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营销

医生的现实处境

13年06月21日 阅读:11503 来源: 钟志朗首发
童年和少年的岁月是天真和单纯的,同时也是单调的。那时候我们不象现在的孩子,可以有那么多的新鲜东西去玩。每天放学后玩的最多的就是和伙伴们在院子里玩打三角板和滚铁环。这些东西玩腻了,我们就到卫生院的诊室里看医生们如何给病人诊病。其中有两个镜头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一是医生们在冬天将听诊器放到病人身体上之前,总要将听诊器的听诊头放到离大铁炉很近的地方烘热,然后还要用双手将听诊头再捂一捂,以免病人在接触听诊头时受冷;二是医生们在做检查时,总是双手将病人扶到床上,如需做神经系统检查,还要亲自给病人脱掉袜子,检查完毕再亲自给出病人穿上。那时我就认为医生是一种非常神圣非常了不起的职业。然而,这种情形在现在的医院里确实是很少见了。
有人把教师比做“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同样,也有人把医务人员比做“圣洁的白衣天使”。但不论我们从老百姓的日常交谈,还是从新闻媒体上所了解到的,整个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评价却并没有我们所描述的这般美好。对于绝大部分医生来说,可能更多感觉到的是病人和社会的不理解甚至是对其付出的不认同,更多时候感觉到的是工作的压力和情感上的无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公众对医疗服务的认识和感知与医生真正的付出不符或存在着偏差。就当前而言,医疗服务的社会感知主要表现在:
百姓:为什么不能心情舒畅地看病?
政府:为什么医改如此艰难?
医生:为什么有苦难言?
呈现出供方、需方和政府都不满意的局面。

百姓:为什么不能心情舒畅地看病?

在生活当中,我除了从周边朋友和同事以及熟悉的人当中了解他们对医疗服务的看法外,每年都要在咨询工作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时间深入到农村、城市街道进行医疗服务调查,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统计和综合了解,我发现凡到过医院的老百姓,好大一部分人觉得心情不是很舒畅,深入访谈发现主要是对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服务收费和医院环境多有不满。

总感觉心里“憋得慌”

有一位被访者说他几年前曾在一家医院住了十几天的院,病也不是什么大病,手术也没有什么后遗症,但回想住院的经历,总感觉心里“憋得慌”,“超级不爽”。管床的医生什么时候都是拉着一张脸,看上去好象苦大仇深,问他做各种检查的目的是什么?他会说:“问那么多干吗?你是治病还是来上医学院?” 到某个检查室做检查,医生一开口就说“脱了裤子。” 有几次自己去做检查,问导诊的护士CT室怎么走?护士不冷不热地说:“看指示牌,又不是不识字。”从这位就医者的感受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医疗服务过程的体验非常不愉快,这种情况往往是病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满意造成的。
从医学专业的角度来说,质量应该是一种标准和规则。对于病人来说,质量就是他们的一种感知。也就是说,医疗服务质量“好”或“不好”基本上是病人和他们家属的一种主观感觉与评价。由于医疗消费是一种“被迫”消费,哪怕医疗费用再便宜甚至是反过来倒给报酬,人们也不会主动到医院去做治疗,做手术。所以,我们奢望病人对医疗服务做出很高的满意度评价本身就是件很困难的事。如果在医疗服务当中医生不注重病人的感受,不了解病人的需求,不积极主动与病人沟通,不考虑病人所能承受的费用负担,那么,病人和他们的家属是很难对医疗服务满意的。
从交换的原则来看,病人到医院看病会产生不满意是因为他们认为付出与所得不对等。就目前医院的管理现状和医生的服务意识来地说还没有真正处理好技术与服务的关系,没有真正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服务措施。有些病人到医院走了一圈后甚至有一种感受:病没有看好反倒添了一肚子气。一些病人曾对我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到医院看病暂不说贵不贵,难不难的问题,关键是不管花多少钱,要感觉舒服,感觉物有所值。”可见,做医生必须思考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技术与服务才能让病人感受到是有价值的。

