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千年来都在讨论一个命题:人之初性本?
基本上有四个答案:性本善、性本恶、性本无善无恶,性本有善有恶。
我个人认为,这是个伪命题。
第一个理由:性本,指的是人的本性吧?人性都包括什么?没有确切的答案。
第二个理由:善恶包含了太多的人文色彩,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基于这两个理由,我认为这是个伪命题。
其实讨论他是不是伪命题意义不大,因为人类已经讨论了几千年,说明人类确实需要认清人性的本质是什么。
我个人谈谈看法,我认为人的精神包括动物性、人性、人格。
动物性是动物的本性,基本上主要包括生存和繁衍。如何考虑人性,首先要考虑人性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
人类是从动物演变而来的,从动物、类人猿、人猿、智人,到目前的人类。从根本上说人的精神必须随着身体的演变而演变。所有人性是从动物性进化而来,但区别于动物性的。那么为什么会有区别于动物性的人性出现呢?因为人类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人类发展需要族群发展,从而形成社会、国家、伦理道德、法律等等。
人性就是人类社会发展需要,从而形成高于动物性的人类精神特质。人性是人类过去在社会化过程中,从动物到人类进化中人类特有的,高于动物性的精神特质。包括比如孟子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当然还有其他等等。简单一点说就是:人性代表人类精神社会化发展的过去累积。
但是还有更高尚的,那就是人格。人格是人类对自己精神层面更高的追求,人类为了更好地向社会化发展进化,对自己提出的更高层面的精神追求。人格有一个基本的共性:无私。只要是被人类歌颂的高尚人格,都是无私的。比如见义勇为、鞠躬尽瘁、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等。简单来说:人格代表人类对自己精神未来的追求。
说到这里总结一下个人意见:
1、 人类的精神同时包括动物性、人性、人格,并且是从动物性逐渐进化到人格的;
2、 人类的精神是向无私的方向发展的,是因为社会化发展的需求;
3、 人之初的本性无法用善恶来做标准,如果非要用,也只能用无私、自私;
4、 动物性是自私的、人性有自私有无私、人格是无私的。我们倡导无私,但也不否认自私的合理存在。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