53 文章来源:首发

21650阅读

选址定生死!小微医疗选址坚决要避开常见误区,教你七大黄金洼地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6-27 15:02:42 文章来源:首发

22498阅读

制度补漏,让生命转运不再陷于“罗生门”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6-26 23:30:25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曹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欧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医院资本运作管理培训班授课老师。主要从事医疗卫生经济、医院资本运作和医院管理等领域研究。拥有医学与金融专业学习背景,医药企业、医院、金融等行业工作经历。为部分医院、医疗投资公司、PE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进行培训、咨询和演讲。参与世界银行中国民营医疗改革课题组,担任四川与贵州2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