我不懂 所以我担心

我们到菜市场买菜回家后,很少有上当受骗或感觉不放心的时候,因为我们凭一般常识就可以对菜的质量做一个基本的判断。但到医院看病则不同,由于病患者普遍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尤其是很难对一名医生、一个医疗团队乃至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所出判断,就诊时只能根据医院的声誉和口碑来选择。由于病人并没有接受某个医生诊疗的具体体验,他在第一次选择某个医生时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所以,病人会把医疗安全放在第一位。每个病人心里都非常清楚:医疗技术永远是第一位的。
医疗技术是医疗服务产品的核心,也是决定医疗服务质量的根本。2006年广州市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公布了“广东居民看病就医情况”专项调查结果显示: “大型综合医院”是受访者住院治疗的首选医院,被选比例为55.9%;其次是专科医院,被选比例为22.4%;“就近的医院”、“定点医院”和“有熟人的医院”的被选比例分别为****%、11.9%、11.9%。这说明“大型综合医院”是住院患者看病就医的首选医院。有些专家或媒体认为这是居民的就医习惯问题,但我认为关键还是技术问题,小医院由于人才、设备、管理等问题,确实存在很高的误诊误治率,加之基层医院待遇低留不住优秀人才,医院人才的断层问题相当突出,这些都是病人对医疗技术产生不满的原因。
现在群众对医疗行业满意度普遍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人员比较缺乏,绝大部分群众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有什么都不要有了病

有一句俗话说:“有什么都不要有了病,没什么都不要没有钱。”可见,对于疾病人们都是唯恐避之不及。人都是有理性的,吃五谷杂粮的不可能不生病,但生了病又没有了钱那就是一个“大倒霉蛋”了。所以,一旦医疗服务收费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老百姓肯定会怨声载道,表现出极度的不满。尽管随着全民医保政策的逐步推行,城镇居民、农民都可以逐步享受医保待遇,但这也仅仅是近两年的事,而且仍然有一个逐步到位和完善的过程。但医药费用的逐年上涨和长期以来对“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使老百姓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认识,那就是钱少就别想进医院的门。有媒体报道:1980年中国人均医疗费为14.51元,2006年人均医疗费为512.5元,26年上涨了30倍。我国的医疗费用尽管上涨很快,但相对于美国来说,还不是最高。美国人均年医疗费用为5000美元左右,相当于普通人两个月的工资,我国年人均医疗费为512.5元,相当于全国平均工资(年1.8万元)的1/3个月。之所以普遍感觉“看病贵,看病难”除了有些医疗服务项目或药品收费确实高之外,还与人们对医疗服务的提供质量,就医者的心态以及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医院比不上“菜市场”

在我们做管理咨询的调研中,病人继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技术、医疗收费之后又一个不满意的因素是就医环境。曾看到某个政府部门官员讲要限制医院的基本建设,控制规模,如果这个话是讲给大城市的大医院听的,也许还有可借鉴之处,但对于中国绝大多数的县级医院来说,很可能就不是太合适了。由于长期缺少基本投入,许多基层医院门诊、病房拥堵,流程不畅,办一个住院手续楼上楼下要跑好几个来回,一些诸如开水供应、检查导诊等最基本的服务都没有,许多病人到医院看病后抱怨说:“医院的环境赶不上一个菜市场。”硬环境和软环境的不完善都直接影响了病人的就医感受,进而导致了对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和医疗收费的进一步质疑,有的甚至成为了引导医患纠纷的导火索。

政府:为什么医改如此艰难?

