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臆断之医疗过错之心理层面原因

15年12月09日 阅读:16777 来源: 杨全玉原创

  医疗过错的产生可能有很多的原因,就自己代理过得案件来讲,有很多情况下,医院的过错比较低级,因为这些情况下,诊疗规范是比较明确的,医生违反诊疗规定也是比较确定的,后果是严重的。


  其中有:延误治疗抗生素的并发症引起的伪膜性肠炎导致患者死亡;肠梗阻延误治疗造成肠坏死导致患者死亡;肠梗阻未及时手术导致肠破裂造成患者死亡;颈部甲状腺手术导致患者双侧喉返神经切断;脑出血后未及时观察病情延误治疗导致患者死亡;手术方式选择错误造成患者人工股骨头术后出院当天脱位;不具有膝关节置换的适应症进行双侧膝关节置换,未遵守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规范,导致术后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造成患者死亡;右肱骨髁上骨折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右前臂肌肉挛缩;未遵守撤离呼吸机和拔管规范造成患者死亡;肾移植术后患者不当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死亡案例;麻醉药量过大导致患者脑死亡案例;胎盘残留导致晚期产后出血案例;化疗药物使用不当引起患者死亡案例;左侧甲状腺瘤,切除了右侧的甲状腺等案例。


  而且,从时间上来讲,在十年前和十年之后医院出现过错的原因和类型并没有发生变化(基本上都是疏忽大意引起的过失),医院出现纠纷的数量并没有下降。并且在同一个医院中,以前出现的过错,现在照样存在。有些医院并没有在医疗过错中吸取教训。并且较为“反常”的是,往往,越是“大”的医院(三甲)出现的越是一些低级的医疗过错,并且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为什么说是低级失误,是因为这些案例中诊疗规范是明确的,是常见病、多发病,症状体征非常典型,完全可以确诊,完全可以避免患者死亡的后果。


  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药物并发症的问题。


  患者因为脑出血在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后患者恢复很好。但是出现了腹泻,并且一直腹泻。医生没有特殊处理。患者家属看到使用的抗生素的说明书中有伪膜性肠炎的并发症,于是就向医生说明是不是出现了抗生素的并发症,并把抗生素的说明书给了医生。但是医生认为是吃的不合适,消化不良,没有针对腹泻进行任何检查和处理。


  在患者腹泻30天后,患者死亡。在腹泻的30天内医生一直没有为患者变更或者是停用抗生素。虽然神经外科和消化内科可能存在专业的壁垒。但是,对于抗生素引起的伪膜性肠炎,应当是所有的医生都应当明知的,而且药品说明书上明确写明是抗生素的并发症伪膜性肠炎的表现为腹泻,治疗措施为停止使用抗生素。所以说,医生的过错是明显的,医生应当知道腹泻的原因有可能是抗生素并发症伪膜性肠炎所引起,医生应当停药或者是查明腹泻的原因。但是医生对患者的腹泻置之不理,没有查明原因,也没有停止使用抗生素,其过错是明显的,并且其过错行为与患者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该案例中停用或者变更抗生素的依据是明确的,就是药品说明书(和抗菌素使用原则),但是医生却是视而不见。


  还有一个案例。患者患有肠扭转所引起的绞窄性肠梗阻,需要立即手术。


  虽然先后在某县中医院治疗以及省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但是均是采取保守治疗,没有进行手术治疗。甚至仅仅是做出了肠梗阻的诊断,并没有按照规范去明辨肠梗阻的原因,类型以及是否影响血运。特别是对影响血运的判断,因为这点极为重要,一旦延误,将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直到患者在发病19天后才进行手术,结果是接小肠肠管坏死,患者死亡。


