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的目的是为了让公立医院回归其公益性轨道,缓解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但公立医院公益性如何回归,公益效应究竟如何,“看病难看病贵”是否真的得到缓解?多年来全国一直没有具体的考核办法与指标。
许多管理者大都倾向于宏观指标和社会民众的意见反馈,而这些数据大多来自公立医院自报,只有少数公立医疗机构采用第三方评定来进行评价,但仍缺乏具体的、能够让人口服心服的评定效果,尤其是无法让患者有医改获得感。笔者认为,要想评定出公立医院的真实医改成效,就必须瞄向和“戳痛”公立医院的商业秘笈及数据,用具体的数字来呈现他们医改成效的高低与真假。那么,有没有人敢用患者具体的医疗消费数据来评定一个公立医院医改成效呢?
有媒体报道,湖北省和福建省通过对公立医院控费指标进行检查公示,特别是将患者自付比例和实际支付量作为考核评定重要数据指标,真正揭开了公立医院的医改实质内容,以此来评估公立医院医改成效,并监督医院的医疗行为,杜绝公立医院的商业性运营。
湖北省从实现医改目的角度出发,公示了所有省属医疗机构2016年上半年的10项控费指标,其中最让人关注的就是与“看病难看病贵”密切联系的4项指标:门诊和住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分别为354.15元和19694.31元,而上年同期两项数据分别为344.57元和18370.35元),以及平均住院日和参保患者个人支出比例(分别为9.96天和20.44%,而上年是10.18天和20.45%)。通过公示大医院的控费指标和引入社会监督机制,湖北省倒逼省内大医院治理减少过度医疗,从而真正缓解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
湖北省政府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院院长方鹏骞认为,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是当前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主动引入社会监督举措,将医疗费用指标进行公示,倒逼医院控费,有利于遏制看病支出的不合理增长。
福建三明医改以“工作量”而非“创收量”来核定医生最终收入,医生多看病、看好病能拿到“顶薪”。三明医改取消了医院对药品、耗材的加成,不将检查和化验收入计入总收入,反列为总成本,并堵死医院与药厂、医生与医药代表间产生“回扣”的途径。同时,将患者自付比例、医药总收入年增长率作为考核医院院长的硬杠杠。
三明市医改办副主任周显葆表示,考核标准中有三项指标十分重要:首先是患者自付比例是否超过了30%;其次是按病种付费的609个病种,实际住院费用是否超过了医保部门所规定的标准;再次是医药总收入年增长率是否控制在8%左右。这三条促使医院院长为切实减轻患者负担,而在患者消费数据上下功夫。
(作者系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院长兰本超,内容选编于《中国医院院长》2017年07期《用消费数据评定医改成效》一文,有更改。)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0-31 16:45:4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4-10-31 14:17:2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杨海军 时间:2024-10-31 10:47:5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0-31 09:52:3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廖新波 时间:2024-10-31 09:43:5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4-10-31 09:01:06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