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医改对民营医院产生根本性的变革以外,其他的挑战因素并没有减少,而是日益扩大,这就对医院投资构成了全方位的挑战。
首先,民营医院目前的最大困境是人才。虽然公立医院主要依靠产品获利,而且工作环境并不好,名义工资不高,但实际收入远远超过民营医院,编制和职称评定主要依靠公立医院,而且,公立医院的就诊量大,最优秀的人才都聚集于此,更容易提升医生的水平。因此,真正愿意在民营医疗机构雇佣的只有刚毕业的和无法忍受公立医院高强度工作的年轻医生,或者是退休的老年医生,能力最强的骨干医生很少会选择民营医院。
目前推出的多点执业等政策表面看去是利好民营医疗机构,特别是随着医生集团的大量产生,民营医疗机构似乎很容易就解决了人才的困境。但事实上,多点执业推出的本意是和分级诊疗相配套,作为强基层的一种手段,希望大医院的医生更多的去基层提供服务,而不是让其更多的通过民营医疗机构来获取额外的收益。从各地公立医院的实践来看,由于分级诊疗是政治任务,医生前往基层是医院管理者无法干预的。而如果是前往民营医院坐诊,大部分公立医院的管理者会想方设法的阻止。因此,民营医院的人才困境在中短期内仍无法缓解。
当然,目前医院的去编制化和年轻一代医生对公立医院的认同感降低是总体上有利于民营医院的,但这仍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获取新生代医生群体的认同和加盟。因此,在缺乏骨干医生的前提下,民营医院很难真正大规模的去扩张,目前更适合集中在某些对技术能力要求较低的专科和部分已经具备一定人才梯队实力的医院。前一种模式更适合快速扩张,比如眼科和齿科等,而后一种模式则扩张并不容易,主要依靠创始人的能力,比如脑外科等。
其次,目前仍缺乏能大规模扩张的商业模式。表面来看,依靠医保能获得快速发展,但受制于人才、编制、品牌和口碑,民营医院的客流一直是差强人意的,即使拥有医保也很难取得像公立医院那样的客流,这里的核心还是信任度的问题。尽管公立医院也受到很大的诟病,但毕竟国有体系还是有政府的背书,而民营医疗机构受到名声较差医院的拖累,很难在客户内心获得真正的信任。而且,由于医疗的公益属性很强,在短期大幅度提高医疗服务收费的可能性并不高,因此,依靠医保来快速拓展市场依旧是民营医院的主要发展路径,随着DRGs在医保支付的试点推开,民营医院同样受到控费的压力。而且随着民营医院仿效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取消,未来民营医院的发展并不乐观。
由于中国商保发展自身面临的瓶颈,依靠商保来发展只能局限在高端医疗服务上,而高端服务的体量始终非常有限,很难获得规模上的大扩张。至于一部分医疗机构的自费用户,则主要集中在异地就医人群,随着新农合的发展,自费用户总体上是日渐减少的,这也无法推动市场的发展。
因此,从目前获得一定发展的市场来看,市场只能寻求医保不覆盖或用户刚性需求较大的领域,只能局限在部分的专科。大型综合医院的发展还难以获得突破性的发展,综合医院的发展可能还需等待医保将服务标准大幅度提高或者商保在某些区域获得了部分的发展。
最后,民营医院自身面临诸多限制,比如一旦改为营利性医院,在用地、租金和税收、水电费等的价格上都面临较高的价格。但如果接受非营利性医院的的机制,则面临发展模式和退出的挑战。
因此,民营医院投资当前遇到的危机既是政策推动的,也是常年自身所受积弊所致,如何去转变自身模式并获取市场优势也是所有从事相关投资者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来源公众号:村夫日记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0-31 16:45:4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4-10-31 14:17:2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杨海军 时间:2024-10-31 10:47:5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0-31 09:52:3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廖新波 时间:2024-10-31 09:43:5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4-10-31 09:01:06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