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从2010年到2014年保费的年均增速达到24%,今年已经突破2000亿,较去年的增长将超过30%。银保渠道的增长、通过跨渠道或捆绑销售的定额给付类产品的快速增长整体推高了健康险的保费。不过,市场仍然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真正保障类产品极度匮乏的问题,正由于缺乏差异化产品和有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战仍然激烈,有多渠道优势的公司在销售上优势较为明显。
健康险的未来发展影响因素一方面是用户对医疗保障不断增长的需求,但另一方面则是市场仍然缺乏真正能够满足用户保障缺口的合适产品。
就医疗保障来说,中国的医保强调的是普适性,且医保基金未来随着人口快速老龄化,支出将快速增加,压力会非常大。劳动人口的萎缩意味着填充医保资金池的人数在减少,在很难大幅度提高医保缴纳的情况下,要提高普适性的保障会很困难。同时,目前的医保在门诊大病、灾难性疾病上的保障都有缺口,且对于中产阶级用户来说,除了提高高风险项目的保障,他们还希望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因此,对于商业保险公司来说,缺口是能够提供额外保障以及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结合。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推动健康险市场快速增长的产品并不能够满足这些需求,以重疾产品和提供有限保障的企补产品既没有足够的保障,也不提供有价值的医疗服务。
未来的健康险趋势有几个主要方面。第一是渠道影响仍然很大。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依托渠道的发展,比如银保渠道在银行低利率优势下,销售寿险和捆绑产品的优势,但长期来看,这类渠道无法被迁移到真正保障型的健康险上。真正提供保障的健康险有一个特性,就是产品相对复杂,在中国市场仍然是一个新事物,需要专业解释才能让用户理解其价值。这种专业且能够全方位为用户提供风险保障建议的渠道在中国极度匮乏,因此短期内要推动这个市场并不容易。
第二是税优产品的试点。国家已经公布在31个城市进行健康险税优产品的试点。虽然税前列支的额度并不高,但毕竟是打开了市场的入口。不过,由于退税操作过程的复杂性,中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通过雇主代缴,因此,如果退税通过企业端操作而不是直接连到个人端意味着两个影响。首先是有企业渠道优势的公司进入税优产品将更有优势。其次则是有多少企业愿意为员工操办购买税优产品是一大不确定因素。已经购买员工补充保险的公司将更有可能愿意这样做,私营企业主则可能需要更多的教育,渠道也不一定能够快速到达这批人。因此市场的早期,可能覆盖的对象仍然是有限的,加上产品框架的一些限制,获利空间不会太大。
此外,推动市场的两大板快——定额给付产品及企补的持续增长空间有限。以重疾险为代表的定额给付产品保障的是小概率事件,而且保障额度对于这种医疗花费高的小概率事件来说仍是不足的,大部分用户也不能从小概率事件产品上感受到服务和保障。因此大部分用户都很容易因为保费迁移,无法和保险公司建立长期关系,在改善健康方面也没有任何互动。企补则在极小的超出医保的范围内提供保障,保障程度有限。企业选择保险公司同样是价格敏感且不持续,长期发展的空间不大。由于目前的健康险行业受这两个板块驱动,但其过去的高速增长很难持续,未来发展空间有限,如果没有真正保障型的产品出现,高增长的势头很难持续。
总结来说,中国的健康险依托非保障类产品刺激增长未来可能会放缓,市场的需求很大,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无法满足真正的保障缺口,不能和用户建立起长期关系,真正帮助他们提高医保之外的保障以及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健康险必须与优质的医疗服务密切相关,真正有助于控制费用并解决大部分人就医需求,提升就医体验的医疗机构的成长和保障型健康险将相辅相成。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4-09-11 21:20:0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9-11 16:47:3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杨全玉 时间:2024-09-11 16:43:4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王 时间:2024-09-11 16:37:3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4-09-11 15:15: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4-09-11 15:11:16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