新中国政府从成立以来,可以说一直都在探讨和研究适合中国实际的医疗卫生体制,每一个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有针对当时社会具体实际的医疗政策与制度,但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能够让绝大部分老百姓认可,体现公平的医疗改革方案。在确定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的前提下,如何充分认识医院所处的环境是市场经济,医院如何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政府。曾经兴师动众搞出来的医改方案,要么在执行过程中不了了之,要么受到社会各界的众多质疑。其实讨论来讨论去就是解决好市场机制在医疗服务领域中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不能违背。医疗体系和体制的不完善,为医院的经营管理、医生的社会形象、医患关系的和谐等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以我在医院工作的经历和众多医院管理界同仁探讨的结论,医改的关键其实就是要处理好医疗服务的公益性问题,同时要充分关注医生群体,让他们的付出真正做到“等价交换”,这样老百姓才有可能持续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

公益性能包治百病吗?

有人把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归因于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其实医院的经营管理至今还没有走出计划经济的体制。君不见,医院是事业单位、职工是国家干部身份,职工进也难,出也难,甚至某市出现了市医院要个大学毕业生,都的市常委会开会讨论决定。某医院大刀阔斧进行绩效和薪酬制度改革,结果一些业绩差的员工到相关部门告上一状,上级部门就马上叫停,理由是“稳定压倒一切。”我们现在强调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这点肯定没错,但整个事业的公益性和具体某个医院的市场化经营是并不矛盾的,所以,再强调公益性也不可能包治百病,对于医生来说,他们需要看到和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回报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公平和效率可否兼顾?

什么叫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全国的公民都能够享受到同样的基本医疗服务,不同层次的公民还可以获得自己支付得起的特殊医疗服务;不管哪一级医院,都有同样获得政府支持的机会;不管你是什么人,到医院看病就得支付全额的费用;作为医生,付出了就理应得到等价的回报,这才是医疗服务的全面公平。要做到这些,就得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因为只有竞争,才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现在有些大医院,因为技术水平高,有大牌专家,所以挂个专家号得排上一整夜的队,但看病时间不到5分钟,做上一大堆检查,稀里糊涂地就要求做手术,你还想弄个明白,医生就告诉你“想做就等一个月,不想做就要接诊下一个。”得出这个结论往往是已经折腾了一两个周了,你再不听医生的,连做手术的机会也没有了。作为老百姓并不关心公益不公益,他只关心能不能看得起病,能不能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而要做到既能看起病又能有好医院好医生给看病,关键是要把服务质量提上去,把医疗费用降下来,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引入竞争机制。有了好的竞争机制,医院就会提高服务效率,所以,公平与效率完全可以同时兼顾,只有高的效率才能真正体现出公平。

千改万改就是要让老百姓进得起医院

有人说,医疗改革就是要让病人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妥的。追求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理想。但人的生命毕尽是有限的,所以,谁也不可能永生。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人最终是战胜不了疾病的,人们都会因疾病而死。如果告诉老百姓,政府会让你们看得好病,这其实是无限制地提升了病人的欲望,一旦有些疾病未能治愈,他们就会怪罪医院和医生。所以,在医改中我们还要客观地阐明医学和医生的局限性,让他们对治疗效果有个合理的预期,这样,医改的效果才能得到认可,医患关系才能和谐。

医生:为什么有苦难言?

据统计,我国医生总数近10年来只增长了1%,即1.3万人。医疗服务量上升很快,医生增加缓慢,结果就是医生的负荷加重,每名医生的人均诊疗人数在2000年至2007年增长了25%。而这10年来,由于高等教育扩招,医学院培养的毕业生飞速增长。1998年以来,高等医药专业的毕业生累计近150多万人,中等医药专业毕业生累计近240多万人,合计接近400万人,但在同一时期我国卫生人员的总量增长不到40万,即使考虑了卫生人员的退休和离职,那么高中等医学院校毕业生毕业后进入卫生系统工作的也应该不会超过30%。这不仅是国家医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说明医疗机构的吸引力下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关键还是医疗人员的压力比较大、收入待遇低,他们常常感觉有苦难言,无人理解。