  我们看一下患者的症状体征,看是否能够诊断为绞窄性肠梗阻,是否必须立即手术。


  患者疼痛的症状是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化验白细胞升高,B超检查有腹腔积液,都符合绞窄性肠梗阻的特点,应当是立即手术。但是在两家医院的诊断都是肠梗阻,并没有对患者肠梗阻的原因、类型、高位地位以及是否影响血运进行判断。只是一味的保守治疗。而患者是一直存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保守治疗是无效的,但是仍然没有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造成患者肠管坏死,最终造成患者死亡。而肠梗阻的诊疗规范必须要明确的六个问题中就有“是否影响血运”,而且是注明这点极为重要,因为这可能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而对于绞窄性肠梗阻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治疗。在患者的症状、体征如此典型的情况下,在诊疗规范如此明确的情况下,医生仅仅是作出了肠梗阻的诊断,没有再往下考虑是否影响血运,以及梗阻的原因,在保守治疗无效后也没有及时进行手术,最终造成患者死亡,其过错是明显的,责任是重大的。该案例中进行手术的依据就是肠梗阻的诊疗原则,外科书对此有明确记载。


  《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第三节肠梗阻 诊断(454页)在肠梗阻诊断过程中,必须辨明下列问题:


  1.是否肠梗阻。2.是机械性还是动力性梗阻。


  3.是单纯性还是绞窄性梗阻  这点极为重要,因为绞窄性肠梗阻预后严重,并必须及早进行手术治疗。有下列表现者,应考虑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①腹痛发作急骤,起始即为持续性剧烈疼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疼痛。肠鸣音可不亢进。有时出现腰背部痛,呕吐出现早、剧烈而频繁。②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显着。③有明显腹膜刺激征,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④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胀大的肠拌)。⑤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⑥经积极非手术治疗而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⑦腹部X线检查见孤立、突出胀大的肠拌、不因时间而改变位置,或有假肿瘤状阴影;或肠间隙增宽,提示有腹腔积液。


  4.是高位还是低位梗阻。5.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梗阻。6,是什么原因引起梗阻。


  《外科学》455页: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适应手术治疗。


  我一直考虑不明白为什么医生会如此的粗心大意。规范如此的明确,患者的病情又是如此的典型,原先我将其归结为医生的责任心的问题,我以为生与死之间是一颗心的距离,这颗心是医生的职业良心。但这只是表面现象。


  因为很难让人理解的是,在规范如此明确的情况下,不只是一个医生疏忽、不只是一家医院疏忽,更何况是三甲医院,水平一定是很高的。而这种错误的出现,在基层的县级医院有,市级的三甲医院有,省级的全国知名医院有,存在过错的类型是一样的,都是这种很明显的错误。如果说,仅仅是责任心的问题出现过错,比较勉强,并不是很令人信服,那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


  而且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医生本身作为患者,或者是医生的亲属作为患者的时候,有时同样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医疗过错。


  最有名的是北京某医院心血管教授的案件,最终法院判决医院是承担全部责任。


  她在本院的骨科住院,进行一个骨科的手术,术后发生肺栓塞死亡。鉴定医院存在的过错是:手术适应症存疑,在手术前、手术后未采取预防静脉血栓等措施,存在医疗过错行为,并且与患者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鉴定的意见是全部责任。她在自己工作的医院住院,医生自然是熟悉并且是熟识,作为治疗的医生,自然是尽心尽力,不可能存在不负责任的情况,但还是未遵守诊疗规范。甚至是根本没有手术的适应症,这不是一般的错误,是严重的过失,鉴定意见认定医院承担全部责任的原因也在于此。


  那么就此就可以认定治疗的医生是因为不负责任为患者制定的手术方案吗,或者是为了挣钱而给她做不必要的手术吗?


