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独资的模式让投资方在医院运营上有绝对的话语权,引入国外管理和运营理念上也比较有利。但要在中国打开市场,最核心的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人才获取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如何定位、定价,并明确谁是支付方。
医生的编制和体制内所提供的平台、名誉和品牌优势一直是阻碍私立医院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外资医院可以提供比较好的薪酬以及工作环境,并用与国际接轨的职业培训和再发展来吸引人才,但对于最优秀的专科医生来说,离开体制的顾虑仍然存在。三甲大医院平台对他们自身的招牌作用,中国的医生的品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在医院,医院的金字招牌就是可信可靠的保证,医生在这样的平台中得到的不仅是病人的数量,更多的是建立自身招牌的方式,离开了这一平台,也就失去了这一最重要的吸引客源的因素。这一点会是除了薪酬之外,医生离开体制最大的顾虑。
除此之外,中国的私立医院整体的大环境也对吸引人才并不有利。中国缺乏一个能体现服务价值的私立医院市场。目前的私立医院在市场上的总体口碑并不好,有很大一部分靠专科起家,欺骗病人、滥用药的情况在媒体多有曝光,病人和医生的信任度很低。找不到好人才,一些低端的民营医院选择通过多点执业的游医来运作,但事实证明这种方法非常危险,医疗安全无法保证,服务也做不好。品牌形象很差,不太可能做大。
有少数高端私立医院虽然服务较好,但主打高端,市场很局限,其服务的实力也主要局限在妇产科、儿科和日常疾病这些领域,整体综合实力不强。这类医院针对的人群很窄,对医生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针对外籍人士的医院和诊所需要中英文人才,在服务理念上也很不一样。这些医院不太可能服务大众,吸引的人才也只是一小部分。
因此,外资医院将面临招募医生的挑战,尤其在门槛较高的专科医生上,仍然将面临医生稀缺的困境。
对外资医院来说,另外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定位和定价。如何在国外理念上运营医院,主要靠提供价值型服务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避免走中国本土医院靠药品盈利的老路,但又不至于定价太高吓跑大部分用户,这是外资投资方面临的最大问题。
目前的高端医院的支付方主要是高端医疗保险或者个人掏腰包,这些人通常是外籍人士,企业高管和本土自费的有钱人。不过,这个市场很小,发展潜力有限,其局限性有三方面。第一,高端人数不可能出现爆发增长,高端市场早期从外籍外派人员市场做起,服务这批从国外来中国就业的高管和他们家属的医疗需求,配合的是高端医疗保险,但随着外资企业的本土化以及外企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增加,外派人员成本也增高的,因此外派市场的发展逐渐放缓,最近几年这一市场表现出增长颓势,因此大部分高端服务已经转向本土人士的需求。第二,高端医疗机构的竞争者已经较多,但目前还没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发展瓶颈非常大。最后,这类医院的服务能力局限在门诊和简单手术,真正复杂的治疗需要转诊公立医院。新进入的外资医院投资方必须考虑到高端市场的经验才能避免重走局限性发展的老路。
对于想要进入综合医院的外资投资方来说,必须思考的问题是,谁会愿意去外资医院?他们如果愿意付出较贵的医疗服务费,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由于医院的前期投入巨大,投资方能够忍受的回报期是多长?对规模的增长有怎样的预期?这些问题将决定了外资医院如何进行战略定位。
来源公众号:村夫日记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0-31 16:45:4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4-10-31 14:17:2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杨海军 时间:2024-10-31 10:47:5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0-31 09:52:3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廖新波 时间:2024-10-31 09:43:5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4-10-31 09:01:06 文章来源:原创