压力 压力 还是压力

在信息越来越透明,病人越来越挑剔,人们的就医期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医生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英国的科尔曼博士在《心理的力量》一书中这样描述医生的生活现状:如今的医生已经成了世界上最不健康的人群。他们死得比大部分人都要早,比其他人更容易自杀,更容易患上心脏病和胃溃疡,比其他人群更需要心理咨询,比他们的同时代人更容易酗酒和吸毒。他们的婚姻持续时间不长,他们在巨大的压力下步履维艰,不堪重负。中国的医生可能不至于到了如此的地步,但中国医生目前在执业中的艰辛与无奈却是有目共睹的。
医生的教育过程是最长的,在全世界都一样。美国的医学生大多从银行贷款付学费,毕业后还,实际上他们在当住院医生阶段也是很辛苦的,也受上级医生训斥,工资很低,处于漫长的阶段,但他们的社会地位很高,受人尊重,他们有自己的未来。再穷的发展中国家,医生都是高薪阶层,相对收入较高。中国的医学院使用的教材同西方国家相似,教学的老师也有许多国外培养回来的,教育水平接近发达国家。但毕业后的合法收入却远低于西方国家的医学院毕业生,主治医生间的工资差距更大。现在,我国律师的合法收入是公开的,远高于医生,而在全世界,医生与律师的收入及地位是相当的。职业发展的竞争也很激烈,大学毕业后要考硕,完硕后要考博,完博后要找工作,住院医晋升主治医,再晋升付高、正高,一道道考试,让医生疲惫不堪。因此,我国医务人员的流失率很高,精神抑郁的比例较高。
中国医师协会2004年《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74.29%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分别达到47.35%和13.28%。每家医院平均每年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起以上,打伤医师5人。
很多医院要求住院医师24小时值班,加班也没有加班费,理由是培养和学习,为了未来的职业发展与成长。但到了主治医师也未能见工资有多少增长,医生庞大的前期投入和付出在后期也难有大的回报。一些医院的临床科室主任在周末也要回到医院查房,同样是既无加班费也无补休。有的医生成为专家了,也要亲自上台做手术,而且大部分时候都是加班加点,所拿到的也只是一点加班费。曾有一个知名专家无奈地说:我们是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但拿的是一份工资。一个资料介绍美国的风湿专科医生数量为4900名,我国不到2000人;美国的人口是3亿,中国的人口是13亿;美国风湿科医生一天看15~20个病人,需要提前15天由家庭医生预约,我国风湿科大夫一天看50~100个病人,随到随看;美国医生年工资收入为15~20万美元,中国医生1500~10000元人民币/月。
医生压力大是全球性的问题。《英国医学杂志》曾有文献报道,在欧洲,大约40%的医生存在心理问题。据有关研究统计,造成医生身心疲惫的原因在不同的国家惊人的相似,包括工作量大、医院领导给予的压力、患者的抱怨以及起诉多、同事之间关系的不和谐等,甚至也涉及医生个人的家庭问题。