  我想应该不会,毕竟是本院的医生。而作为患者本人来讲,她也是医生,虽然隔行如隔山,存在专业的壁垒。但是对于是否具有手术的适应症,多少还是了解的。


  但是当医生成为患者,医生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的时候,就不是责任心的问题了。所以,医生的犯错,肯定还有责任心之外的问题。


  那会是什么呢?是------压力。


  压力,让我们迷失自己,只靠应激反应,按照本能行事,没有三思而后行,往往会作出一个错误的决定。


  《自控力》(【美】凯利?麦格尼格尔):“没有比压力更消耗意志力了。压力和自控的生理学基础是互相排斥的。应激反应和“三思而后行”反应都能帮助我们管理能量,但是它们却将能量引向不同的方向。应激反应让身体获得能量,按照本能行事。这些能量不会流入大脑,因此你也无法做出明智的决定。“三思而后行”反应将这些能量输送到大脑-----不是大脑所有的区域,而只是负责自控的前额皮质部分。压力让你关注即时的、短期的目标和结果,自控力则需要你的大脑有更广泛的视野。


  疲惫不堪,处于高压之中的人会有明显的劣势,而我们(指美国人)是一个疲惫不堪、处于高压之中的国家,我们的坏习惯(比如过度饮食和睡眠不足)不仅反映了我们缺乏自控力,还消耗了我们的体力,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偷走了我们的自控力。”


  压力来源于那里?


  压力来源于论文抄不抄,买不买的纠结。没有论文晋不了职称,有了论文未必晋得了职称,年资高的未必晋得了职称,学历高未必管用,劳苦功高未必有人体恤,医者仁心未必得到理解。


  又或者压力来源于候诊室门口源源不断的患者。


  压力来自于医患关系的紧张以及新闻媒体伤医渲染的恐惧。


  压力来自于涨薪的不公平。


  压力来源于汽车刮蹭引起的谩骂。


  压力来自于宝马和QQ的比较。


  压力来源于想改变却无力改变的挫败感。


  压力来源于,当医生不只是治病救人,还有经济任务指标。


  压力,是因为树欲静而风不止。


  压力甚至让医生不惜用命拼。


  一个个,因为劳累而猝死的悲剧,


  一个个,因为劳累而席地睡去的最美医生的无奈。


  甚至没有时间去想,为什么这么累,是谁或者是什么让医生这么累?是患者让医生这么累吗?


  所以,当医生在压力的重压下,面对患者,只是用应激反应作出第一判断,没有时间三思而后行,没有时间去考虑规范,没有时间去考虑其他的可能。(特别说明,这只是针对个别出错的病例所作的分析,绝大多数的医生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遵守规范的。)


  所以,这也许能够对医生会出现不可理解的低级失误解释。在心理学上的解释就是,面对各方面的压力,迎接意志力挑战的是最冲动的自己,而最冲动的自己往往就会作出一些冲动的决定,从而导致一些低级的失误。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明明规范在哪里,我们却视而不见,为什么翻翻书就能解决的事情,我们就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却是处理的如此复杂?


  不只是医生,处于这个社会中的我们能量消耗殆尽,迎接我们的是最冲动的自己。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就是要用规范去约束自己,做到三思而后行。我们可能无法从根源上去除压力。但是面对压力我们可以选择,面对这一个患者,或者面对这一件事,先去考虑规范,规范自己的行为,三思而后行,作出一个有理有据的决定,而不是任由应激反应给我们一个冲动的决定。


  如果,你的门诊室外面排起一字长龙,你需要作出选择,你是安心的看好力所能及的患者,还是应付完所有的患者。是否应该想想,是谁让医生这么忙,单纯是体制的原因吗,是否还有利益的驱动,抑或是集体对个人的一种极度压榨?如果看不完所有的患者,是谁的责任?如果看错了,是谁的责任?压力无可改变,但是应该知道自己坚守的底线。如果淡泊名利,可能一切都会风轻云淡。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519阅读

【必看】2020~2024最全的医美监管文件汇总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1568阅读

慢病、抗衰老、精准治疗——民营医疗机构的新机会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1538阅读

中国医美:是春天来了,还是回光返照?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1701阅读

医美器械国产化,BBC拦不住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1636阅读

新政早知道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草案)》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

1697阅读

论解剖学逻辑对医美行业的重要性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29 17:06:25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系,关注医疗安全管理与医疗纠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