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前我国处于多元化的社会办医时代,无论是办医院、诊所还是独立第三方医疗中心,我们都要清晰自己的机构在国家整个医疗机构网络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以及跟其它各类机构关系,以便可以做更精准的定位和其它机构的合作协同。今天《诊锁界》就跟大家做一个医疗机构分类的科普,跨界做医疗的锁粉们,有兴趣的可以研究下。
医疗机构的定义: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医考机构管理条例》和《医考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所称医疗机构,是指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经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
按照不同的分类条件,我们可以按三类分类方法来分:
第一种分类:
按新《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分组
按2017年4月1日,国家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的分类:
(一)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
(二)妇幼保健院;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三)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
(四)疗养院;
(五)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民族医门诊部;
(六)诊所、中医诊所、民族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
(七)村卫生室(所);
(八)急救中心、急救站;
(九)临床检验中心;
(十)专科疾病防治院、专科疾病防治所、专科疾病防治站;
(十一)护理院、护理站;
(十二)其他诊疗机构。
(十三)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
说明:新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增加了第(十三条)和第二条中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独立第三方中心作为新增的医疗机构分类中的一项,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它将在各类医疗机构中起到“公共服务”的角色,将提高整体医疗服务的效率!
第二种分类:
按2002年《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表》
(1)医院——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专科医院、疗养院、护理站
(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
(3) 卫生院——街道卫生院、乡镇卫生院
(4) 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
(5) 急救中心(站)——急救中心、急救中心站、急救站
(6) 采供血机构——血站、单采血浆站
(7) 妇幼保健院(所、站)——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所、妇幼保健站、生殖保健中心
(8)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9)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卫生防病中心、预防保健中心
(10) 卫生监督所(局)
(11) 健康教育所(站、中心)
(12) 卫生监督检验(监测、检验)所(站)
(13) 医学科学研究机构
(14) 医学教育机构——医学普通高中等学校、医学成人学校、医学在职培训机构
(15) 其他卫生机构——临床检验中心(所、站)、卫生新闻出版社、其他卫生事业机构
(16) 卫生社会团体——红十字会、医学会、卫生协会、其他卫生社会团体
说明:(1)、(2)、(3)和(4)类是社会办医的主要切入点。
第三种分类:
按卫计委统计年鉴分组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分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机构四类
医院
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医院等级
指由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级别(一、二、三级)和由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评定的等次(甲、乙、丙等),是反映医院规模和医疗水平的综合指标。
公立医院
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的医院。
民营医院
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以外的医院,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台港澳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医务室);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科疾病防治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妇幼保健机构、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卫生部门主管(暂不含计生部门主管)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包括疗养院、医学科研机构、医学在职教育机构、医学考试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统计信息中心等卫生事业单位。
说明:
医院的床位数:
凡以“医院”命名的医疗机构,住院床位总数应在20张以上。
一级综合医院;住院床位总数20至99张。
二级综合医院;住院床位总数100至499张。
三级级综合医院;住院床位总数500张以上。
乡镇卫生院:
床位总数在19张以下的乡(镇)、街道卫生院
床位总数20至99张的乡(镇)、街道卫生院
各专科医院,不同的专科,要求不同。总体床位数要求比综合医院低一些。详情请查《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文件。
补充:近3年来全国医疗机构变化趋势表:
从这些数字的变化,是可以看到行业发展趋势——整个国家的主体医疗机构正处在发生剧变的前夜!
说明:
村卫生室从每年减少4千多家到减少到每年1千多家,及诊所从每年增长4千多到去年增加7千多家,政府办的基层医疗机构数量,从负的1千多家转正等数据来看,基础医疗确实在逐渐开始受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了。
公立医院数量的每年递减率超过100%,可以反映出公立医院的改制深入进行,及社会资本对公立医疗托管或收购都在逐渐活跃。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最近1年减少了4342家,这样反应实行了近30年的计划生育时代暂时告一段落。
疾病预防控制机数量的增长也从负数转正,这说明国家逐渐在加强公共卫生的投入。
还有很多......
另还有
医疗变革中新型产物
健康小屋、健康管理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日间手术中心、社区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所、长者照护之家、中医馆、中医坐堂诊所、远程影像及病理诊断等新型医疗机构也在快速成长,这些机构暂没有被写入国家正式医疗机构分类,但作为变革中的一些新生物,它们的力量不可小觑!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29 17:06:2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