常常感觉无所适从

医生不仅每天要面对病人的挑剔、实施医疗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还要应付上级和医院的各种检查、职称晋升、各种考核,就发奖金也要和本人的工作质量、数量、病人的满意度乃至卫生状况挂钩,许多年轻医生在家写病历已经不足为奇。为了照顾病人的需要和情绪,医生上班不能大声说话,也不能开玩笑,连走路都要求脚步轻盈。除了应对医患关系,医生还得面对科研、职称、上下级关系以及家庭等诸多压力,有个别医生甚至患上了抑郁症而依靠长期服药。
《环球时报—生命时报》曾与丁香园网站进行了一次关于医生生存状况的网络调查, 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南京、西安、成都8个城市19家医院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2183名医生中,近八成人每天工作8—12小时,67%的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83%的医生称同事中有人患了癌症;37%的人周围有同事猝死。可见,医生的健康状况已然拉响了“警报”。 调查中,当问到“平均每个工作日在单位的时间”时,仅5.8%的医生选择了“少于8小时”,工作8—12小时的人占77.8%,16.4%的人甚至超过12小时;此外,49.2%的人每隔4—5天就要上一个夜班,76.1%的人中午休息不超过半个小时;80%的人工作中顶多只有10分钟的时间休息。此外,参与调查的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其中,18%的人曾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在工作时间能喝上一杯水或根本没时间喝水的医生占80%,96%的医生曾在工作中憋过尿;而中午不能按点吃饭或只能飞快吃饭的医生占到了83%。如此大的工作强度,直接导致相当一部分医生难有个人生活,双休日、黄金周等休息时间也多半“铺”在了工作上。调查显示,近一半人“工作日平均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不足两小时,超过4小时的仅7%;近90%的人“每个月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少于2天。同时,仅3%的医生能休够“双休日”;不足1%的人休满过7天的“黄金周”,60%的人甚至休息不了3天;超过50%的人从未享受过年假。只有3%的医生平时能进行有规律的健身。医生们最大的烦恼按占比依次是:医患关系28%,收入问题23%,自身发展的前景18% ,没有享受生活的时间15% ,工作压力12% ,身体每况愈下3%,家庭关系1%。可以看出,医生不仅要承担巨大的工作压力,还要面对随时而来的医疗纠纷,各种复杂的矛盾使医生总是处于多难的困境中,常常感觉无所适从。

我们成了郁闷的回收站

有一位医生说:“我的情绪状态永远只有一种,那就是郁闷。”这位医生所说的话我是完全理解的。病人生了病以后,不仅仅是躯体有了疾病,慢慢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特别是患了慢性病的病人和一些恶性疾病病人,患病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正如一位肿瘤病人所言:“我要么在医院,要么就在去医院的路上。”患病的人肯定是心情不好、容易发脾气,渴望有渠道能够发泄。如果医生的服务稍有欠缺,那么就会成为病人的“出气筒”。长期为躯体和心理有疾患的病人服务,医生的心理也会倾向于不健康。我们要求医生要理解病人,体谅病人,但一名医生如果长期处于“移情”状态,把自己当做不良情感的回收站,那么时间久了,对医生的情感就是一种伤害。过去我们要求医生要视病人如亲人,但事实上根本不可能做到,在要求医生同情病人的时,同样也要要求他们保持更多的理性。

要理性看待医学和医生

医生感觉自己的工作压力大,执业环境不如人意,待遇也难以令人满意。那么,社会公众又是如何看待医生这个职业的呢?搜狐网曾针对社会人群进行了一次调查,在2008年12月2日上午10时调查人数为2516人。调查结果是: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评价:44.28%的人认为费力不讨好,没意思;20.03%的人认为一般;19.91%的人认为白衣天使,很光荣;15.78%的人认为收入很少。在看待医生收入的问题上:39.12%的人认为少;37.41%的人认为一般;23.46%的人认为多。在是否支持自己的子女做医生的问题上:61.80%的人反对;23.11%的人不干预;15.09%的人支持。在自己将来是否做医生的问题上: 66.55%的人不愿意;13.95%的人没想好;19.51%的人愿意。尽管调查人数的量不是很大,但我们不难看出,社会公众是了解医生的生存状况和职业艰辛的,但在了解的情况下,为什么不理解医生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医学的作用是有局限的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崇拜大大地提高了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认为只要采用最新的技术和手段,就能够完全治愈自己的疾病。但现实的情况是医学远未达到这种程度,国内外医学界一致承认,疾病的确诊率一般在70%左右,与病人的期望值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这正是医学的局限性所在。

