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服务

护士应避免使用不良语言

15年10月10日 阅读:26100 来源: 饶宇原创

  不良语言作为不良信息给人以伤害刺激,如果这种刺激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还会加重病情或导致其他身心疾病。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重视语言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禁止使用不良语言。不良语言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直接伤害性语言


  直接伤害性语言包括对患者谩骂、指责、讽刺、挖苦、威胁、压制等不良语言。这些不良语言可直接给患者极大的冲击,轻者使患者恼怒,重者使患者疾病加重。


  谩骂。在护患沟通中,护士出言不逊。如骂患者“乡巴佬,真不懂事”,“满身臭气,真讨厌”,甚至谩骂患者为“老浑蛋”,称老人为“老家伙”等等。


  指责。责怪患者或家属。如“怎么现在才来住院”、“怎么病得这么厉害才来医院看病”、“小孩拉肚子肯定是在家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了”等。


  讽刺。用含蓄的话指责、劝告或嘲讽别人,或用不恰当的比喻、夸张手法对别人的行为进行批评、嘲笑。如患者询问什么是“阿托品化”的表现,护士头一扬,说:“我告诉你什么感觉,就是初恋的感觉,脸红红的,心跳快快的。”


  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话讥笑别人。如护理人员挖苦爱喝酒的肝炎患者,“你再多喝点酒呀,肝炎会好得快些。”


  威胁。用威力迫使患者屈服,对治疗不做解释工作,只预示恶果,威胁患者服从。如“打吊针时别乱动,否则药漏出来,皮肤烂了,我可不负责。…你不愿抽血,后果自负”。


  压制。患者有意见或有要求不能提,如“你要有意见,就出院。…你有意见,到院长那里去提也没有用。”


  (二)消极暗示性语言


  护理人员有意无意的消极暗示性语言,可能给患者造成消极情绪。如果患者不了解自己的病情,护理人员解释又比较消极,就会影响患者的心情。如“所谓息肉,就是癌前病变”。


  (三)不当的议论


  一个人患病后除了心理变得脆弱外,还台对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出特别的敏感、多疑。


  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的病情,往往会留意医护人员的言谈。医护人员之间在患者面前对病情的议论,患者听到只言片语后便乱加猜测,井与自己病情联系,会带来不良的情绪反应。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299阅读

从标准化服务到精准健康方案的升级,实现个性化健康管理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10 14:10:03 文章来源:首发

3148阅读

建立"患者共治"体系,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体验升级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09 11:29:55 文章来源:首发

7575阅读

医疗"仪式感"设计——从功能服务到情感体验的升级路径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08 10:35:16 文章来源:首发

15324阅读

医院服务从标准化服务到患者定制化解决方案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05 13:44:02 文章来源:首发

15857阅读

从人工响应到AI自动化体验升级的"智能服务"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04 13:44:56 文章来源:首发

15600阅读

"反焦虑"服务设计——从恐惧缓解到心理治愈的体验升级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03 15:26:50 文章来源:首发

饶宇
简介
饶宇,国内顶尖医院管理培训师,高级培训师、高级咨询师,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汕头大学等多家高校客座教授,盈道教育、聚成企管、中旭企管等多家机构特聘教授,是目前国内互动性最好的医院培训师。从事医院管理研究咨询培训工作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对医院管理方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宣传口号
5年医学本科生涯10年医疗职业生涯10年医院培训生涯志在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