医生也同样活在现实中

客观地说,这是一个以拥有财富多寡论英雄的时代,医生们都不是活在真空当中,他们要面对买房、买车、孝敬老人、子女上学等问题,而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的。现实中,我们绝对不排除有很大一部分医院和医生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医院、制药企业以及病人主体健康需求的结合,形成巨大的医疗动力。病人、亚健康人群都挤在医院里,他们必须面对各种实验室检查、功能检查、并接受广泛而昂贵的治疗。这其中不乏一些医生通过美妙的健康允诺去诱导过度的医疗消费。这些现象都严重地影响了医生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无法避免的信息不对称

医学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想比较清楚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与治疗,是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与学习的。但非医学的专业人士显然不可能有精力去专门学习,那么掌握医学专业知识的医生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就承担了病人的医疗消费代理人的角色,这个时候信息不对称就凸显出来了。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在购买医疗服务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加之群众对医疗工作的高风险和医学的局限性不了解不理解,极容易发生医患矛盾甚至是纠纷,这给医生的执业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治好所有的疾病是不可能

人类越健康,会越渴求医学。人们已经将获得医疗服务视为一种政治权利、社会福利和个人福址。一个人所享受的社会福利和他所能感受到的人生体验与他本人对社会的贡献、个人的才智是息息相关的,形形色色的各种人必然是有“等级”差别的。因此,在同一个社会中,人们享受着不同的医疗待遇这是很正常的事,但当社会一旦出现个别困难群众无力支付巨额医疗费用时,人们就会毫不客气地指责医院,好象医院一下子成了罪魁祸首,而且,有些媒体甚至会冠冕堂皇地说是医院的不人道。给人的感觉是,不管什么人得了什么病,不论有没有经济实力,都得全部治愈,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当群众的就医期望被无限制的提升时,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就会非常的高,而当这种期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造成对医院和医生的强烈不满。
在此不能不提的是,我们的政府、医院和医生都有责任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医疗消费观念的教育,要引导病人及其家属确立理性的医疗消费观念。我曾看到过一则报道,一个孝顺的儿子为了给老父亲治疗晚期癌症,卖掉了所有的家产,不远千里,用大车拉着父亲到国内的顶级大医院求医,记者和媒体对这位孝顺儿子大加赞赏,却对医院所谓的“不人道”横加指责。有人曾粗略的做过统计,2008年,全国死于各种癌症的人数大约在400万人,如果按每人平均花费15万元计算,每年就是6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目前中国全年的医疗消费,这显然不是中国的国力所能承担的。所以,我们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节制我们的医疗欲望,尤其是要思考生命的价值,让一个人既能在离世时保持作为人应有的尊严,同时也能够合理使用医疗资源。

疾病发病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长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人口状况、生态环境、科学技术水平、人们的生活方式、疾病谱等各个方面已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疾病构成的总体水平上,传染病的比重下降,慢性疾病的发病比重增大,初步反映出发达国家健康转型的特点。2007年数据表明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等已成为我国居民五个最为重要的死亡原因,占全部死亡病因的80%以上。慢性病的增加对医疗费用的支出理所当然会大幅度增加,这种增加,是以公众个人支出增大为主要表现,所以整个社会医疗费用的上涨是必然现象。但个别地区却相反地提出把降低医疗费用作为考核指标,这显然是不符合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的。中国迅速进入老年社会、工作生活压力更大,疾患人群大幅上升,医疗健康生活要求标准更高,而“医疗”所提供的满足条件并未同比增长,又客观上造成了老百姓对医疗服务的不满意。

医学充其量还是经验科学

大多数人不理解医学科学和人体本身的复杂性,接受不了同种疾病出现不同的治疗效果。尽管在大学里早已开设了医学专业,但现在仍有学者认为医学不是科学,或者充其量是一种“经验科学”。从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中我们可以看到,昨天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到今天可能就被否定了,今天热衷的技术,可能到明天同样面临着被否定。求生既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的一种渴望,在医生面前的任何一个病人都希望最终都能“起死回生”,但这确实是很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当有病人去世或治疗效果不理想时,他们的亲人就很可能做出一些超越理性的行为。君不见,冲击医院、殴打医务人员、停尸医院、摆设灵堂的事件时有发生,甚至还出现了一种专门代人打砸、威胁医务人员和医院的“医闹”。近两年许多医院还在创建“平安医院”,我对此深感无奈,如果连“平安”都谈不上,治病救人岂能让人相信。

显而易见的体制弊端

医院在过去的30年,其体制和机制改革基本上是在模仿企业的改革,比如科室承包、独立核算、单项提奖、自筹资金、负债经营、自负盈亏等。由于扭曲了医疗服务的公益性,使公立医院不能正常的生存与发展。我们是以全世界倒数的医生人群比例承担着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医疗保障,在市场经济、医疗改革的前提下,医院又必须通过经营来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和维持医院的运转和损耗,扩大医院规模,这就不免存在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的冲突。探索了30年,但这一矛盾直到今天也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一方面是老百姓难以承受比较高的医疗费用,另一方面是医疗保险费用有大量节余;一方面是病人排着长队等着大医院的专家看病,另一方面是中小医院花了很大精力做营销,想方设法吸引病人到医院就医;一方面是医院医疗任务重人手紧,另一方面是医科大学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有这些矛盾混合、交融在一起,造成了今天医院和医生的尴尬处境。2007年的数据表明,我国新农合的人均筹资水平只有60元,但资金使用率只有81%,受益人群也只有60%多。2007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资金积余率高达30%,积余总量达到800亿元,相当于全国医疗总费用的8%,同时,每家医院均有数额不等的医保资金未能在当年结算收回,直接影响了医院的再投入和持续发展。

面对未来依然执着前行

要有个好的体制机制大平台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政治决定体制,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绩效。”老百姓能不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关键要看有没有高绩效的医疗机构。我们承认医疗卫生事业是公益性社会福利事业,但公益性也好、福利性也好,其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公众谋取利益。既然是谋取利益,那么计划的手段、市场的手段都是可以利用的,只有处理好市场机制、政府监管、群众监督和医生职业化的问题,医疗体制改革也就有望能够造福于大众百姓。
体制问题解决了,机制问题也必须解决。改革医院运行机制的核心是建立一套能够与市场接轨的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其核心是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医生的成长与成功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前期的付出相当大,希望得到尊重和回报是医生的正常心理,因此,医院管理者必须注重建立一套科学的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机制,建立将资历、学历、职称、医德、技术、服务、质量、社会声誉和学术地位有机融为一体绩效评价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来给予薪酬、福利和其他方面的待遇。

调动医生积极性是关键

群众不信任医生,不愿意支付最能体现医生知识价值的诊疗费用,只愿意支付实物费用(如药品费用),医生价值得不到回报。
经济学之父亚当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3213阅读

医院不缺乏患者市场,但品牌营销传播的转化率却始终不高的原因

作者:梅曦 时间:2024-04-30 17:07:44 文章来源:转载

1385阅读

揭秘!这家医院打造的特色专科门诊如何吸引5000万潜在患者群体?

作者:梅曦 时间:2024-04-28 17:09:32 文章来源:转载

2009阅读

医美不孙子兵法(1)始计篇——够具体才能够成功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4-04-24 10:41:51 文章来源:原创

2860阅读

不清楚这几点,广告效果会大打折扣

作者:李钊 时间:2024-04-23 14:06:43 文章来源:首发

2610阅读

你和高流量口腔门诊就差一个好的品牌故事!

作者:苏芽 时间:2024-04-23 10:54:15 文章来源:转载

2927阅读

突破传播壁垒:医院线上传播最大化的创新路径探索

作者:杨朋杰 时间:2024-04-22 17:16:17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钟志朗——“医疗目的地”的执着追求者。参与撰写《医院管理咨询全程运作实操》、《乡镇卫生院管理实用手册》等著作。 在新医改的春风吹拂下,中国医疗行业进入发展的黄金季节,钟志朗毅然进入医疗产业,致力于打造中国自己的“医疗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